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99篇 |
免费 | 306篇 |
国内免费 | 1293篇 |
专业分类
74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158篇 |
2021年 | 153篇 |
2020年 | 164篇 |
2019年 | 169篇 |
2018年 | 122篇 |
2017年 | 113篇 |
2016年 | 142篇 |
2015年 | 214篇 |
2014年 | 439篇 |
2013年 | 388篇 |
2012年 | 429篇 |
2011年 | 428篇 |
2010年 | 371篇 |
2009年 | 395篇 |
2008年 | 512篇 |
2007年 | 305篇 |
2006年 | 354篇 |
2005年 | 346篇 |
2004年 | 232篇 |
2003年 | 290篇 |
2002年 | 213篇 |
2001年 | 141篇 |
2000年 | 145篇 |
1999年 | 90篇 |
1998年 | 105篇 |
1997年 | 109篇 |
1996年 | 107篇 |
1995年 | 69篇 |
1994年 | 76篇 |
1993年 | 51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62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8篇 |
1985年 | 51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13篇 |
1978年 | 1篇 |
1976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抗菌肽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生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抗微生物、抗肿瘤等活性的多肽,有关抗菌肽作用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膜片钳技术自发明以来演化出适合不同研究需要的多种记录模式,并成为现代膜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利用该技术对跨膜离子电流的记录分析,可以对细胞膜离子通道、膜选择性通透以及通道调节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抗菌肽的分类、组成及理化性质,阐述了膜片钳技术在抗菌肽对细菌细胞膜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4.
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DNA条形码技术(DNA Barcod ing)是通过对一个标准目的基因的DNA序列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物种鉴定的技术。这个概念的原理与零售业中对商品进行辨认的商品条形码是一样的。简单地说,DNA条形码技术的关键就是对一个或一些相关基因进行大范围的扫描,进而来鉴定某个未知的物种或者发现新种[1—3]。自从提出DNA条形码的概念以来,这种新兴分类学技术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的关注。DNA条形码技术是分类学中辅助物种鉴定的新技术,它代表了生物分类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4],因此它在生态、环境、食品等诸多领域都将会有广泛的应用[5]。本文概括综述了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原理与操作,分析了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应用及应用上的优势与限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鱼类学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1 DNA条形码技术的发展历史2003年,Herbert研究发现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 itochondrial cytochrom ecoxidase subun itⅠ,COⅠ)基因一段长度为648bp的片段,能够在DNA水平上成功的区分物种,并且认为利用COⅠ基因从分子演化的角度,将提供一种快速、简便、可信的分... 相似文献
85.
86.
Gβ1γ2蛋白的纯化及其与腺苷酸环化酶的互作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G蛋白β1γ2亚基及偶联组分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离体昆虫细胞Sf9(Spodoptera frugiperda, 秋粘虫卵巢细胞)或H5(Trichoplusia ni, 粉纹夜蛾细胞)为生物反应器, 高效表达了G蛋白β1γ2亚基. 用Ni-NTA亲和层析柱, 经快速蛋白纯化技术(FPLC)获得高纯度的Gβ1γ2. 活性测定表明, 纯化的GGβ1γ2能显著刺激腺苷酸环化酶(AC2)的活力. 应用基于表面胞质团共振现象的BIAcore技术, 采用生物传感芯片NTA(biosensor chip NTA)直接证明腺苷酸环化酶2 (AC2)的胞质末端C2区域为G蛋白β1γ2亚基的结合区, 从而明确了二者互作的活性位点和结合位点同位于该区域. 相似文献
87.
任何民族都不会按步就搬他们祖先的农业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系统会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变化 ,而研究和探讨农业系统的适应过程和机制 ,能为挖掘农业潜能 ,引导和调整农业政策提供依据。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爱伲族大卡老寨和基诺族巴卡小寨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近 2 0多年来的农业系统发展变化过程。农业系统受人口密度、土地政策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农业系统变化不仅包括景观、作物种类和品种的变化 ,而且包含农业耕作技术的变迁和适应。人口增长导致轮歇农业规模减退 ,导致农业景观的更换 ;新农业技术的引进 ,传统作物种类和品种逐渐减少 ;经济发展需求的增长 ,经济作物种类不断更新 ;在某一次农业系统变化过程的后期 ,都同时伴随着农业耕作技术的改进 ,以求通过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力 ,保守旧的农业系统方式 ,而当某一农业系统广泛接受时 ,又是另一次农业系统变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88.
89.
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基因类型和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基因类型和功能何晨阳,王金生(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南京210014)1植物-病原物互作中的基因对基因关系植物-病原物相互关系有亲和性互作和不亲和性互作二种类型。在亲和性互作中,病原物致病,植物感病;在不亲和互作中,病原物不致病(无... 相似文献
90.
四株嗜盐菌Haloarcula vallismortis(EM201)、Haloferax denitrificans(EM303)、A_5和B_2已通过一对特定引物用PCR技术从总DNA中扩增出各自的16SrDNA片段,分子大小在1.47kd左右.DNA杂交也表明这些PCR产物具有嗜盐菌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