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98篇
  1145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应用离体黄瓜(Cucumis sativus L.)子叶生根试法测定了几种抑制剂对钾和IAA诱导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7×10~(-4)~7×10~(-1)mmol/L的5-氟尿嘧啶和3.5×10~(-4)~1.05×10~(-2)mmoL/L的环已亚胺明显抑制钾和IAA诱导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0.1~1.0mmol/L的钒酸钠显著抑制钾和IAA诱导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2×10~(-4)~2×10~(-1)mmol/L的2,3,5-三碘苯甲酸也明显抑制钾和IAA诱导的离体黄瓜子叶的生根。钾诱导的生根与IAA诱导的生根密切相关,有可能钾对生根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影响内源IAA的水平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62.
刘庆生  黄翀  李贺 《生态学杂志》2023,(10):2305-2313
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离海向陆25 km左右的区域内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类圆形植被斑块,其演替速度快、生物多样性高,是研究黄河三角洲水盐交互作用和植被演替的理想对象,揭示其形成过程和机制对于黄河三角洲盐碱滩地植被恢复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类圆形植被斑块的盐地碱蓬(Suaeda sals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长发育的水盐阈值和生活习性,以及黄河三角洲缓平低地盐生植物群落的分布规律,对类圆形植被斑块形成过程和机制进行了解析。结果表明:缓平低地的积水地形导致的局部水盐再分配是类圆形植被斑块形成的基础。盐地碱蓬分布在类圆形植被斑块的最外缘,为局部高盐分(1.0%~2.1%)、湿润地带;向斑块中心,分布着矮小的芦苇,为局部中高盐分(0.12%~0.79%)、低水深地带;再向斑块中心,柽柳散落分布在积水线附近,为局部低水深、中等盐分(0.16%~0.70%)地带;斑块中心区分布着芦苇和白茅,为局部高水深、低盐分(0.1%~0.32%)区域。春季和冬季,灰白色的高含盐量盐斑出现在盐地碱蓬外侧,为局部高盐分(1.6%~3.4%)、干...  相似文献   
963.
罗汉果茎段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荣  王秀琴  王润珍   《广西植物》1985,(3):269-272+321
罗汉果茎段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中,研究植物激素对器官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BA促进芽的形成和增殖;而KT则有利于根的形成,却抑制芽的增殖,BA和IBA配合使用,对茎段形成芽有增效作用。通过继代培养,能繁殖大量绿苗,这揭示出同一块离体茎组织培养出许多小植株的可能,将嫩梢转入含有NAA0.2毫克/升的1/2MS培养基中,能诱导生根,形成完整小植株,试管苗成功地移栽田间,并已开始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964.
散发性帕金森病(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 sPD)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是中脑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pc)残存多巴胺能神经元内核周路易(小)体(Lewy body, LB)形成.LB发生的具体原因和确切过程有待进一步阐释.来自遗传学、尸体解剖和实验科学的报道提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LB形成可能是按照聚集体形成途径(process of aggresomes)进行的.在聚集体形成途径过程中,异常蛋白质聚集基本上经历了非纤维化分子聚集过程(molecular crowding)以及后续的纤维化聚集过程(fibrilation of aggregation).其间,蛋白酶体功能障碍(dysfunction of proteasome)、内质网相关降解丧失(loss of endoplasmic reticulum associated degradation)、非纤维化聚集物(nonfibrilar aggregates)、聚集体(aggresomes)及至纤维化LB (fibrilar LB)等构成了sPD病变过程的主要事件.这提示在sPD病变过程中,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LB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细胞信号的转导过程,其间涉及了众多的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965.
DnaJ蛋白(热激蛋白40)在机体生长发育和适应逆境环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以广东虫草GDGM30035为材料,克隆获得CgDnaJ05基因,CDS为2 361 bp,编码786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gDnaJ05蛋白含有DnaJ蛋白结构域,属于碱性、不稳定和亲水性蛋白质。以CgDnaJ05蛋白DnaJ保守结构域240 bp的反向互补片段为干扰片段,构建CgDnaJ05基因的双向启动子沉默载体;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转化法侵染广东虫草菌丝,筛选获得9个相对稳定的CgDnaJ05沉默转化子。qRT-PCR分析表明,转化子CgDnaJ05相对表达量下调至野生型菌株的20%-82%;与野生菌丝相比,转化子菌丝生长速度显著下降,且CgDnaJ05下调越明显,菌丝减缓速度越显著,同时,转化子原基的形成受到显著抑制。研究表明:广东虫草CgDnaJ05基因明显影响广东虫草菌丝生长和原基形成,对广东虫草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66.
