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577篇
  241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microRNAs(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已有研究表明miRNAs的靶基因中有不少癌症的相关基因。为了全面研究miRNA与癌症的关系,作者将19种癌症的相关基因集合分别富集到494个miRNAs靶基因集合上,得到各类癌症所富集的miRNAs。结果发现19种癌症仅集中地富集在144个miRNAs上,由此验证了癌症在miRNAs上的公共机制。在此基础上,作者对癌症富集较多的8个miRNAs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这8个miRNAs均为高度保守的miRNAs,且它们的靶基因集合一致富集在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的基本生物学过程上,并与转录因子活性以及蛋白激酶活性相关。另一方面,在基于miRNA构建的癌症网络中,前列腺癌与乳腺癌,结肠癌与乳腺癌之间共享较多的miRNAs,表明了这些癌症在miRNA层面上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2.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在全球范围导致的死亡人数正逐年增加。其病灶不仅包括癌细胞,还涉及相当数量的良性细胞群和非细胞组分,如胞外基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脉管系统等。即便经过治疗,患者死亡率仍长期居高不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癌细胞已经获得耐药性。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一个曾经被医学界遗忘的角落——在疾病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与耐药性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这一国际热点话题对当前进展进行概述,重点介绍肿瘤微环境诱导疾病耐药的几种途径,并展望将来临床实践中应当具备的核心理念和亟需掌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3.
基因治疗研究的现状和展望邱信芳,薛京伦(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经过技术的发展时期,由实验室研究进入临床试验的基因治疗工作已经有4个年头了,我们回顾一下这段时期工作的特点,对于我们制订计划和展望未来都将是有益的。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方案从1991年到1992年从13宗增至37宗,其中启动15宗,全世界共有54位病人接受基因转移的临床试验。从1992年到1993年,批准的试验方案由37宗增至57,宗其中已有27宗在实施, 受试病人已超过了140多人。  相似文献   
24.
增强子是一段具有转录调控功能的DNA序列,主要通过顺式调控方式发挥作用。由于增强子及其调控基因在位置和距离上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研究增强子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增强子与癌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开展癌症相关增强子的研究,将有助于全面解析癌症发病机制,并推动抗肿瘤药物的高效研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对于增强子的鉴定不充分,增强子在癌症和其他疾病中的发生发展调控机制尚未得到完整的解析。本文主要对增强子和超级增强子及其特性进行介绍,并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增强子的预测和鉴定进行了描述,最后总结了近年来增强子在癌症等疾病发生过程中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从而为未来解析增强子调控机制以及癌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基因水平转移可导致细菌不同种属间个体DNA的交换,从而使细菌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是细菌进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基因组岛是基因水平转移的重要载体,可移动的基因组岛能够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上,并在特定的条件下切除,进而通过转化、接合或转导等方式转移到新的宿主中。基因组岛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抗生素抗性、致病性、异源物质降解、重金属抗性等。基因组岛的转移造成可变基因在不同种属细菌间的广泛传播,例如毒力和耐药基因的传播导致了多重耐药细菌的产生,威胁人类健康。基因组岛由整合酶介导转移,同时在转移的过程受到多种不同转录因子的调控。本文对细菌中基因组岛的结构特点、转移和调控机制以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最终阐明基因组岛的转移及其调控机制是遏制基因组岛传播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对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举例说明与纵膈淋巴瘤的CT鉴别分别分析他们在临床上的表现。方法: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是通过对86例临床病例以及与53例良性肿瘤进行对比;纵膈淋巴瘤的CT鉴别是通过对16例临床病例的观察进行阐述。结果:肺癌淋巴结的转移过程通常是发生在肿大部位的前几组,且病程长。结论:肺癌淋巴结的转移是呈规律性分布转移的,了解淋巴结的运动规律,就可以有效的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27.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FGF17)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家族的成员之一,并与FGF8、FGF18组成FGF8亚家族。在胚胎时期FGF17扮演重要角色,对多种组织器官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FGF17不仅参与了脑部发育和神经形成,而且参与骨骼、动脉的发育和肿瘤等生物过程。现针对FGF17的特点,及其在胚胎发育、神经系统、癌症等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建立人乳腺癌MCF-7细胞SCID(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小鼠转移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细胞悬液,分别接种于5只经放射线处理的SCID小鼠腋背部皮下。记录肿瘤生长情况,处死荷瘤鼠并做病理切片,观察各脏器转移情况。结果接种SCID小鼠后6~10d成瘤,成瘤率为5/5只,潜伏期平均(7.4±1.3)d。接种后5只鼠分别于第60~68天拉颈处死,检测荷瘤,平均直径为(26.6±2.2)mm,平均重量为5.28g。病理学检查,转移脏器有3个部位,出现肺转移的为4/5只、骨转移的为3/5只和淋巴结转移的为1/5只。结论建立了人乳腺癌SCID小鼠转移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为肿瘤转移研究提供重要的实验工具。  相似文献   
29.
黏附分子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黏附分子是以配体和受体相结合的形式,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类分子,参与机体的多种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近年来,在对肿瘤发生和发展的研究中发现,黏附分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肿瘤的生长、浸润及转移过程.因此.对黏附分子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作用及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的分子指标和发现新的治疗靶标.并为进而形成临床诊疗新策略提供重要理论支持.现就几种重要黏附分子在肿瘤生长与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0.
研究温度和pH值对长江水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耐药基因转移影响规律,为今后介水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滤膜法分离、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菌株;将由长江水系分离出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与大肠埃希菌NK5449进行接合,观察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接合频率变化情况;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耐药谱;用PCR方法分析产ESBL供体菌与转移接合子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并对供、受体菌及转移接合子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判别转移接合子与供、受体菌的同源性。温度和pH值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影响明显,发生接合最适宜的pH值为7.1。温度对接合频率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相同条件下,某些大肠埃希菌接合频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率急剧下降,但某些大肠埃希菌的接合频率随环境温度下降有所上升。温度和pH值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接合频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