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寄生于南非金钟花(PhygeliuscapensisE.May)上的白粉菌属新种:南非金钟花白粉菌ErysiphephygeliiWangetZhangsp.nov.。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病所真菌标本室(MHYAU)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内蒙古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专性寄生真菌163种和变种。其中白粉菌1科48种,黑粉菌4科21种,锈菌5科94种,包括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银色柄锈菌Puccinia argentata、点叶薹草柄锈菌P.caricis-hancockianae和早熟禾柄锈菌P.poarum;白粉菌国内新记录寄主10种:渐狭早熟禾Poa attenuata、大黄柳Salix raddeana、锐裂箭头唐松草Thalictrum simplex var.affine、绿花山芹Ostericum viridiflorum、山黧豆Lathyrus quinquenerviu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多裂叶荆芥Schizonepeta multifida、地蔷薇Chamaerhodos erecta、库叶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和西伯利亚还阳参Crepis sibirica。文中列出了每种真菌的种名、常用异名、寄主植物名称、采集地点及标本号。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和赛罕乌拉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内蒙古白粉菌4个新记录种,分别是寄生在白桦Betula platyphylla上的桦木白粉菌Erysiphe betulina、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上的榆白粉菌原变种Erysiphe ulmi var.ulmi、刺果茶藨Ribes burejense上的醋栗单囊白粉菌Podosphaera mors-uvae和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上的栾树叉钩丝壳Sawadaea koelreuteriae。其中,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刺果茶藨子Ribes burejense为上述白粉菌的国内新记录寄主,文中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引证标本保存在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14.
孔涛  梁晨  逄蕾  李宝笃 《菌物研究》2009,7(2):86-88
通过对来自中国青岛金银忍冬的调查,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种——金银忍冬白粉菌(Erysiphe caprifoli-acearum var. caprifoliacearum)并在其上首次发现重寄生菌——白粉寄生孢(Ampelomyces quisqualis)。根据采集的材料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显微拍照。研究标本保存于青岛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QAU)。  相似文献   
15.
新番茄粉孢——我国番茄白粉病菌一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Kiss et al.(2001)依据形态学特征、分生孢子表面的超微结构和分子系统学数据把寄生在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上的粉孢属Oidium的种鉴定为两个种,即番茄粉孢Oidium lycopersici Cooke & Massee和新番茄粉孢O.neotycopersici L.Kiss.  相似文献   
16.
2009年长春农博园瓜类白粉病大发生,而且大量闭囊产生在葫芦科的四个属(葫芦属、黄瓜属、栝楼属、南瓜属)植物上。对病害发生的严重度和病情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园中栽培的所有品种均为感病品种。形态学观察显示分子孢子串生,具纤维体,闭囊壳只含有一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顶端孔较宽(15.6-28.8μm)。有性和无性形态学特征表明该菌应属于Podosphaera xanthii。基于rDNA ITS序列的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已报道的该种在其他地区瓜类上的序列以及在其他寄主上的序列聚  相似文献   
17.
白粉菌属一新种——南非金钟花白粉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学英  张立新 《菌物系统》1997,16(3):172-175
寄生于南非金钟花上的白粉菌属新种:南非金钟花白粉菌Erysiphe phygelli Wang et Zhang sp.nov.。模式标本分别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病所真菌标本室(MHYAU)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镜技术对不同抗病性小麦品种上白粉菌吸器发育及相应寄主细胞变化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吸器的Ca2+-ATP酶活性及几丁质的分布进行了细胞化学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白粉菌(Blumeriagraminisf.sp.tritici)成熟吸器在内部结构上类似一个代谢活跃的菌丝细胞,有大量的线粒体和多聚核糖体;Ca2+-ATP酶主要被定位在寄主质膜及病菌核膜上;随吸器的不断发育,吸器外膜厚度增加,同时Ca2+-ATP酶活性增强。几丁质均匀地分布在吸器壁上,其含量随吸器的成熟而增加。在不同抗病性小麦品种上,吸器细胞核最先退化,然后是线粒体的液泡化和多聚核糖体的解聚。中抗寄主细胞内的吸器普遍退化较早,相当一部分在吸器中心体阶段已解体。此外,高感寄主表皮细胞与叶肉细胞之间有发达的胞间连丝;而且在吸器形成后,能比中抗寄主细胞更快地增殖和聚积大量与能量代谢、物质合成及分泌活动有关的细胞器。  相似文献   
19.
《生物磁学》2010,(23):I0001-I0002
一个由数国科研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日前成功破译了大麦的主要致病真菌一一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的基因组。这项成果将有助于人们了解真菌的特性,从而研究出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野外调查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深入,白粉菌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对《内蒙古白粉菌志》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提供了新修订的内蒙古白粉菌名录。确认了内蒙古白粉菌科10属157种和变种,寄主植物达63科238属540余种。列出了145种内蒙古白粉菌寄主新记录及其产地和标本号等信息,以及从复合种分出的种的寄主名称。报道了白粉菌中国新记录种5个,内蒙古新记录种3个,并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线条图。研究标本保存于赤峰学院菌物标本室(CFSZ)。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