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1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39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20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9篇 |
2008年 | 15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美国《Science》杂志根据每年的传统由它们的编辑部和出版机构——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评选出2011年最突出的十项科研成果(也称科学突破),该评选结果刊登在2011年12月23日出版的刊物上。排在第一位(也称冠军)的科学突破是利用艾滋病药物治疗方法可以阻断艾滋病病毒的传播(HIVtreatment as prevention),其有效率达到96%,使人类社会最终能够控制艾滋病传播,为阻断艾滋病的传 相似文献
352.
353.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属黄病毒科、肝炎病毒属,是一种单链RNA包膜病毒,始于1975年见诸报道,最终于1989年被确定为一种新病毒[1]。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种类间差异,HCV可划分为至少7个基因型及几十个亚型,据WHO统计全世界人口中约3%(超过1.5亿)受 相似文献
354.
355.
356.
Feng Shi WU 《Cell research》2005,15(11):919-922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were among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actors that responded to the emergence of AIDS crisis in China. Since 1994, the number of 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charitable foundations working in AIDS related issue areas in China has grown steadily and substantially. Despite their organizational differences, most of these non-governmental actors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ependent mission, localized practice and diverse working focus. Even though they are constrained by financial and other factors compared with multilateral and bilateral official assistance agencies, they have still played a unique role in fighting against AIDS in China as technical experts, public educators, and civil society supporters. 相似文献
357.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尽管病史、症状体征、常规检测、影像学,以及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改进等对病毒性脑(膜)炎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仍然受到技术、检测试剂、样本类型、检测时间窗口等因素的限制,且须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选择合适的诊断技术。仍有40%~60%的患者难以明确病因,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是开展针对性适当治疗的基石。60%~80%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首次就诊发生在基层医疗机构,而基层医院因技术条件所限,确诊率低于20%,因此制定规范化的病因学诊断路径,实行分级诊断策略尤为必要。在基层医院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基本实验室检查初步确定诊断方向;根据疑似病因,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等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病原体初筛;在PCR结果阴性或不可行时,考虑应用如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mNGS)的非靶向广覆盖技术;建立多学科团队诊疗模式及临床诊疗网络以提高确诊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随着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58.
黄志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20,32(5):580-582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此类病例,引起了我国和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为此,我国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相似文献
359.
360.
朗格汉斯细胞位于黏膜状组织和皮肤分层鳞状上皮,是高度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家族成员,也是表皮中唯一的树突细胞。其作为一种皮肤免疫细胞,在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及诱导 T 细胞反应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机体皮肤或黏膜在遭遇不同病原微生物入侵时,朗格汉斯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及引起后续免疫反应的机制存在差异。本文就朗格汉斯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一些病毒感染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