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9种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和芦荟素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沈宗根  Yitzchak  GUTTERMAN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278-286,T001
9种芦荟属植物叶的比较解剖研究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旱生叶的结构特征,其维管束的韧皮部内都有大型薄壁细胞,但其表皮角质膜的厚度,表面纹饰,气孔上,下腔的形状和大小,同化组织 导 ,细胞分化情况,维管束的大小,分布密度和其大型薄壁细胞占维管束的比例,中央贮水组织占叶横切面的比例等特征,在各种间存在差异,且性状稳定,可以作为该属内种间分类的解剖学指标,植物化学分析结果表明,9种植物叶内蒽醌类物质的主要种类和含量不同,其含量高,低与叶内维管束密度,大型薄壁细胞占维管束的比例以及同化组织的厚度密度切相关,从而为芦荟属植物选育商业用良种提供了植物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42.
甘肃萱草属种子微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孔红 《西北植物学报》2001,21(2):373-376
采用扫描对甘肃萱草属(Hemerocallis)6种的种子微形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种子微形态特征在种的水平上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3.
木立芦荟叶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植物解剖学方法研究了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叶的发育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叶原基在发育早期其形态是不对称的,内部为同形细胞组成,但很快分化成原表皮,原形成层束和基本分生组织。以后,原表皮发育成表皮,位于原表皮下的2-5层基本分生组织细胞发民同化薄壁组织,而位于中央的基本分生组织细胞则发育成储水薄壁组织,原形成层束发育成维管束。维管束由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和大型薄壁细胞组成。大型薄壁细胞起源于原形成层束,位于韧皮部内,其发育迟于筛管、伴胞,为芦荟属植物叶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44.
菝葜属的生物学和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简要综述了菝葜属(Smilax L.)植物的生物学和植物化学研究进展,特别是甾体皂甙成分的结构和药理活性开发利用等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5.
国产8种蜘蛛抱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次报道了8种蜘蛛抱属植物的核型,其中6种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结果如下:峨边蜘蛛抱蛋A.ebianensis,2n=2x=36=18m 2sm(2sat) 16st;盈江蜘蛛抱蛋A.yingjiangensis,2n=2x=36=14m 6sm(2sat) 16st;海南蜘蛛抱蛋A.hainensis,2n=2x=36=20m(2sat) 14st 2t;石山蜘蛛抱蛋A.saxicola,2n=2x=36=16m 4sm(2sat) 16st;要蜘蛛抱蛋白A.muricata,2n=2x=36=18m 2sm(2sat) 16st);啮边蛛抱蛋A.marginella,2n=2x=38=22m 4sm(2sat) 12st;西林蜘蛛抱蛋A.xillinensis,2n=4x=76=48m(4sat) 2sm 26st;十字蜘蛛抱蛋A.cruciformis,2n=4x=76=46m(4sat) 12sm 18st。核型类型都为2C型。首次在中国发现了A.cruciformis和A.xilinensis的野生四倍体。根据外部形态性及已有的38种植物的核型资料分析,认为该属染色体的原始基数可能为x=18,核型向对称性增强的方向演化,其主要表现在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数目的增多,这种演化趋似与其花部结构的进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6.
川麦冬中的新C_(27)甾体甙(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科植物川麦冬 (OphiopogonjaponicusKer_Gawl.)块根中分离得到 4个C2 7甾体甙类化合物 ,其中两个为新化合物 :ophiopojaponinA ( 1)和B ( 2 )。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和化学方法鉴定为 :pennogenin 3_O_[2′_O_acetyl_α_L_rhamnopyranosyl ( 1→ 2 ) ]_β_D_xylopyranosyl ( 1→ 3)_β_D_glucopyranoside ( 1) ,2 6_O_β_D_glucopyranosyl_( 2 2 ξ,2 5R)_3β ,14α ,2 2 ξ ,2 6_tetrahydroxyfurost_5_ene 3_O_α_L_rhamnopyranosyl ( 1→ 2 )_β_D_glucopyranoside ( 2 ) ,diosgenin 3_O_[α_L_rhamnopyra nosyl( 1→ 2 ) ]_β_D_xylopyrano_syl ( 1→ 3)_β_D_glucopyranoside ( 3)andruscogenin 1_O_[α_L_rhamnopyranosyl( 1→ 2 ) ]_β_D_xy lopyranosyl ( 1→ 3)_β_D_fucopyranoside ( 4)。  相似文献   
47.
萱草属有毒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萱草属中某些种的根含神经性毒物,家畜采食或饲喂实验动物能引起中毒病的发生。在鉴于此对北萱草,黄花菜,北黄花菜,小黄花菜进行了植物调查鉴定及有毒成分—萱草根素的提取分离与毒性和结构再鉴定的研究,确认除黄花菜根外其它3种均含有萱草根素。讨论了黄花菜种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8.
中国龙血树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9.
秦岭地区10种百合科植物核型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秦岭地区的Polygonatum的2种,Hosta的2种和Smilax discotis,Cardiocrinum giganteum,Asparagus filicintus,Reineckia carnea,Tupistra chinensis,Rohdea japonica做了核型分析。其中有4种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本义对不同产地的玉竹gonatum odoratum)的核型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其核型进化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50.
铃兰族的花粉研究及夏须草属的系统位置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