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01.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白藜芦醇提纯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文研究了双水相萃取体系在提纯白藜芦醇工艺中的应用,用乙醇-硫酸胺-水双水相体系使虎杖提取液中的各物质按极性不同在油水两相中得到分离。双水相萃取时,白藜芦醇的含量远高于有机溶剂萃取,达34.29%。可见双水相技术可以完全代替有机溶剂萃取技术提纯白藜芦醇,产品纯度高,具有工艺简单,毒性小,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2.
Zhang LP  Ma HJ  Zhao J  Wang QS 《生理学报》2005,57(3):361-366
研究旨在应用标准玻璃微电极技术,观察白藜芦醇对哇巴因所引起的离体豚鼠乳头状肌迟后去极化(delayed after depolarization,DAD)及触发活动(triggered activity,TA)的效应。结果显示:(1)预先给予白藜芦醇(30、60、120μmol/L)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哇巴因所引起的乳头状肌DAD及TA;(2)预先应用L型钙通道开放剂Bay K8644(0.25μmol/L),可取消白藜芦醇的上述效应;(3)预先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1mmol/L),对白藜芦醇的上述效应无影响;(4)单独应用17β-雌二醇(E2,5μmol/1.0或白藜芦醇(30μmol/L)对DAD及TA无明显影响,而联合应用相同剂量的E2和白藜芦醇则对DAD及TA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5)预先应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他莫昔芬(10μmol/L)不能取消白藜芦醇对DAD及TA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具有抑制乳头状肌DAD及TA的作用,这一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钙离子内流有关,但此作用机制中NO和雌激素受体的作用并不显著。白藜芦醇这种抗心律失常作用对于心血管系统具有一定的保护意义。  相似文献   
203.
白藜芦醇降低大鼠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Liu Z  Zhang LP  Ma HJ  Wang C  Li M  Wang QS 《生理学报》2005,57(5):599-604
实验旨在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对大鼠心室肌细胞内钙浓度(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oin,[Ca2+]i)的影响.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记录心室肌细胞内的钙荧光强度.结果表明在正常台氏液和无钙台氏液中,白藜芦醇(15~60μmol/L)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Ca2+]i.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sodium orthovanadate,1.0 mmol/L)和L型Ca2+通道激动剂Bay K8644(10 μmol/L)可部分抑制正常台氏液中白藜芦醇的效应.但NO合酶阻断剂L-NAME(1.0 mmol/L)对白藜芦醇的作用无影响.白藜芦醇也能明显抑制无钙台氏液中由低浓度ryanodine(1.0 nmol/L)引起的[Ca2+]i增加.当细胞外液钙浓度由1 mmol/L增加到10 mmol/L而诱发心室肌细胞钙超载时,部分心室肌细胞产生可传播的钙波,白藜芦醇(60 μmol/L)可降低钙波的传播速度和持续时间,最终阻断钙波.结果提示,白藜芦醇能够降低心室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电压依赖性Ca2+通道、酩氨酸激酶和肌浆网内钙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4.
对鞘柄菝葜药材根及根茎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以及对薯蓣皂苷元和白藜芦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按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相关通则对水分、总灰分、浸出物进行检查,初步建立鞘柄菝葜药材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鞘柄菝葜药材性状与显微特征性强;薄层色谱(TLC)分离度好,薯蓣皂苷元和白藜芦醇在对应的斑点清晰;药材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72%~7.91%、1.54%~4.74%、5.08%~7.31%;薯蓣皂苷元在0.10~0.70 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3.32%(RSD 2.69%);白藜芦醇在6.375~255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45%(RSD 2.94%)。该研究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为其物种鉴别、质量控制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5.
由衰老引起的死亡是动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展的一种过程,其功能是限制个体的寿命以换取种群的生存.衰老的过程和生长发育的过程一样,是由程序控制的,而且分为近程控制和远程控制.近程控制主要通过4条信息传递链实现,其中胰岛素/IGF-1信号通路和mTOR信号通路在食物充足时加快合成活动,促使动物生长繁殖,同时降低动物对逆境的...  相似文献   
206.
目的:建立三叶青地下部分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以及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白藜芦醇提取分离选取溶剂为70%乙醇,白藜芦醇苷的提取分离选取溶剂为40%乙醇。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选择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04 nm,柱温25℃。结果:白藜芦醇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113.836X+0.911 5,在0.02~2μ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7 6)。采用70%乙醇提取三叶青根茎中白藜芦醇的平均含量为0.59μg/g。白藜芦醇苷的线性关系方程为Y=52.515X-0.497 7,在0.02~2μg/mL范围内的峰面积与进样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4 4)。采用40%乙醇提取三叶青根茎中白藜芦醇的平均含量为1.76μg/g。结论:建立了三叶青地下部分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以及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和含量测定方法。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应用于...  相似文献   
207.
为研究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对哮喘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给予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干预后,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BALF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显示,95 mg·kg^-1·d^-1的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均可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的TNF-α和IL-6;95 mg·kg^-1·d^-1的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对小鼠体重有影响。本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和香青兰总黄酮对哮喘炎症因子TNF-α和IL-6的释放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8.
<正>存在于多种水果中的白藜芦醇,近年来被发现对人群的健康有各种好处。许多媒体广泛宣传吃含白藜芦醇多的水果对健康有益,而含大量白藜芦醇的红葡萄酒也被宣传为与其他酒不一样,是"好"酒。但是,最近几年,有些研究者注意到白藜芦醇的生物学作用并不像媒体所宣传的那样,有些作用被夸大甚至误导。这里选取几篇研究文章供读者参考。一组德国研究者探讨了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是否能起到防止乙醇致癌作用的问题。他们运用  相似文献   
209.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功能性成分,具有美白、抗氧化等功效,可用于治疗改善多种皮肤病变,延缓细胞衰老。白黎芦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低,稳定性较差,影响了其在医药及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本研究制备了负载白黎芦醇的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提高了白藜芦醇的水中分散度、稳定性和功能活性。通过热高压均质法制备了白黎芦醇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确定了以单硬脂酸甘油酯为固态脂质,油酸为液态脂质,其比例为1:1,4%吐温80为乳化剂,均质压力为600 bar,循环3次时得到的白藜芦醇脂质载体粒径为179 nm,此时药物包封率为85.33%。MTT实验和ROS清除实验结果也表明白藜芦醇脂质载体浓度低于100 μmol·L-1时都未对细胞产生明显毒性,并且有优于白藜芦醇原料药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10.
葡萄与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白藜芦醇是葡萄酒中具有很多保健作用的一种多酚类物质,目前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着重论述了白藜芦醇的保健作用,在葡萄酒中的含量以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