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78篇
  8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松树蜂与其共生真菌的互利共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大鹏  石娟  骆有庆 《昆虫学报》2015,58(9):1019-1029
松树蜂Sirex noctilio Fabricius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林业检疫性害虫,主要危害针叶树,原产欧亚大陆和北非。近100多年来,先后入侵大洋洲(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南美洲(乌拉圭、阿根廷、巴西和智利)、北美洲(加拿大和美国),以及南非。2013年8月,在中国黑龙江省内首次发现松树蜂,目前发现其主要危害樟子松。松树蜂能与一种淀粉韧革菌属Amylostereum的真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Fr.)Boidin形成严格的互利共生关系,该虫除直接钻蛀树木外,还能通过产卵行为将自身毒素腺体分泌的毒素和体内共生真菌随同虫卵一起注入寄主树木体内,形成"虫-毒-菌"3个致害因子相互协作的特殊危害方式,加速树势的衰弱并造成寄主树木死亡。本文就国内外松树蜂与其共生菌互利共生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分别从结构与功能的层次上对其互利共生关系进行了梳理和总结,重点阐释了松树蜂与共生菌的营养共生关系,松树蜂携带传播共生菌的机制,共生菌的种群遗传学以及松树蜂毒素和共生菌在危害寄主树木时的协同关系等。以期为开展关于松树蜂的专项研究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同时为积极有效地防控该害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产Iturin A摇瓶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提高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CC09发酵产抗菌脂肽Iturin A的产量。【方法】首先采用单因子实验研究了碳源、氮源、NaCl浓度、pH、温度、转速和装液量等因子对CC09产Iturin A能力的影响,然后对其中显著性因子:氮源浓度、pH、温度及装液量4个因素进行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结果】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可以提高CC09菌株的生长速度及产Iturin A的量,其中可溶性淀粉以及一定比例的蛋白胨和酵母粉是CC09菌株产Iturin A的良好碳源和氮源;培养温度、装液量、培养液pH等也对CC09菌株产Iturin A有显著影响。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可溶性淀粉(碳源)5 g/L、比例为3:1的胰蛋白胨酵母粉混合氮源15 g/L、NaCl 1 g/L;最佳培养条件:pH 6.0、28°C、摇床转速120 r/min、培养瓶装液量20%。【结论】在此条件下,Iturin A的产量可达到690 mg/L,较优化前的138 mg/L提高了4倍。  相似文献   
33.
一株γ-多聚谷氨酸生产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菜园土壤中取样,在含有谷氨酸的筛选培养基上采用梯度稀释涂布、平板划线的方法,以菌落/菌液黏稠度为指示,分离筛选生产γ-多聚谷氨酸的菌株。利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提取纯化后的γ-多聚谷氨酸的产量,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并对其合成γ-多聚谷氨酸的功能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筛选到1株产γ-多聚谷氨酸的细菌C1,其液体摇瓶发酵产量为18.4 g/L,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6;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落黏稠、菌体呈杆状、产芽胞、且形成荚膜;主要生理生化特点为能利用葡萄糖和蔗糖发酵,水解淀粉,H2O2酶阳性,产吲哚等;经16S rDNA鉴定与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ATCC23350同源性为100%,故命名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C1,且拥有γ-多聚谷氨酸合成的相关基因pgsA、pgsB和pgsC。  相似文献   
34.
不同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体细胞杂种红橘 枳和红橘 粗柠檬、有性杂种Troyer枳橙和Swingle枳柚、枳(对照)作砧木的‘国庆4号’温州蜜柑2a生嫁接苗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砧木对柑橘幼树生长和叶片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生长势比对照旺盛;红橘 枳处理的花量极显著多于对照,其余3种砧木处理的则极显著少于对照。在光合色素含量上,Troyer枳橙处理最高,对照最低。不同砧木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年变化动态特征影响明显;不同砧木处理的叶片淀粉含量年变化动态特征相似。在不同时期,不同砧木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有明显的影响。初步评价了体细胞杂种红橘 枳和红橘 粗柠檬用作柑橘砧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从嗜热硫矿硫化叶菌(Sulfolobussolfataricus)ATCC35092的基因组中用PCR方法扩增得到编码MTSase和MTSase的基因,分别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Trc99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MTSase和MTHase酶活产率达到了31.3U/g(wetcell)和403U/g(wetcell)。在75℃,pH5.0条件下,两酶联合作用转化淀粉生产海藻糖,当淀粉浓度为15%,DE值为10时,海藻糖转化率最高为53.6%。  相似文献   
36.
普鲁兰的底物流加补料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批式发酵优化条件基础上,通过对流加补料方式、流加起始时间、批式流加间隔时间、补料液的组成等对发酵过程的各种参数,如产物量、转化率、生物量、溶氧、发酵液pH、发酵液黏度以及产物分子量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普鲁兰流加补料发酵的优化条件,使发酵转化率达到70%以上,产物平均分子量在10万以上。  相似文献   
37.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 g/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 h)20 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h,采用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活菌数可达8.2×108 cfu/mL.培养基中添加K2HPO4 5g/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2 g/L培养32 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38.
科学思维要求运用分析与综合等方法逻辑严密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剖析实施人教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所遇到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修订方案及实验论证,探讨了无关变量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并参照沪改版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基于逻辑思考对实验进行拓展并提出较优方案,以期降低不可控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获得重复性高、现象明显的方法与证据,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为一线教学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糖化型啤酒酵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融合亲株B6-5(Ala-,Cys-α)和T3-4(His,Thr-α)细胞于35%PEG(6000)-50mmol/LCaCl2溶液,28℃下诱导融合30min,筛选出融合株,融合频率为6.2×10-5。融合株细胞的体积和DNA含量均为两系株细胞之和。融合株有水解淀粉的能力,又有发酵度高于生产用酵母的特点。  相似文献   
40.
反义RNA技术在植物基因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义RNA技术在植物基因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包括:a.番茄和其他水果的成熟控制;b.植物的抗病性;c.改变花卉的颜色;d.植物淀粉合成的控制;e.油料植物种子中脂肪酸合成的控制;f.杂交种子生产中雄性不育性的控制;g.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