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1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2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99Tc-MDP(云克)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0例确诊为肿瘤伴骨转移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2例,使用唑来膦酸联合99Tc-MDP治疗;对照组18例,单独使用99Tc-MDP治疗,均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骨痛的变化情况、骨转移灶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止痛总有效率分另为95.5%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骨转移灶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36.3%和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治疗过程中均偶见不同程度的发热,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99Tc-MDP治疗多发骨转移瘤的止痛效果及骨转移灶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99Tc-MDP治疗,且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血清中miR-221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肝移植手术的42例肝癌患者、26例肝良性疾病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time RT-PCR)对比检测移植前后患者血清中miR-221的表达水平.根据肝移植术前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的平均值作为划分标准,将36例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分析miR-221的表达与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miR-22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移植术后患者血清miR-221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术前血清miR-221水平与肝移植术后HCC转移/复发情况密切相关.高表达组肝移植患者术后肝癌转移/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术后6月内肝癌复发患者血清miR-221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者(P<0.05).结论:血清miR-221表达水平与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肝癌肝移植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54例肝细胞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Beclin 1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侵袭及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HCC组织中Beclin 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X2=7.53,P〈0.01)。病理分级Ⅲ~Ⅳ、TNM分期Ⅲ~Ⅳ、存在静脉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中的Beclin 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病理分级Ⅰ~Ⅱ、TNM分期Ⅰ~Ⅱ、无静脉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肝癌组织(P〈0.01)。结论:HCC组织中存在Beclin 1表达缺失,可能与HCC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且对HCC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和分析传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细胞癌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4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肾细胞癌的肾脏肿瘤患者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CT检查结果相比较.结果:对患者的超声和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超声诊断率82.5%,CT诊断率92.5%,两种检查诊断率相比无显著差异(x2=2.9,P>0.05).其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抱球型和丰富血流型的肾癌,术前均定性诊断正确(29/29).对于星点型的肾脏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4/6).对于少血流型肿瘤,超声无法作出正确的定性诊断(0/5).结论:传统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肾细胞癌中具有很高价值,可以作为早期筛查的检查方法,尤其是血供丰富的肾癌,其对小肾癌也有较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65.
目的:比较注射不同剂量帕瑞昔布钠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肓对照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手术病人1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前1 min,均从手背静脉预给药,给药前使该手臂举起15 sec,然后在前臂近端扎止血带放平.A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B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均溶于5 mL生理盐水;C组:静脉注射0.9%生理盐水5mL.推注60 sec后松开止血带,以0.5 ml/sec的速度注射异丙酚.注射期间使用4分法对注射痛评分.结果:与B组和C组比较,A组异丙酚注射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三组患者异丙酚注射痛的VRS评分在轻度疼痛方面没有差异.但在中至重度疼痛方面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01).A组的无痛患者明显高于B组,而VR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01).结论: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预充盈血管60 sec均能明显降低异丙酚注射痛.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20 mg能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程度但不能降低异丙酚注射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6.
PEG10基因是由反转座子衍生而来的遗传印记基因,研究表明,PEG10是肝细胞癌(HCC)发生的重要促进作用之一,在绝大多数肝癌中特异性高表达,具有作为更有效的肝癌诊断标志物和基因治疗新靶点的潜力。本文概述PEG10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及其作用与肝癌的机制,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肝癌的标志物诊断和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注射小针刀联合奥施康定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6例癌性疼痛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将入选病例分为注射针刀组(针刀配合奥施康定)、奥施康定组(单纯西药奥施康定),每组各33例。针刀组每日给予口服药物、隔日给予针刀治疗;奥施康定组每日给予口服药物,14日为1个观察周期。治疗前后测定疼痛程度(NRS)并分析疼痛缓解度(PAR)。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84.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注射小针刀联合奥施康定对癌性疼痛的治疗疗效较单用奥施康定更好。  相似文献   
68.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0%继发于肝炎、肝硬变。虽然诊断技术的提高,使肝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然而由于肝癌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肝癌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肝切除术是治疗肝细胞癌最常用的手段。对于一些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可采用动脉化疗栓塞以及系统化疗等手段使肿瘤降期,当转变成可切除肝癌后,再行补救性肝切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对于剩余肝体积不足而无法行一期肝切除的患者,可以采用PVE、ALPPS等方法,在剩余肝脏体积增大后再行二期肝切除术。肝内肿瘤复发率高也是导致肝细胞癌预后差的重要因素。在局部治疗后,建议在保留肝功能的前提下重复治疗。相比局部消融和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等多种手段,肝切除术有最好的远期疗效。联合和重复不同的治疗手段可达到很好的总生存期。对于患有晚期不可切除肿瘤或复发癌的患者,应积极的发挥肝切除的作用,并联合其他非手术治疗手段以取得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血清中CYFRA21-1和SCCAg水平对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恶性程度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鼻咽癌并接受放疗的55例患者作为研究的实验组,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检测血清中CYFRA21-1和SCCAg水平以及肿瘤组织中Livin、CDK6、Caspase-3、Caspase-9的m RNA含量。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清中CYFRA21-1和SCCAg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血清中CYFRA21-1、SCCAg含量以及肿瘤组织中Livin、CDK6的m RNA含量越高,肿瘤组织中Caspase-3、Caspase-9的m RNA含量越低(P0.05);CYFRA21-1含量与肿瘤组织中Livin、CDK6的m RNA含量呈正相关,与Caspase-3、Caspase-9的m RNA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23、0.693、-0.714、-0.648;SCCAg含量与肿瘤组织中Livin、CDK6的m RNA含量呈正相关,与Caspase-3、Caspase-9的m RNA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45、0.703、-0.751、-0.681。结论:血清中CYFRA21-1和SCCAg水平能够反应鼻咽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分化程度以及肿瘤组织中细胞的增殖活力,是用于评价鼻咽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恶性程度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T细胞分化蛋白2(Mal2)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26例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86例正常肝组织中Mal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不同Mal2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HCC患者生存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Mal2蛋白在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Mal2蛋白表达水平增高与HCC患者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和较高的TNM分期相关。生存分析表明Mal2蛋白高表达组患者术后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患者(P0.05)。Mal2阳性表达、血管癌栓形成、淋巴结转移及较高的TNM分期是影响HCC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al2蛋白在HCC组织中呈过表达趋势,且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在HCC的诊断与预后判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