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1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在重症感染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措施.方法 行CRRT治疗的重症感染患者25例,应用PICCO技术,临测全心舒张未期容积(GEDV)、胸腔内血容积(ITBV)、中心静脉压(CVP)、系统血管阻力指数(SVRI)等各参数,于CRRT治疗前、治疗12、24、72 h采集数据;观察治疗前后乳酸、碱剩余、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CRRT治疗,未发现相关不良耐受反应;治疗12h时,严重感染患者的GEDV、ITBV和SVRI分别为(626.12±61.42)ml/m2、(649.64±87.18)ml/m2、( 1957.28±139.69)dyne·s·cm-5/m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均出现稳定的升高;治疗前后各时点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72 h,乳酸水平、碱剩余、APACHEⅡ评分分别为(3.65±1.02)mmol/L、(5.35±0.96)mmol/L、(25.00±3.00)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的容量指标可以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的容量状况,指导重症感染患者的CRRT容量管理.  相似文献   
52.
西藏岗巴白垩纪中期微体生物群与古海洋事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岗巴地区白垩纪中期沉积了一大套深灰色至黑色的泥页岩。其中的微体化石组合反映当时古海洋发生了重要变革。据有孔虫丰度与分异度、浮游有孔虫与底栖有孔虫比率及具旋脊与不具旋脊浮游有孔虫比率的研究,认为西藏南部赛诺曼晚期R.cushmani带上部海洋水体开始发生含氧量的变化,在W.archaeocretacea带下部缺氧事件最盛,土仑期开始环境逐步恢复正常,这与全球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主要海区水体缺氧是一致的。化石组合变化显示出与岩性韵律基本一致的14个周期。生物组合的周期性变化受气候旋回的影响,可能受米兰柯维奇周期的控制。  相似文献   
53.
西藏吉隆白垩纪末期浮游有孔虫的发现及其年代意义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西藏吉隆县宗卓组顶部发现了丰富的浮游有孔虫动物群,其时代为晚白垩世马斯特里赫特期G.gansseri带的上部至A.mayaroensis带的下部,年龄值在68-70Ma之间。据江孜至吉隆一带地层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与对比,认为特提斯-喜马拉雅北亚带的半深水至远洋环境是在康潘晚期至白垩纪末期由东向西逐步结束的,在吉隆地区的结束时间至少已接近白垩纪和第三纪的界线时期。  相似文献   
54.
松科早期球果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早白垩世到老第三纪渐新世这段时间的松科化石球果的研究作了系统回顾和总结。松科化石球果的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幼稚到系统、成熟的发展过程,现在将松科化石球果分为三个属:Pityostrobus、Pseudoaraucaria及Pinus。其中Pseudoaraucaria及Pinus为两个自然属,Pseudoaraucaria已经绝灭。Pityostrobus作为一个器官属,包括那些在松科中分类位置不明的球果。对松科化石球果进行细致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演化关系的探讨上:对于Pinus,主要探讨这个属内各个亚属、组、亚组之间的演化关系;对于Pityostrobus和Pseudoaraucaria,通过绝灭类型的分析,探索松科内各个类群(包括绝灭的)的演化关系进而完成进化树是研究的主要方向,现在这方面已有了Pinus中心说及Pseudoaraucaria分支说两个假说。  相似文献   
55.
翼奇出生记     
张晓梅 《化石》2021,(1):64-69
前序 古生物学领域近二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在中国东北发现了各种各样身披羽毛的侏罗纪和白垩纪恐龙.这些发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温暖的生机勃勃的东方恐龙王国.在这个王国里,你感受到更多的不是生存的竞争和生命的杀戮,而是生命的多姿多彩和大自然的宁静祥和,就像侏罗纪的大地和天空一样.在这里,恐龙们会为心仪的对象拼命展示自己的...  相似文献   
56.
