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3篇
  免费   240篇
  国内免费   110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0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对于分析生态系统职能构成及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测算2010—2020年福州市土地利用动态度的基础上,研究分析十年间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动态变化,并结合生态经济发展协调度模型,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因素以及生态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1)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近年...  相似文献   
952.
胡杨木质部水分传导对盐胁迫的响应与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析植物木质部导水率对逆境的响应和适应对促进植物抗逆性机理研究和受损植被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荒漠河岸林建群种胡杨(Populus euphratica)为研究对象, 系统分析了胡杨幼株根、茎、叶水分传输通道对不同浓度盐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结果表明: (1)胡杨幼株根系对盐胁迫的敏感性高于茎和叶, 盐胁迫下根系生长和根尖数显著受到抑制, 根木质部易于发生栓塞, 导水率明显降低。(2)胡杨幼株茎木质部导水率对盐胁迫的响应依盐浓度而定, 轻度(0.05 mol·L-1 NaCl)和中度(0.15 mol·L-1 NaCl)盐胁迫下, 胡杨可以通过协调导管输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调节木质部的导水率, 维持植物正常生长; 重度(0.30 mol·L-1 NaCl)盐胁迫下, 胡杨茎木质部导管输水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降低, 木质部导水率显著下降, 并伴随叶片气孔导度的显著降低, 从而严重抑制了胡杨的光合和生长。  相似文献   
953.
一株气单胞菌属高酶活角蛋白酶生产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非所有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都是致病菌, 近年来气单胞菌功能利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用微生物降解法对废弃羽毛加以有效利用, 既可变废为宝又符合低碳环保的要求, 更多分泌高酶活角蛋白酶的新菌种资源的筛选与功能鉴定, 将有助于微生物降解法中降解不彻底和速度慢等难题的解决。以半腐烂羽毛为材料, 先后通过羽毛粉和酪蛋白选择培养基的反复初筛和复筛、羽毛发酵液酶活测定等筛选出相对酶活最高的菌株, 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分类学鉴定和生长特性分析。经初筛和复筛得到的19 个菌株中, FD41 的羽毛发酵液相对酶活最高, 达3.864 U/OD600。根据FD41 菌株的16S rDNA 序列比对、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和糖发酵试验等结果, FD41 鉴定为气单胞菌属细菌, 这是首次报道产高酶活角蛋白酶的气单胞菌菌株。研究发现接种量和菌株的不同都是影响培养液中菌体细胞增殖特性的重要因素, 并且发酵液酶活受菌体繁殖量的影响很大, 故提出在相同培养条件下按酶活大小筛选菌种时, 应使用均一化的菌种接种量并以相对酶活为比较指标。  相似文献   
954.
唐山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 convertAbstractHtml(article.abstractinfoCn, "cn")}}    相似文献   
955.
鹅掌楸配子选择与雄性繁殖适合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父本等量花粉混合授粉的交配实验设计基础上,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其子代进行父本分析, 研究鹅掌楸的配子选择与雄性繁殖适合度。参试亲本为鹅掌楸2个种的5个单株(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2株, 即FY和LS; 北美鹅掌楸(L. tulipifera)3株, 即LYS、MSL和NK)。结果表明: 鹅掌楸的配子选择个体间差异较大。作为母本, NK和LYS倾向于选择异种雄配子, 而MSL和LS则倾向于选择同种雄配子; 在同种雄配子的选择中, NK、LYS和LS倾向于自交, 而MSL则倾向于异交。以北美鹅掌楸为母本时, 北美鹅掌楸与鹅掌楸的雄性繁殖贡献率分别为45.5%和54.5%, 北美鹅掌楸的雄性繁殖适合度为鹅掌楸的0.556倍。以鹅掌楸为母本时, 二者的繁殖贡献率分别为15.6%和84.4%, 北美鹅掌楸的雄性繁殖适合度为鹅掌楸的0.123倍。总体上看, 鹅掌楸的雄性繁殖适合度高于北美鹅掌楸, 鹅掌楸与北美鹅掌楸均表现为自交亲和。  相似文献   
956.
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采用路线法对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针对4条调查路线31个样线段的植被物种丰富度、海拔高度、离水源距离和人为干扰程度等影响蝴蝶物种丰富度的主要因子,开展多元回归分析比较,同时对试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3个规划区域进行蝴蝶群落多样性分析和相似度比较.共采集记录到蝴蝶147种,隶属于10科94属,其中国家保护种4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植被物种丰富度、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程度是影响蝴蝶分布最主要的3个因子,其中植被物种丰富度与蝴蝶物种丰富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海拔高度和人为干扰程度与蝴蝶物种丰富度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核心区的蝴蝶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缓冲区和试验区,试验区的优势度指数较高;缓冲区与核心区的相似度系数较高,达到0.526.该自然保护区蝴蝶物种多样性的保护重点在于保护植物群落多样性,保持林相之间的自然演替,适当减少人为干扰,以及加强特殊蝴蝶生境的维护.  相似文献   
957.
