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6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22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黄庆阳  肖自添  常缨 《植物研究》2006,26(3):266-269
研究了香鳞毛蕨(Dryopteris fragrans (L.)Schott)配子体的发育过程。结果发现孢子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半圆形,单裂缝。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丝状体2~9个细胞长,有明显顶端细胞,可形成多细胞的广阔板状片状体;片状体顶端分生组织继续分裂,发育为幼原叶体;原叶体发育为三叉蕨型;毛状体数量丰富,均为单细胞;颈卵器和精子器几乎同时形成,较小;成熟原叶体倒卵状心脏形。该配子体表现为进化性状。  相似文献   
82.
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蕨藻红素影响大豆下胚轴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研究表明: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的形成,其最适浓度为0.5μmol·L^-1,最适处理时间为2d。0.5μmol·L^-1蕨藻红素处理大豆插条后,不定根诱导阶段(0~24h)的POD、CAT、IAAox活性较低;而不定根形成生长阶段(24~72h)的CAT和IAAox活性较高,POD活性低于未作处理的。试验推测蕨藻红素促进大豆插条不定根形成的生理基础可能与其影响POD、CAT和IAAox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83.
研究通过对岩原鲤仔鱼在饥饿和再投喂条件下其生存、生长率、RNA/DNA和RNA/蛋白质比率的测定,评估了仔鱼对饥饿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在(19.5±0.5)℃水温下,将岀膜后第16天的岩原鲤仔鱼随机分成6个组:1个持续投饲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禁食1、2、3、4、5d后再投喂,实验共进行10d。每天分别从各组取9尾鱼测定体重、体长、RNA、DNA、蛋白质含量。实验结果显示,饥饿处理组仔鱼存活率和以上各项生长指标均随饥饿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在恢复投喂后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补偿生长,其中饥饿1、2、3d的仔鱼在恢复投喂后显示出完全补偿生长,几乎弥补了饥饿所产生的影响,平均终体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饥饿4、5d的仔鱼显示部分补偿生长,恢复投喂只少量减轻了饥饿的影响,平均终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饥饿1、2、3d的仔鱼和4、5d的仔鱼在恢复投喂后分别需要1—2d和4d时间才能达到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水平。仔鱼生长率变动范围从0.59%到8.00%WW/day,仔鱼RNA/DNA比率、RNA/蛋白质比率与生长率的回归方程为:GR=3.63RNA/DNA 1.74(R2=0.80)和GR=120.14RNA/Protein 2.33(R2=0.31),两种比率均与生长率呈显著线性相关,RNA/DNA比率对生长变化的拟合度更好。结果表明,仔鱼阶段食物缺乏很可能是影响岩原鲤仔鱼存活、生长的主要因素。RNA/DNA更适合作为评定岩原鲤仔鱼营养条件和生长的指标。  相似文献   
84.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凤尾蕨属5种植物孢子体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探讨该属植物的形态和亲缘关系,为凤尾蕨属的系统分类提供新的资料和依据.结果显示,该属5种植物的基本气孔类型为腋下细胞型和极细胞型;叶脉类型为无网眼的羽状分离型;副叶脉呈一回分叉平行分布;5种植物的维管束木质部多为单柱型管状中柱,也有部分双柱型网状中柱,管状分子中均有导管分子存在,仅在蜈蚣蕨和银脉凤尾蕨中发现管胞,其中井栏边草无纹孔膜残余.研究表明,蜈蚣蕨和银脉凤尾蕨较为原始,井栏边草、溪边凤尾蕨、紫轴凤尾蕨关系更近,也更为进化.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防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NTDs发生过程中p-ERK1/2在鼠胚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孕鼠在高温水浴处理后16、24h,p-ERK1/2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和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水浴后36、60h,p-ERK1/2表达部位出现了由细胞浆向细胞核的转移;高温处理后,p-ERK1/2在实验组各期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结论 ERK1/2参与胚胎神经管的发育过程,其表达降低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6.
苏铁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无机培养基培养苏铁蕨(Brainea insignis (Hook.)J.Sm.)的孢子,显微镜下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及配子体形态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孢子褐色,单裂缝,具周壁,稍褶皱.接种3 d左右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原叶体发育类型为槲蕨型(Drynaria Type).接种15 d左右发育为片状体.接种25 d左右发育为成熟原叶体,呈心形,其翼面和翼缘均分布有毛状体.精子器由3细胞构成,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4~5层细胞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 在骨骼畸形大鼠肢端软骨细胞内的表达规律.方法 应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测二(哑)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足部软骨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二(哑)英(1×10-8mol/L)干预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采用RT-PCR及western 印迹杂交检测软骨细胞内的IGF-2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 15 μg/kg剂量的二(哑)英诱导实验组胎鼠出现多种畸形,内翻足、无尾畸形、腭裂等骨骼畸形发生率为33.3%.畸形胎鼠的肢端骨化中心发生带缩小,软骨细胞核内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嵴紊乱.1×10-8mol/L剂量的二(哑)英使体外培养的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 的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分别减少80%和60%(P<0.05).结论 在二(哑)英诱导的骨骼畸形大鼠软骨细胞内IGF-2呈低表达状态.软骨细胞内IGF-2 的表达可能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8.
莲座蕨ISSR—PCR扩增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披针莲座蕨为材料,对PCR-ISSR扩增条件中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多梯度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引物浓度1.3 mmol/L,Mg2 +浓度为 1.5 mmol/L,dNTP浓度为0.2 mmol/L,Taq聚合酶浓度为2U,DNA模板用量为32 ng/μL的最佳扩增条件.  相似文献   
89.
航天诱导凤仙花SP4代三种不同花色突变系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航天诱变凤仙花院3株系SP4代中的三种不同花色(粉花、红花、紫花)突变系为材料,对其雄配子体染色体数目、排列方式和花粉活力进行比较分析,并观察了四分孢子时期的分裂情况.将观察结果同SP1、SP2和SP3的观察结果进行跟踪比较.结果发现SP4代粉花和红花突变系的小孢子染色体数目趋向正常.紫花突变系花粉染色体数目正常比例仅为2.88%,平均为10.46条,并且紫色花突变系出现多分孢子、畸形花粉和花粉染色体排列不规则现象.TIC染色统计分析发现,紫花突变系花粉活力较低,而粉花及红花突变系的花粉活力较高.研究结果表明红花和粉花突变系已经趋于稳定,但紫花突变系远未达到稳定.本研究为凤仙花新品种(系)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0.
岩蕨科(Woodsiaceae)和球盖蕨科(Peranemaceae)历来被多数学者认为是亲缘关系密切的两个科,它们的系统位置一直存在争议,两科曾被放入三叉蕨科(Aspidiaceae)、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鳞毛蕨亚科(Dryopteridoidaae)及鳞毛蕨科(Dryopteriaceae)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中。根据岩蕨科1种、球盖蕨科3种、蹄盖蕨科8种、鳞毛蕨科2种及1种外类群假大羽铁角蕨(Asplenium pseudolaserpitiifolium)的cpDNA基因trnL-F区序列建立的系统树,结果显示,岩蕨科和球盖蕨科的亲缘关系较远,岩蕨科与蹄盖蕨科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球盖蕨科与鳞毛蕨科亲缘关系较近,岩蕨科和球盖蕨科是处于不同进化线上的植物。秦仁昌(1978)和Pichi-Sermolii(1977)的系统将二者分别作为独立的科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