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12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药耐药菌分布特征及炎性因子与心肌酶谱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8年10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收治的67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单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分析感染组多药耐药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比较两组炎性因子与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感染组患者炎性因子与心肌酶谱指标的相关性。结果:67例患者痰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36株病原菌,其中有64株属于多药耐药菌,多药耐药菌中革兰阴性菌38株,占59.37%,革兰阳性菌26株,占40.63%。其中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较为敏感,主要革兰阳性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福平等较为敏感。感染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乳酸脱氢酶(LDH)、促血管生成素-2(Ang-2)、肌酸激酶(C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患者(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感染组患者血清IL-6、Ang-2、TNF-α水平与AST、LDH、CK、CK-MB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心肌酶谱与炎性因子水平关系密切,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且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多药耐药现象较为严重,临床应针对病原菌合理选取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182例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后并发相关性肺炎患者,对患者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并对培养阳性的病原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82例患者共送检痰标本并进行细菌培养276次,其中阳性检出199次,阳性检出率为72.10%,检出病原菌215株,革兰阴性杆菌153株,占71.16%,其中鲍氏不动杆菌是主要病原菌,占24.19%,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20.93%;革兰阳性球菌62株,占28.8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要的病原菌,占11.16%,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占7.91%。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中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严重,且存在多药耐药性的现象。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且存在多药耐药率高的现象,临床应合理选取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3.
为从湖泊沉积物中筛选出对动物病原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芽孢杆菌Bacillus,采用纯培养方法对云贵川地区9个湖泊样品中的芽孢杆菌进行分离、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和发酵,以4株常见动物病原菌作为对象,对芽孢杆菌次级代谢产物进行活性检测,筛选有抗菌活性的菌株,并对活性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结果显示,在9个湖泊样品中共分离出47株芽孢杆菌,筛选出13株有抗菌活性的菌株,且其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对动物病原菌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本研究不仅扩大了芽孢杆菌物种资源信息库,为后续开展芽孢杆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奠定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开发新型动物致病菌抗生素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女性阴道宫颈炎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疾病之一,临床上确切依据主要来自实验室对分泌物病原学检查,病原菌的不同,引起的疾病不同。我们对652例阴道分泌物多、臭、带色和呈奶酪状的门诊就诊患者进行了检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52例患者均为我院就诊女性,取其阴道后穹隆、宫颈分泌物。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红肿、白带增多、分泌物有异味等症状。病程最短1月,最长3年。患者年龄最小2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2.4岁。1.2标本采集用无菌干棉签将宫颈口周围过多的黏液清除,再用无菌棉签放入阴道后穹隆及宫颈口1~2cm,轻轻旋转停留约…  相似文献   
45.
威海地区547例甲真菌病真菌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山东省威海地区甲真菌病的临床分类、菌种构成等流行情况。方法对547例镜检阳性的甲真菌病患者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临床分析。结果547例患者中真菌培养阳性423例,阳性率77.3%,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DLSO)295例(53.9%),白色浅表型甲真菌病(SWO)36例(6.5%),近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PSO)78例(14.2%),全甲营养不良型甲真菌病(TDO)138例(25.2%)。共分离出429株真菌,其中皮肤癣菌354株(82.5%),酵母菌61株(14.2%),非皮肤癣菌霉菌14株(3.3%)。结论山东省威海地区甲真菌病病原体的分布以皮肤癣菌为主,其次为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霉菌,红色毛癣菌是最常见的皮肤癣菌,临床类型以DLSO型居多,其他依次是TDO、PSO、SWO。就诊人群中以20~50岁年龄段为最多见。  相似文献   
46.
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薯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f.sp.batatas McClure,简称FSB]侵染及其培养液滤液处理高敏感性甘薯品种‘胜利百号’后,引起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ABA含量大幅升高。其中在根部出现最早,但茎尖中积累浓度最高。侵染后甘薯叶片、茎尖和根部组织内源GA1/3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甘薯组培苗经FSB培养滤液处理9h后,ABA含量显著上升,处理15h,ABA含量呈下降趋势,而GA1/3含量在101和102稀释液处理15h(103稀释液处理12h)时出现显著上升。这些结果有助于解释甘薯根腐病株矮小不产生藤蔓,并在秋季大量现蕾开花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色评分与肺部微生物、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22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其痰色评分分为1~2分组(n=30)与3~4分组(n=92),比较两组患者肺部微生物分布、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白细胞(WBC)水平、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色评分与肺部微生物、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3~4分组患者肺部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白假丝酵母、酵母样真菌、丝状真菌检出率与1~2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4分组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显著高于1~2分组(P<0.05)。3~4分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布与1~2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分组患者CAT评分、WBC水平、CRP水平均显著高于1~2分组(均P<0.05)。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色评分与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白假丝酵母、酵母样真菌、丝状真菌检出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而与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CAT评分、WBC水平、CRP水平、病情严重程度呈显著相关性(均P<0.05)。结论 痰色评分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部微生物和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有望成为临床评价该类患者肺部微生物分布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8.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老年人院内呼吸道感染与非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调查1998年1月至12月老年人院内呼吸道感染(老年组)的285份痰标本和同时期非老年人呼吸道感染(非老年组,含门诊和住院)的1192份痰标本的培养情况。结果 老年组阳性率为89.1%(254/285),其中22份标本为混合感染,共检出病原菌276株,以非发酵菌占绝对优势(97.8%);非老年组阳性率为40.3%(480/1192),病原菌无明显集中趋势,非发酵菌28.3%,肠杆菌科23.8%,革兰阳性菌25.0%,真菌22.9%。结论 老年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X^2=219.6,P〈0.005),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非老年组病原菌各科细菌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  相似文献   
49.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病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对2009年全年住院病人病原菌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并且对相应抗生素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度共分离临床菌株3346株,其中G-杆菌占56.3%,G+球菌占25%,真菌感染占18.7%。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代表的革兰阴性菌为最常见的临床分离细菌,耐药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数医院感染革兰阴性菌对加酶抑制剂抗菌药耐药率菌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为减少病原菌感染的发生率及控制细菌耐药性必须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场的常发病和难以防治的疾病,为进一步了解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微生物,本研究通过对泰州市3个奶牛场572头泌乳牛的乳房炎发病率进行了调查并对乳房炎主要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69%,隐性型乳房炎发病率为56.64%,乳区阳性率为33.8%,其中临床型:隐性=1:7.36。从65份确定患有乳房炎的奶样中共分离获得8种细菌、156株分离株,且引起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次是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其检出率分别为42.31%、23.08%、8.97%、6.41%、5.13%和1.28%。该项调查结果初步明确了泰州市乳房炎发病情况,同时为进一步综合防治奶牛乳房炎和研制乳房炎治疗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