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探究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草甸草原的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并分析光伏电场不同生境(光伏电板间与光伏电板下)对植物群落的影响,采用样方调查法开展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对比光伏板下及光伏板间物种组成及重要值、群落数量特征值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等差异。结果表明,光伏电场中重要值最高的植物种为羊草(Leymus chinensis),其次为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羊草、星星草、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地碱蓬(Suaeda glauca)、中间型荸荠(Eleocharis intersita)的光伏电板间生境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高于板下生境,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 anserina)的光伏电板下生境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高于光伏电板间生境。板间群落的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均高于板下植物群落,Shannon指数、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ielou指数与其他3个指数均呈不显著负相关,Simpson指数与Margalef指...  相似文献   
62.
电场处理油葵种子后对其萌发期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不同电场条件处理油葵种子,以PEG(聚乙二醇)模拟水分胁迫,通过高渗溶液萌发法、种子吸水率和膜脂过氧化检测法测定电场处理对油葵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条件对油葵种子在萌发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影响不同。通过电场处理能够提高油葵种子吸水速率及在水分胁迫条件下的发芽势、发芽率;降低水分胁迫对种子细胞膜的伤害,提高种子萌发期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醇的活性,减少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积累。所有这些变化都有利于缓解水分胁迫对油葵种子的伤害,提高其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寻找一种高效快捷有效地降解猪血红蛋白(Hb)新方法。方法在波型为双向方波,电极间距离为1.2 cm,脉冲频率为200 kHz的脉冲电场下,利用胰蛋白酶在温度为37℃,水解时间为4 h条件下水解猪血红蛋白。结果在脉冲电场作用下,胰蛋白酶水解血红蛋白获得的降解产物,利用高效凝胶色谱、紫外可见扫描及SDS-PAGE蛋白质电泳检测,发现其吸收峰或色带明显多于单一利用胰蛋白酶降解血红蛋白所得降解产物的吸收峰或色带。结论当脉冲电场通过血红蛋白时,血红蛋白内部的分子结构便产生斯塔克效应(Stark effect),引起血红蛋白分子剧烈振动,从而改变其分子结构振辐、吸收峰和偶极矩,并分别引起斯塔克频率、偶极矩、极化率的改变、使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极化跃迁和超极化,因此,在脉冲电场作用下,促进了血红蛋白酶解反应。  相似文献   
64.
目的 伤口中心产生的内源性电场是指导细胞定向迁移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因子。PIEZO1是机械门控阳离子通道家族成员之一,它参与细胞迁移,影响细胞的趋化迁移,并且受到电压的调节,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PIEZO1是否参与影响电场指导的细胞定向迁移过程尚不清晰,本文以HaCaT细胞为模型探讨PIEZO1及其下游相关蛋白质对细胞趋电性迁移的影响。方法 应用活细胞工作站追踪HaCaT细胞在微直流电场中的迁移,使用抑制剂及RNAi技术调控PIEZO1功能和表达,研究PIEZO1对于细胞趋电性迁移的影响;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验细胞的整合素(integrin) β1与FAK磷酸化水平在电场作用下的变化情况,探讨PIEZO1与integrin β1及FAK等对电场信号的响应及细胞趋电性迁移的影响。结果 PIEZO1广谱抑制剂钌红、GsMTx4和RNAi处理显著抑制了HaCaT细胞向正极趋电性迁移的能力;电场和GsMTx4单独作用升高FAK磷酸化和integrin β1表达,GsMTx4阻止电场进一步升高FAK的磷酸化水平和integrin β1表达;siRNA干扰PIEZ...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微波和电场对蒙古裸腹溞存活、生长和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 35 s以上的2 450 MHz的微波辐照对蒙古裸腹溞的致死效应明显.短时间(<25 s)微波处理显著提高了蒙古裸腹溞的每窝产幼量及一生产幼量,其中10 s微波处理组一生产幼量最高.微波处理使蒙古裸腹溞的寿命显著延长(总寿命15.8~18 d).短时间的微波处理对幼溞的发育无显著影响,但对成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脉冲电场可大幅提高蒙古裸腹溞的一生产幼量, 其中29 kV·cm-1的脉冲电场效果最佳; 高压静电场对蒙古裸腹溞的繁殖无显著影响.高压静电场和脉冲电场对幼溞的发育均无显著影响,高压静电场对成溞的生长影响不明显,而脉冲电场则对成溞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电压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66.
脑深部电刺激已成为许多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侵入性的电极植入会带来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并且刺激靶区在植入后很难改变。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等非侵入性刺激方法为调节大脑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尚未证明这些非侵入性脑刺激方法可以直接调节脑深部神经元活动而不影响皮层神经元。因此,这些方法主要用于调节大脑表层脑区的神经活动。时域相干(temporal interference,TI)刺激是通过两个高频电场相互作用,产生低频包络调节神经活动的一种非侵入式脑深部电刺激的新方法,该方法有望解决无创脑深部刺激的需求。本文首先介绍TI刺激的概念以及安全性,然后阐述TI刺激现有研究中的电场分析方法,并讨论电场分析相关的生理模型建模方法和仿真平台以及TI刺激诱发场分布的研究进展与在动物和人体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本文展望了TI刺激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无创脑深部刺激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67.
为了探讨低频脉冲电场对人乳腺癌多药耐药细胞系MCF-7/ADR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采用MTT比色法检测MCF-7/ADR的耐药指数和耐药性的逆转倍数,荧光显微镜观察脉冲电场对MCF-7/ADR细胞内DiOC2(3)(P-gp的特异性荧光底物)积累和外排的影响。结果发现,在低频脉冲电场不影响MCF-7/ADR细胞生长的情况下,不同时间的电场作用均能逆转MCF-7/A的多药耐药,对高三尖杉酯碱(HHT)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在1.429~1.848之间,对长春新碱(VCR)耐药性的逆转倍数在1.473~2.090之间,45min电场作用的逆转效果最好,其次是30min电场作用。药物积累和外排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场作用45min能使细胞内的DiOC2(3)积累明显增加,而30min电场作用能显著抑制DiOC2(3)的外排。促进药物积累和抑制其外排可能是脉冲电场逆转多药耐药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电磁场强度对辣椒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田间害虫和天敌种群数量的影响,客观评价特高压电场曝露对植物和昆虫的生态环境安全性.[方法]将田间种植的辣椒持续曝露在强度为0、2和10 kV/m的电磁场下,测定辣椒在不同强度电磁场下的生长发育和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  相似文献   
69.
本文评述了理论生物学的两个基础实验。一是用离子束辐照加速大肠杆菌进化的方法研究原核基因组的进化方向,证明进化中的缺失偏好性和编码信息量扩增律不矛盾。二是提出用导热法测量细胞的熵产生,比较研究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的熵产生和外加电场的关系,证明在一定强度的电场作用下正常细胞的熵产生可以明显超过癌细胞,从而实现改变两类细胞间熵流方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0.
利用等强度均一电场(Contour-clamped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CHEF)凝胶电泳技术比较了三种被孢霉菌株及两株诱变菌株的电泳核型。结果显示深黄被孢霉AS3.3410(Mortierella isabellina AS3.3410)及其诱变株M(6-22)、MH(23)具有相同的染色体DNA分子的数目和大小,而与拉曼被抱霉AS3.3413(M.ramanniana AS3.3413)和葡酒色被孢霉AS3.3414(Mvinacea AS3.3414)显示出明显的差异。三种被抱霉明显的染色体带数分别为15条,10条和11条,分离的染色体DNA大小范围大约为390kb-2660Kb,基因组大小分别约为21640Kb、15040Kb、19670K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