红色酵母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了不同渗透压稳定剂、酶浓度、酶解时间,温度等对红色酵母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对数生长期早期的细胞,蜗牛酶浓度1%,30℃处理50-6min,山梨醇为渗透压稳定剂,有利于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  相似文献   
967.
968.
气候变化与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关系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应用水稻生长日历模拟模型(RICAM1.3)模拟亚洲地区不同地点和不同气候条件下水稻的生育期和产量形成.其中3s-Beta模型被用于预测水稻开花期和描述水稻光温反应的3个连续阶段:基本营养生长期、光敏感期和光敏感后期.从时间与地理梯度的变化对水稻产量进行模拟,以中国、日本和菲律宾作为从北到南的地理梯度,以20世纪80年代气候变化作为时间梯度,应用RICAM1.3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能较好地模拟不同气候条件和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变化与产量的形成.  相似文献   
969.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剖宫产术终止妊娠直接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400例高龄瘢痕子宫再妊娠孕妇。按照是否终止妊娠将400例孕妇分为终止妊娠组(200例)和未终止妊娠组(200例)。并对200例终止妊娠孕妇进行2年随访,按照2年内再妊娠情况分为再妊娠成功组(150例)和再次终止妊娠组(50例)。采用Spearman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200例终止妊娠孕妇中瘢痕妊娠60(30.00 %)例,死胎13(6.50 %)例,胎儿畸形25(12.50 %)例,子痫前期81(40.50 %)例,胎膜早破11(5.50%)例,妊娠意外事件10(5.00 %)例。高龄瘢痕子宫孕妇终止妊娠后再妊娠与教育水平、是否有固定职业、家庭月收入无关(P>0.05);与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有关(P<0.05);200例终止妊娠孕妇预后再妊娠与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密切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瘢痕子宫孕妇终止妊娠的主要病因为瘢痕妊娠,死胎,胎儿畸形例,子痫前期,胎膜早破,妊娠意外事件。年龄、孕次、产次、剖宫产手术史、终止妊娠病因是影响高龄瘢痕子宫孕妇预后再妊娠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7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详细研究了中华鳖精子头部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过程可分成5个连续时期:第1期前顶体泡形成并移向细胞核一侧,同侧核膜凹陷成浅窝。前顶体泡底部中央出现小的顶体颗粒,纤维物质层位于核前端与前顶体泡底壁之间,其核膜一侧的中央形成更小的顶体下颗粒,将与核内小管的形成有关。细胞核开始端移和变形。第Ⅱ期核浅窝逐渐外推,前顶体泡变成扁囊状覆盖于隆突的核顶端,顶体颗粒弥散成中等电子致密物分布于顶体帽中,纤维物质层发育为顶体下锥。环形核套微管在顶体后端的核周围逐渐形成,核内染色质开始浓缩成圆形颗粒,核膜下出现明显问隙,细胞核体积变小。顶体下颗粒消失,但其下端的核质中可见2-4条核内小管开始发生。第Ⅲ期拉长的细胞核前端突出于精子细胞外,表面有顶体复合体覆盖,核后端最宽并出现植入窝。染色质进一步浓缩,颗粒间隙变小,细胞核更细长。第Ⅳ期染色质浓缩成致密均质物,核肩之前的细胞核变细,成为核前突。环形核套微管先后改建为斜行和纵行核套微管,支持细胞突起形成“袖领”包绕顶体。第Ⅴ期核套微管解聚而消失,顶体周围的“袖领”也消失,顶体下间隙出现。结果显示中华鳖精子头部的形成过程,即核质浓缩的形态变化过程、顶体的形成和核内小管的发育与变化方面,存在许多与其他爬行动物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