雷锡霞 《化石》2002,(1):27-29
2001年11月29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1 +1”节目播出了该节目主持人覃勇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博士的现场采访谈话 ,谈话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不少古生物学的一般知识 ,特别是包括了不少关于该所在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方面的情况。热河生物群是在白垩纪早期(距今一亿两千万年左右)分布在东亚地区 ,特别是我国的冀北、辽西地区的、一个十分繁盛的中生代生物群。因为拥有保存精美的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约20个大的门类的古生物化石 ,从而使得冀北—辽西地区成为该地质时期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宝库 ,被人们比喻为中国的“白垩纪公园”。众所周知 ,最近一些年来 ,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科研成果 ,特别是其中大量恐龙、鸟类、哺乳类、开花植物等重要的化石发现 ,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浓厚兴趣。周忠和博士现在担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关热河生物群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我们从他和覃勇的谈话种摘录了部分的内容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7.
在印度东北部白垩纪-第三纪沉积中发现了各种类型单沟无隔壁的Xylariaceae化石孢子,例如:Hypoxylonites,Spirotremesporites.Hypaxylonites等共计15种,其中6新种,它们是Hypoxylonites bhubanensis,H.elsikii,H.minimus,H.neogenicus,H.subrotundus和H.thindii,Hypoxylonites在本地区一般出现于晚白垩世地层中,占化石微体植物群总数的3%-4%,而在始新世它们的含量上升到植物群总数的20%-25%,从中新世直到早上新世这类孢子类型最多,含量最高,达植物群总数的40%-45%,到晚上新世含量突然下降,而Spirotremesporites在白垩纪未发现,到晚始新世时才出现,仅占孢粉总数的5%-6%,中新世时达25%-30%,到上新世末衰落,该属含5新种,Spirotremespores ellipticus,S.longilentus,S.miocenicus,S.reniformis,S.tertiarus.考虑到和这些种共生的Xylaria,Hypoxylon,Rosellinia及Daldina的孢子以及它们的地层分布,这类孢子的演化历史可能是受沉积盆地附近的古气候控制的.  相似文献   
58.
我国西藏南部海相白垩系含有较丰富的钙质超微化石。文中着重研究岗巴地区两个剖面(即部面A,B)Albian-Santonian钙质超微化石的分布。根据标志种的存在,识别出5个初现面事件,相应地建立6个钙质超微化石带,自下至上是Prediscosphaera cretacea带,Eiffellithus turriseiffei带,Lithraphidites acutum带,Gartnerago o  相似文献   
59.
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宏演化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张一勇 《古生物学报》1999,38(4):435-453
根据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产出记录与形态构造分析以及与世界其它地区产出顺序比较,假设中国白垩纪被子植物花粉的宏演化序列,共划分为10个发育阶段,归于7个形态演化期:1)欧特里夫期至早巴列姆期的无口器类演化期(含:1:1网纹无口器粉发育阶段);2)晚巴列姆至晚阿普梯期的单沟类演化期(含:2:1。棒纹粉发育阶段;2.2,星粉-棒纹粉发育阶段);3)早,中阿尔必期的三沟类演化期(含:3.1,三沟粉类-星  相似文献   
60.
李云霞  刘平刚 《生理学报》1989,41(2):153-162
心室收缩末期压力容积关系和压力直径关系(ESPVR和ESPDR),是评定心室收缩能力的较好指标。本工作记录13只麻醉开胸狗左室内压,并用超声晶体植入法记录左室前后径。将阻截下腔静脉回流(IVC)降低前负荷以及狭缩胸主动脉(AO)增加后负荷两种情况下所获得的一系列连续心跳的收缩末期压力(Pes)和直径(Des),经最小二乘法求得IVC和AO时的ESPDR。结果表明:(1) IVC或AO情况下获得的Pes与Des均高度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9505±0.0578和0.9298±0.0581,P均<0.001);(2) 注入多巴酚丁胺(dob)后,IVC和AO时的ESPDR直径轴截距(Do)均无改变,斜率(E_(max))则明显增大,且IVC时的增加(174.4±23.5%)大于AO时(78.7±22.6%);(3) 对照和dob两种情况下,AO时ESPDR的D_0均小于IVC时。提示麻醉开胸狗左室ESPDR的斜率对变力状态的变化敏感,但其敏感性以及ESPDR的直径轴截距受获得ESPDR所采用的改变负荷的方式的影响,其原因可能是不同方式改变负荷时引起的Pes和Ves变动范围有所不同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