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1篇
  33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2009 年3—4 月, 墨西哥暴发了一次原因不明的肺炎, 仅墨西哥城就发生数百例, 其中59 例死亡。同年4 月15 日美国首次出现了由新“猪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 ”病毒引起的感染病例, 证实为一种过去在人及猪中均未出现过的新甲型H1N1 流感病毒[1] , 在墨西哥暴发流行的肺炎病原就是该新甲型H1N1 流感病毒[2] , 现正式将其命名为2009 甲型H1N1 流感病毒。由于人群中普遍缺乏对此新病毒的抵抗力, 新病毒很快在美洲其他国家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09 年于4 月29 日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升为5 级; 随后新病毒又在欧洲快速传播, 2009 年6 月11 日,WHO进一步将流感大流行的警告级别升为最高级( 6 级) , 即正式宣告流感已在全球大流行。这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 同时对疫苗的生产和接种提出了要求[ 3, 4 ] 。目前2009 甲型H1N1 流感流行尚未结束, 现就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2.
秦岭鼢鼠的洞穴选择与危害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庆彬  张阳  周材权 《生态学报》2011,31(7):1993-2001
从2009年6-9月,在平河梁自然保护区对秦岭鼢鼠(Myospalax rufescens)进行了调查研究,采用固定样线取样法,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了13个生境变量。共设置了302个样方,同时也发现93个正在被利用的鼢鼠洞穴,并予以取样。利用Byers分析法、One-Way ANOVA检验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等获取结果。研究表明,秦岭鼢鼠明显选择荒草地和萝卜地,回避小麦地、竹林地和灌木林地,随机选择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选择非常松软的和含石少的土壤,回避硬质的和含石较多的土壤;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阳坡,回避几乎无人类干扰的半阴半阳坡。结合主成分分析,秦岭鼢鼠倾向于选择灌木稀疏的洞穴,离公路的距离较近。上述研究结果揭示出两条鼠害防控建议:一是在森林经营过程中,应采取间伐的策略,然后补苗,并尽量密植;如果是荒草地改造,也应先植入一些较粗大的或对鼢鼠有毒害作用的树种,待它们成活后,再补幼苗密植,同时应适当增加土壤含石量。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多种经营的策略;在所种植的庄稼中,间种一些根系发达的作物或对鼢鼠有毒害作用的作物,同时应勤除杂草。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不同生育期和不同种植方式的茼蒿对蚕豆蚜虫的诱集作用,为利用茼蒿控制蚕豆蚜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蚕豆田四周种植不同生育期(幼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不同行数(1行、2行)的茼蒿,观察不同处理的蚕豆田有蚜株率和蚜害等级,各处理设在互不干扰的小区内进行。[结果] 蚕豆四周种植不同生育期茼蒿后,蚕豆上有蚜株率和蚜害等级比例存在显著差异,且与茼蒿的生育期有明显的相关性,各处理有蚜株率从低到高分别为茼蒿开花期(28.33%) < 现蕾期(41.67%) < 幼苗期(55.00%),并均显著低于对照(63.33%);种植不同生育期茼蒿后,各处理蚕豆蚜害等级也不同,5级蚜害在种植开花期茼蒿处理后仅为5.00%,现蕾期为23.33%,幼苗期为33.33%,对照蚕豆上蚜害最高,达40.00%。分别种植1行(33.33%)和2行(23.33%)茼蒿后,最高有蚜株率均显著低于对照(66.67%),低蚜害等级比例明显增高,高蚜害比例明显下降,且种植2行的效果更佳。[结论] 开花期的茼蒿对蚕豆蚜虫诱集作用最强,种植2行开花期茼蒿可以有效降低蚕豆蚜虫为害。在蚕豆生产上,种植茼蒿可以作为蚕豆蚜虫生态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4.
甘蔗螟虫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甘蔗螟虫发生与危害特点,协调应用各单项绿色防控技术。在甘蔗生长前期施用高效低毒杀虫剂,中期及中后期实施以性诱剂和赤眼蜂协调应用为主的防治螟虫关键技术,并加强田间管理。在广东遂溪县、翁源县和广西扶绥县两省区三地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结果表明:螟害防控效果明显,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5.
为打破农药减量控害瓶颈,寻求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控新途径,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了不同剂量、不同种类药剂复配拌种对水稻穗前病虫害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采用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40 mL或10%嘧菌酯CS 160 mL+48%噻虫胺SC 16 mL或10%三氟苯嘧啶SC 16 mL+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 20 mL或10%四氯虫酰胺SC 20 g药剂复配拌种处理,对水稻纹枯病和稻飞虱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水稻破口期纹枯病的病株防效和病指防效分别为77.58%, 76.94%和78.62%, 77.24%,稻飞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7%和85.96%,对稻纵卷叶螟防控效果一般,水稻穗期虫口防效和保叶效果分别为70.97%, 67.74%和75.07, 69.23%,且种子处理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可作为一项农药减量控害技术措施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6.
传染病发病突然、传播较广和迅速,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影响巨大,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是全人类第二位的致死原因。传染病防控工作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社会和谐安定,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的任务十分艰巨,是新时期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疾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7.
人B组轮状病毒曾在我国发生过散发和暴发流行,近年来在世界多个国家也均有报道。为建立一种灵敏和特异的人B组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本研究针对人B组轮状病毒NSP3片段保守区设计和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针对人B组轮状病毒检出限可以达到6.28拷贝/μL;与多种常见和罕见的人腹泻病毒没有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等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5%。本研究建立的人B组轮状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检出率高,可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应用于人B组轮状病毒的快速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对一起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病、就诊、接触方式及代际传播等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涉及6例...  相似文献   
59.
为了探究降雨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羽化出土的影响,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模拟不同级别降雨,研究不同质地土壤在不同模拟降雨量下的水分状况对草地贪夜蛾土中蛹历期和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对于草地贪夜蛾土中蛹历期无显著性影响;蛹期模拟降雨处理对草地贪夜蛾蛹羽化率的影响显著,蛹期土...  相似文献   
60.
范忭忭 《微生物与感染》2013,(4):I0001-I0002
2013年3月31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次日,根据上海市市政府专题会议精神,本中心成为本市H7N9禽流感定点收治单位,立即启动疫情应急预案,打响了一场从临床救护、应急培训、物资调配,到媒体应对、后勤保障、外院会诊……各条线各层面的抗击“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