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77篇
  免费   964篇
  国内免费   5945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495篇
  2022年   633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574篇
  2019年   576篇
  2018年   463篇
  2017年   501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591篇
  2014年   898篇
  2013年   770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949篇
  2010年   829篇
  2009年   937篇
  2008年   1050篇
  2007年   890篇
  2006年   938篇
  2005年   1077篇
  2004年   1016篇
  2003年   931篇
  2002年   773篇
  2001年   735篇
  2000年   666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430篇
  1997年   452篇
  1996年   433篇
  1995年   386篇
  1994年   427篇
  1993年   401篇
  1992年   373篇
  1991年   335篇
  1990年   332篇
  1989年   337篇
  1988年   119篇
  1987年   130篇
  1986年   129篇
  1985年   148篇
  1984年   68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9篇
  1956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芍药属的研究(1)——国产几个野生种核型的报道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相似文献   
32.
芸香科九里香属及美栌木属的化学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分类学报》1988,26(3):205-210
通过化学分析证明,美栌木与九里香属内的九里香组植物较为接近,两者均含月橘烯碱 及8-戊烯化香豆精,而棕茎组植物则与黄皮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 据此肯定了Tanaka的观 点,认为棕茎组比九里香组原始。黄皮族内的亲缘关系亦可作如下推断: 小芸木属→山小桔属→黄皮属→九里香属棕茎组→九里香属九里香组→美栌木属。  相似文献   
33.
大叶杨组组间杂交花粉-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大叶杨为母本,分别与小叶杨、欧洲黑杨、响叶杨进行人工杂交,并以大叶杨×大叶杨为对照,观察其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大叶杨柱头细胞在授粉前表现生理活跃,含丰富的细胞器,壁外被含分支通道的角质层。接受大叶杨及欧洲黑杨花粉的柱头细胞内部仍有丰富的细胞器,膜结构保存完好。接受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的柱头细胞衰亡较快,授粉部位沉积厚的胼胝质,细胞内部液泡化,膜结构逐渐消失,细胞质电子密度加大。欧洲黑杨花粉行为与大叶杨花粉行为相似,花粉能迅速萌发,并以短管形式穿入柱头,异常行为罕见。小叶杨及响叶杨花粉萌发后只有半数花粉管能以短管形式进入柱头,其中部分管内沉积胼胝质,另半数花粉管在柱头上表现各种异常行为——扭曲、爬行、肿胀、提前破裂释放内容物及先端沉积胼胝质。由各种花粉在大叶杨柱头上的行为和大叶杨柱头对各种授粉的反应判断,与大叶杨杂交亲和力在柱头阶段表现由强至弱依次是欧洲黑杨、小叶杨、响叶杨。  相似文献   
34.
本文以λAGTl0为载体,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建立了NIH/3T3,C-11细胞基因文库,所得重组子值分别为:6×105pfu,2.5x106pfu,1.8x106Pfu,1.4×106pfu均超过了建库要求的理论值。并且从C-11细胞基因文库中分离出成纤维蛋白质DNA片段克隆,使得这-DNA片段竞隆到PBR322质粒中。  相似文献   
35.
准噶尔盆地北缘中中新世啮齿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记述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北缘,乌伦古河沿岸哈拉玛盖组中中新世动物群中的啮齿类,共三属四种.其中, Sinomylagaulus halamagaiensis gen. et sp. nov., Atlantoxerus junggarensis sp. nov. 和 A. giganteus sp. nov. 分别是 Mylagaulidae (圆齿鼠科)和 Atlantoxerus (阿特拉地松鼠)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Amblycastor tungurensis 的存在表明该动物群的时代大致为通古尔期,与欧洲陆生哺乳动物分期 MN 7-8 (Astaracian) 相当.  相似文献   
36.
建立了用ELISA检测巨细胞病毒(HCMV)IgA抗体的方法,並用于检测北京地区100对母婴的HCMV抗体,母血、脐带血、母乳中HCMV-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83%,75%和38%,HCMV-Ig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9%,15%和58%,对其中的16名婴儿半年后追踪观察,5名出生时母、脐血全为阴性的,有2名抗体阳转。8名出生时母、脐血均阳性的,有1名IgA仍阳性並检查发现肝大肋下二指。另1名IgG持续阳性,其他6名婴儿抗体转阴。3名出生时母血HCMV-IgG阳性者中,1名婴儿IgA和‘gG转阳,此时母亲IgA也阳转。随访的16名婴儿中有3名可能是生后半年内受HCMV感染。  相似文献   
37.
本文报告用巨细胞病毒(CMV)抗原致敏的冻干绵羊红细胞(简称冻干血球)做间接血凝试验。用5%正常兔血清和10%蔗糖磷酸盐缓冲液作保护剂,将巨细胞病毒抗原致敏的绵羊红细胞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制成了冻干血球。经反复检测发现,用含百万分之一Tween20、2%正常兔血清的磷酸缓冲液稀释冻干血球,可消除冻干过程中产生的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所建立的方法重复性较好,特异性与ELISA相同,敏感性比CF高。  相似文献   
38.
曾毅等建立了一系列检测EB病毒IgA/VCA和IgA/EA抗体的鼻咽癌早期诊断方法,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鼻咽癌诊断更为特异的IgA/EA抗体的检出率,我们建立了检测EB病毒IgA/EA抗体的蛋白印迹法。方法敏感特异,结果令人满意。 本法中所用的两个质粒系由本实验室与西德Pettenkofer研究所Wolf教授的实验室合作构建。pUCARG1140和pUC9MBcE3.2质粒均为表达质粒,前者携带着来源于EB病毒Bam  相似文献   
39.
1985年4~10月与1986年6~8月,在贵州省沿河县的纸坊村和崔家坨村先后发生了病因不明的传染病。纸坊村约有1/5的村民发病,病死率为12%,崔家坨村有1/10的村民发病,病死率高达30%。发病波及各年龄组,以青壮年为多,有家庭集聚现象。 本病起病急,轻症者只有头晕、乏力、肌痛、多汗、心悸伴以低热,有的初期有短暂的腹泻。重症者有高热(40℃以上)、大汗、心悸、游走性肌肉痉挛伴有明显疼痛和触痛,以腰骶部及四肢肌肉为好发部位。病人烦燥不安,2~5天内死亡。经实验室检查,排除了食物中毒、农药中毒、钩端螺旋体病和弓形体感染。从病人和接触者的粪便中分离到9株病毒,性状一致,为RNA型25nm的球形颗粒,耐酸,耐乙醚,能凝集人“O”型血球。经血清学鉴定为ECHO3型病毒。16份病人双份血清的检测结果表明,恢复期血清对该病毒中和抗体有4倍以上升高者共8例(纸坊村和崔家坨各4例)。病人单份血清也都有较高的抗体。有理由认为两年中先后在两个村庄发生的传染病与ECHO3型病毒有密切关系。查阅文献,尚未见有关ECHO3型病毒引起以肌痛、游走性肌痉挛为特征的疾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40.
利用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病毒病的治疗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重大课题。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国内外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陈伯权等用乙脑病毒皮下或腹腔感染3周龄小白鼠24、48小时及5天后,分别用乙脑病毒51-8McAb进行治疗,平均治愈率分别为78%、73%及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