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马蹄荷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 R.W.Br.)茎皮中首次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β-谷甾醇(I)、胡萝卜甙(Ⅱ)、樱桃甙(Ⅲ)、芒花甙(Ⅳ)、圣草酚(V)和白藜芦醇(Ⅵ)。  相似文献   
32.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机理和合成途径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合成的化学途径与生物途径研究有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33.
白藜芦醇(Resveratrol)是天然的含有芪类结构的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葡萄和花生等天然植物中,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节脂代谢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本研究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处理正常皮肤细胞HaCaT和皮肤癌细胞A431,探讨白藜芦醇诱导皮肤癌细胞A431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MTT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后,A431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34.
白藜芦醇植物资源及其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重要生物活性。综述了白藜芦醇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生产,特别是生物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为白藜芦醇在药品和功能食物方面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以DCC为催化剂,采用低温化学催化法合成生物素化白藜芦醇.产物采用Resourse RPC反相色谱柱分离、纯化,并且运用液质联用进行分析验证.MTT法测定产物体外对Hep G2、MCF-7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显示:通过HPLC-MS、紫外扫描分析鉴定证实,分离得到的产物确实是生物素化白藜芦醇,其保留了原有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此种化学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容易控制,操作方便.合成得到的白藜芦醇的生物素化衍生物,为下一步探讨白藜芦醇的结合蛋白提供简单有效的分子工具.  相似文献   
36.
分别以0μmol/L(对照组)、10μmol/L(低剂量组),20μmol/L(中等剂量组),50μmol/L,100μmol/L(高剂量组)的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处理体外培养1~3日龄健康仔猪前体脂肪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及增殖状况;油红O染色化学比色法定量分析细胞内脂肪生成及细胞分化程度;RT-PCR法分析Sirt1(sirtuin1)mRNA表达情况,探讨Sirt1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表明,脂肪细胞经RES处理后,各组MTT和油红O染色测得的光密度值(OD值)均低于对照组,50μmol/L,100μmol/L组在96~120h作用极显著(P<0.01),与中低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以20μmol/L,100μmol/LRES处理细胞后,Sirt1mRNA表达量随细胞分化的进行而逐渐升高,100μmol/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μmol/L组(P<0.05)。RES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均有一定抑制作用,高剂量RES(50μmol/L和100μmol/L)可显著减少细胞内脂肪的合成、抑制脂肪细胞增殖与分化,Sirt1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可能是RES抑制细胞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损伤的PCI2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I2细胞,分为对照组,白藜芦醇组,OGD/R组及OGD/R+白藜芦醇组。以改良的噻唑蓝法测定细胞活性,采用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用双氯罗丹明(DHR)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的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mblot)分析SIRTl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过OGD/R损伤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而在OGD/R的同时给予10μmol/L的白藜芦醇处理。可以明显提高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0μmol/L的白藜芦醇可以显著地减少OGD/R引起的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内的ROS产生。westemblot的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可提高SIRT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白藜芦醇可以通过抑制ROS的产生和上调SIRTl的表达等机制而发挥其对抗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38.
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诱导大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胃粘膜氧化应激指标和胃液pH值的变化,探讨白藜芦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通过观察胃黏膜形态学改变,测定胃液pH值、胃溃疡指数(UI)、胃黏膜组织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改变,研究不同剂量白藜芦醇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明显减轻WRS大鼠胃黏膜的水肿、出血和溃疡面积,明显降低UI(P0.01);同时显著提高胃粘膜组织SOD的活性、胃液pH(P0.01)和降低MDA水平(P0.01),各指标均以白藜芦醇中剂量组作用显著。本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较强的抗溃疡作用,对束缚应激大鼠胃溃疡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减少自由基产生和提高抗氧活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39.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活性物质,被认为是植物体在恶劣环境下受到病原菌感染,植物自身分泌的一种抗毒素,对植物本身起保护作用。随着对白藜芦醇研究的深入,发现白藜芦醇具有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治疗突变、抗氧化、抗菌抗炎、保肝、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药理活性。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白藜芦醇的部分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深层研究,但关于白藜芦醇抗菌、抗病毒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对近年来发现的白藜芦醇可抵抗的病原生物,按细菌、真菌、病毒进行分类列举,并对其部分已知抗菌抗病毒机制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40.
采用核基质结合区(MARs)来提高转芪合酶基因(STS)烟草(Nicotianatabacum L.)中白藜芦醇产物的含量.MARs是细胞中能与核基质特异紧密结合的DNA片段,体外结合实验表明克隆自酵母的MARs序列能特异地与烟草核基质结合.芪合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用RT-PCR方法从川鄂爬山虎(Parthenocissus henryana(Hemsl.)Diels et Gilg)中克隆了与葡萄芪合酶基因有较高同源性的芪合酶编码区,将其置于CaMV35SΩ强启动子下,分别构建两侧带有MARs及不含MARs序列的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Northern blot及HPLC等分析表明STS基因已整合至烟草染色体中并正常转录,且表达的外源芪合酶在烟草中可催化其底物合成白藜芦醇产物.与对照相比,MARs的存在使转芪合酶基因烟草中白藜芦醇的含量平均提高了约一倍.MARs在转芪合酶基因植物中的应用也为获得抗病性更强、白藜芦醇含量更高、更保健的转基因果蔬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