苹果蠹蛾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克隆及热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检疫性害虫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是一种温度耐受可塑性很高的物种。本研究针对温度波动可能导致其耐热性增强的科学问题, 采用生测法鉴定了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的高温耐受阈值, 采用同源克隆、 RAC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等方法研究了苹果蠹蛾热激蛋白Hsp90基因的应激表达对耐热性的重要作用。高温耐受阈值研究结果表明, 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的死亡率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显著性升高, 1-5龄幼虫分别经50℃和52℃高温处理2, 5和10 min后, 3龄幼虫耐热性最差, 5龄幼虫最强。50℃和52℃分别处理10 min和5 min均可导致1-4龄幼虫全部死亡, 而5龄幼虫在这两种处理下仍有25.0%和11.1%的存活率。以35℃处理的5龄雌幼虫为材料克隆苹果蠹蛾Hsp90基因全长cDNA, 结果显示该基因全长为2 470 bp, 完整开放阅读框为2 148 bp, 共编码716个氨基酸, 预测分子量为82.07 kDa, 命名为Cphsp90 (GenBank登录号JN624775)。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等昆虫的Hsp90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高达96%, 表明了Hsp90家族的保守特性。Cphsp9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32~44℃高温胁迫下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 证实Cphsp90是诱导型热激基因, 且mRNA相对表达量与胁迫程度正相关。Cphsp90基因的表达还具有组织特异性, 35℃处理幼虫的表皮中Cphsp90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血淋巴、 脂肪体和中肠, 应激响应最为活跃。与未经温热预处理的昆虫相比, 35℃温热预处理3 h后的5龄幼虫在40, 45和50℃更高的温度胁迫下, Cphsp90 mRNA达到最高表达量所需要的胁迫温度有所提升, 由未经预热处理的40℃处理10 min提高到45℃处理10 min, 这与温热预处理会增强5龄幼虫耐热性的现象相符, 表明Cphsp90基因的响应表达在苹果蠹蛾耐热性及其可塑性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对我国云南和海南龙脑香科植物的天然原始林和人工林AM真菌资源进行了调查,对从46处龙脑香林采回的19种龙脑香科树种的根系和根际土壤样品,分别进行显微观察和分离AM真菌的孢子,发现在所调查的19个树种中,所有树种的根系都有不同程度的AM真菌的侵染,高者可达50%,平均为21%,其中在大多数根样中发现有泡囊生成;对土壤样品的分析,分离到大量的孢子,其孢子密度从7~132个/20ml土样不等,平均为58个。对所分离到的孢子进行鉴定,发现无梗囊霉属和球囊霉属的孢子占大多数,其频度和相对多度分别为33.25和46.89;18.04和30.80。研究结果表明,龙脑香科不仅仅能够形成外生菌根,而且也能象大多数热带林木一样能够广泛的形成丛枝菌根。  相似文献   
959.
岛屿栖息地鸟类群落的丰富度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1997年1月至1997年12月间,以杭州市的园林鸟类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岛屿栖息地鸟类群落的丰富度与面积,人为干扰,内部结构和周围景观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检验。在杭州市各园林中共观察到82种鸟类。园林单次调查的鸟类物种数(S)与园林全年总物种数(Sy)与园林面积(A)的最佳回归拟合方程分别为;S= 2.7432A^0.3846,Sy=10.6574A^0.3669。杭州市园林鸟类群落物种-面积关系的成因不支持平衡假说,随机取样假说,栖息地多样性假说和干扰假说,岛屿栖息地鸟类群落的丰富度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取样面积效应(排除了取样面积效应之后,小园林具有更高的物种密度),栖息地结构的多样性(其中树种多样性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干扰因素,物种因素和研究尺度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60.
水肥耦合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期质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水肥耦合对冬小麦各生育期叶片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叶片质膜相对透性与生育时期有关,总的趋势表现为冬前低,开春稍升;拔节期大幅降低,灌浆期逐渐增加,成熟期最大。冬灌前各处理质膜透性无差异。冬灌后,补水处理的质膜透性普遍降低,其中以高氮冬灌处理质膜透性的降幅最大,并随时间后移至拔节初期表现出明显的水肥正交互作用;而未补水处理的质膜透性均较高。拔节期施氮春灌处理对维持质膜稳定性有利,而不施氮春灌处理在起初有一定负效应,但随时间后移至灌浆初期表现为正效应。从灌浆期灌水前看,冬灌和春灌对维持质膜稳定性都有一定的正效应,大部分施肥补充灌溉处理较未补充灌溉处理质膜相对透性降低。灌浆期灌水的效果比较复杂,但后期同时追施氮肥和灌水处理质膜相对透性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