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袁圣钊 《化石》2016,(1):58-60
说起古生物明星来,广大化石爱好者一定会对三叶虫津津乐道.三叶虫种类繁多,不同品种之间差别巨大,有小到几毫米的球接子三叶虫,有70厘米长的裂肋虫,还有仿如外星人的Asaphus……各种奇形怪状的虫子让人不得不叹服生命的神奇.遗憾的是这种奇特的生物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就已经灭绝了,现在我们只能在岩石里找到它的甲壳遗体.  相似文献   
12.
蜀龙姐姐 《化石》2016,(2):68-69
正"四壁峰山,满目清秀如画。一树擎天,圈圈点点文章"。这是苏东坡赞美银杏树的句子,两句话,状尽银杏树高挺秀颀的身姿、清秀明朗的容颜。银杏树,最早出现于3亿多年前的石炭纪晚期,在中生代曾经是植食性恐龙的重要食物之一,白垩纪末开始衰退,现今仅存一属一种,殊为珍贵,被科学家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初春萌芽,仲春初夏时节,银杏一树碧绿。等到入了秋,又换了衣装,化作满目灿灿的金黄。  相似文献   
13.
短脉螽科是直翅目昆虫的一个中生代灭绝类群,其最重要特征之一是后足胫节末端具有3—4根较长的距,可以分为长刺状、棒状和叶状等3种类型。在假设短脉螽科具有游泳能力条件下,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探讨短脉螽不同后足胫节端距类型对游泳能力的贡献。分析表明短脉螽科昆虫中,具有叶状端距的类型更有利于提高该类昆虫的游泳能力。短脉螽科昆虫后足端距的高分异度,表明该科昆虫在白垩纪的近水环境不同生态位中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4.
三突起类(Triprojectacites Mtchedlishvili,1961 emend. Stanley,1970)是晚白垩世—古新世北半球广泛分布的一类被子植物花粉,具有重要的孢粉植物分区和地层意义。其主要特征是发育突出于体的突起和其末端的沟状萌发器。由于形态复杂多变,该类花粉在度量和描述中存在不少难点,缺少明确而统一的标准,制约了其分类的进展。本文根据对松辽盆地白垩系三突起类标本的萌发器、极性、突起形态和纹饰等分类性状的观察,结合对前人在三突起类描述、分类中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了一套形态学术语、度量方法和参数。它们不仅能有效避免各种误差、准确反映和描述三突起类花粉的形态特征,而且还适用于不同位置保存的标本,有助于建立这些标本之间的联系,为三突起类花粉分类系统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形态学度量和描述基础。  相似文献   
15.
西地中海地区早白垩世阿普特期"costata亚带"(O’Dogherty,1994)的带化石"Turbocapsula costata( Wu)",源自藏南赛诺曼期冲堆组的Tricapsula costata Wu。2002年,Matsuoka等把藏南下鲁硅岩层位最高的放射虫带与"costata亚带"对比,称为"Turbocapsulacostata"带,并认为冲堆组时代也应为阿普特期。但西地中海区的"Turbocapsula costata( Wu)"和冲堆组的Tricapsula costata Wu,虽然壳体外形相似,但壳体结构却有重要差别,不是相同属种。前者种名和相应的化石带名都需重新命名。下鲁硅岩的"Turbocapsula costata(Wu)",据图版所示特征,应为Tricapsula costata。下鲁硅岩顶部的时代为晚白垩世赛诺曼期。  相似文献   
16.
美洲化石小览菲尔德自然博物馆中的超级巨星是位陈列于中庭的暴龙——苏,威猛的它在二楼还有一家专门的纪念品商店。暴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的肉食性恐龙,在距今6500万-6700万年前的晚白垩纪,它们是北美西部地区的霸主。  相似文献   
17.
《生命世界》2008,(4):10-13
重回白垩纪,阳光照耀的午后,蔚蓝的天空,茂密的森林,低矮的灌木丛混杂着泥土的芬芳,一只欢快的恐龙在树枝之间跳跃。它轻轻地跳到地面,接着迎风在空气中滑翔,最后居然鼓翼飞翔到蓝天。从恐龙到展翅高飞的乌儿,飞与不飞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卡维地洛组(n=30).对照组给予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从小剂量(3.125mg,1次/天)逐渐加至靶剂量(12.5mg,2次/天或3次/天)治疗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及内皮素-1(ET-1)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ng Ⅱ及ET-1水平显著降低,卡维地洛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明显缩短(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增高(P<0.01).结论:卡维地洛抑制心衰患者的神经内分泌激活,逆转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邮凹陷D1井富含介形虫、轮藻和孢粉等化石。通过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分析,首次对该地区白垩纪一古近纪微体古生物地层进行了精确划分,从下到上共建立11个化石组合:其中介形虫4个,轮藻4个,孢粉3个。文中还简要探讨了沉积环境演变,为该地区油气勘探提供有力的生物地层依据。  相似文献   
20.
扶绥观龙     
郭建崴  吴兆荣 《化石》2005,(1):13-15
姚锦仙欢快地走过时直时弯的田埂,嘴里还轻轻地哼着那首曾经风靡大陆的台湾校园歌曲“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劈啪劈啪响……”。跟在后面的老师潘石似乎受到了学生的感染,也不知不觉地唱出“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作向导的县旅游局长施家强被这一老一少逗乐了,打趣道:“别太高兴咯.一会儿见着‘真龙’你们俩可别表演‘叶公好龙’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