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2篇 |
免费 | 75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11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8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38篇 |
2014年 | 38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50篇 |
2008年 | 72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6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7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24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26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3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TCP基因家族CYC/TB1簇中成员BRC1在调控植物侧枝发育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电子克隆的策略结合RT-PCR方法从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中克隆到4个NtBRC1-Like基因,分别命名为NtBRC1-Like1、2、3和4。4条基因的CDS序列长度分别为1140、1062、987和1041bp,分别编码由379、353、328和346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这4个蛋白与CYC/TB1簇中其它成员具有较高同源性。蛋白质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4个NtBRC1-Like基因编码蛋白除具有TCP核心结构域外,还具有CYC/TB1簇蛋白特有的R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NtBRC1-Like蛋白都是TCP家族CYC/TB1簇中的成员,且4个NtBRC1-Like蛋白可以被分成两组,NtBRC1-Like1和4为一组,NtBRC1-Like2和3为另一组。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4条烟草NtBRC1-Like基因的表达呈现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且其表达模式可分为两种:NtBRC1-Like1和4的表达模式相似,在腋芽中有极高的表达;NtBRC1-Like2和3的表达模式十分相像,在叶和腋芽中的表达量都显著高于其它组织。推测烟草BRC1基因可能存在类似番茄BRC1基因在功能上保守与进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98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始于1975年见诸报道,最终于1989年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1]。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种类间差异,HCV可划分为至少7个基因型及几十个亚型,据WHO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3%(超过1.5亿)受 相似文献
983.
984.
通过原生质体形成与再生手段可以获得庆丰链霉菌SQPI质粒上庆丰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发生突变的菌株(Qmrq-)。这些突变株,每两个为一对在斜面上混合培养,使之发生杂交,在所得到的子代菌落中,能检出相当数量回复了庆丰霉素生物合成能力的菌落。推测这些菌落的出现是庆丰霉素合成基因不同突变位点发生遗传重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985.
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生物膜是细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菌群体结构,菌体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近年来,有关生物膜组成结构、形成机制、抗逆性机制及其应用防治等诸方面的研究工作进展迅速,本文主要针对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及形成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86.
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群体形成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索浮游动物和藻类之间可能存在的信息传递,研究了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对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的生长及群体形成的影响.把萼花臂尾轮虫按1000个·L-1的初始密度置于小球藻中培养24h后,用孔径0.15μm的微孔滤膜抽滤,得到轮虫培养滤液,此滤液中含有轮虫在生活过程中释放的一些信息化学物质.将轮虫培养滤液以20%的比例分别加入纯培养的铜绿微囊藻、斜生栅藻和小球藻中,进行为期7d的试验.结果表明,萼花臂尾轮虫培养滤液能显著地促进斜生栅藻的群体形成,而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藻在群体形成方面没有显著作用.另外,该滤液能显著提高小球藻种群的增长,对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生长无明显影响.3种藻类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潜在牧食采取了不同的生态策略:斜生栅藻形成群体,增大摄食阻力,从而降低被摄食的风险;小球藻通过提高增长率来抵消被取食的损失;铜绿微囊藻是通过其它方式来降低被牧食(例如毒素).这些方式分别是这些藻类维持种群规模的反牧食防御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987.
988.
989.
990.
种群起始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种群起始密度对萼花臂尾轮虫休眠卵的形成及之相关的混交雌体百分率和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连续11d的培养中,轮虫休眠卵的产量和形成效率以及种群中的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以种群起始密度为1.0-10.0ind.ml^-1组最大,20.0ind.ml^-1组次之,50.0ind.ml^-1组最小,各组间的平均混交雌体受精率则无显著差异,对轮虫休卢卵最大形成效率及其出现的时间以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