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脱氧胆酸钠体外对致病株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胞外磷脂酶的抑制作用。方法在37℃下,用蛋黄平板法培养并测量菌株产生沉淀圈的大小,用沉淀圈比值(PZ值)比较磷脂酶活力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脱氧胆酸钠不同浓度组(依次为0.1%、0.2%、0.3%和0.4%)的PZ值分别为0.389±0.049、0.778±0.098、0.882±0.077、0.912±0.049和0.888±0.093;脱氧胆酸钠各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脱氧胆酸钠不同浓度组间PZ值比较,0.1%和0.2%、0.1%和0.3%、0.1%和0.4%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脱氧胆酸钠体外对白色念珠菌菌丝相胞外磷脂酶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2.
新变种上犹杜鹃的ITS分子标记证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杜鹃花科杜鹃属的新变种上犹杜鹃进行了ITS分子标记分析。结果表明:(1)上犹杜鹃与原变种毛果杜鹃在系统树上没有聚合为一支;(2)上犹杜鹃ITS序列密码子第二位上的G+C含量与原变种毛果杜鹃差异明显,而且编码位上的G+C含量(G+Cc)也与原变种毛果杜鹃有差异;(3)上犹杜鹃与原变种毛果杜鹃的形态特征有明显的区别,并具间断性特征;(4)密码子偏向性指数CBI分析正好反映了上犹杜鹃处于"变种"等级阶段的特点。基于这些证据,认为上犹杜鹃处理为种以下等级"变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73.
报道并描述了罂粟科一新变种--重瓣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var.pleiopetalum J.C.Shao,var.nov.).该变种与野罂粟的主要区别是具有重瓣花.  相似文献   
74.
报道了衣藻属(Chlamydomonas)的9个新种:近条纹衣藻、具孔衣藻、顶角衣藻、近环形衣藻、具粒衣藻、近具喙衣藻、不整衣藻、疣突衣藻、倒卵形衣藻,以及4个新变种:阿美衣藻大型变种、似博泡衣藻大型变种、侏儒衣藻陈氏变种和锥形衣藻胶被变种。  相似文献   
75.
物种的学名:菌株的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属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病毒一律用正体,首字母大写。  相似文献   
76.
报道了内蒙古清水河黄土丘陵地区发现的紫萼藓科1新变种——缨齿藓菱形变种[Jaffueliobryum wrightii(Sull.)Thér.var.rhombicumX.L.BaiSarula],该变种与干旱山地岩面生境中的原变种缨齿藓[Jaffueliobryum wrightii(Sull.)Thér.]相似,生境的变化导致其形态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上部细胞菱形和细胞壁背部强烈加厚,未分化的叶上部边缘细胞、中肋横切面细胞不分化,叶片长0.7~0.8mm,毛尖长0.8~1.3mm。文中对缨齿藓及其新变种的形态学特征,分布和生境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显微照片,另外,列出了缨齿藓属5个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7.
报道了球藓密疣变种在中国的新分布。该变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大洋洲和北美洲,在中国为首次记录。该文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与拍照,凭证标本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78.
正琥珀是植物树脂所形成的化石,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树脂处在各种复杂多变的沉积环境之中,其周围的岩石可能与树脂本身发生各种化石反应,因此造就了颜色与透明度各不相同的琥珀。对琥珀的分类目前还没有严格的学术定义和标准,从珠宝鉴赏的角度,对琥珀的划分也没有形成定论。这主要是因为,琥珀的某些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并比较正常人群与胃病患者口腔携带白色念珠菌菌株ITS基因型的差异情况。方法对162例普通人群和104例有不适症状就诊的胃病患者进行口腔念珠菌的采样、培养并鉴定,对分离培养出的白色念珠菌菌株进行内含子转录间隔区(ITS)测序,并建立进化树比对分析序列同源性,分析两组人群口腔携带的白色念珠菌菌株ITS基因型及其进化分支情况。结果正常人群口腔标本检测出白色念珠菌36株(36/162,22.2%),胃病患者口腔分离培养出白色念珠菌38株(38/104,36.5%),经ITS序列检测,正常人群18个菌株和胃病患者17个菌株申请Gen Bank序列注册号,两组人群携带菌株建立的进化树呈各自集中趋势。结论胃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携带率高于正常人口腔念珠菌携带率。正常人与胃病患者口腔中分离到ITS基因型进化关系不同的念珠菌菌株,且基因型具有多态性。  相似文献   
80.
毛姜花原变种花寿命对两性适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的花寿命被认为是由雌、雄适合度的增长和维持花开放的花费之间的平衡来决定的。姜花属(Hedychium)是姜科唯一一个从热带到高海拔地区分布的大属, 属内不同种类植物的花寿命差异很大。毛姜花原变种(H. villosum var. villosum)的花寿命为5 d, 显著长于其它同域分布的姜科植物。通过人工剪除毛姜花原变种的柱头来使花朵具雌性功能的时间缩短, 结果显示: 在不同的处理中, 结实率随花朵具雌性功能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开花1 d后剪除柱头的结实率为1.85% ± 1.59%, 极显著低于对照的结实率20.96% ± 4.13%, 说明其较长的花寿命能显著地增加传粉的成功率和结实率, 长达5 d的花寿命有利于雌性适合度的提高。同时, 毛姜花原变种开花1 d后, 剩余的平均花粉数和总平均花粉数没有显著差异, 而开花后2、3和4 d后剩余的平均花粉数则极显著少于总平均花粉数, 说明随着花寿命的延长, 花粉输出量也显著增加, 其长达5 d的花寿命也有利于其雄性适合度的提高。较长的花寿命在毛姜花原变种拓展新的生境、向更高海拔地区的扩散中也许起着重要的作用。姜科植物有着极其多样性的传粉和繁育系统, 花寿命在姜科植物传粉和繁育系统的多样性形成及其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 较长的花寿命有效地提高了雌性适合度和雄性适合度, 从而使姜科植物能脱离热带生境, 向更高海拔的地区扩散, 花寿命在姜科植物从热带地区到高海拔地区的分布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