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6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用PCR扩增的氨基糖苷-(3)-乙酰转移酶Ⅱ[aac(3)-Ⅱ]基因构建了能表达较高活性AAC(3)-Ⅱ的重组工程菌,并获取重组AAC(3)-Ⅱ。含pET28a质粒的工程菌转入aac(3)-Ⅱ基因前后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进行比较,重组菌超声裂解上清液及其纯化的AAC(3)-Ⅱ进行SDS-PAGE和Western印迹电泳鉴定。最低抑菌浓度表明转入aac(3)-Ⅱ基因的工程菌比未转入的工程菌对庆大霉素(gentamicin,GEN)的提高了256倍,对妥布霉素(tobramycin,TOB)及其奈替米星(netilmicin,NTL)提高了16倍,电泳鉴定表明纯化荻取的是重组AAC(3)-Ⅱ,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2kDa,纯度大于95%,纯化后的10μg AAC(3)-Ⅱ,分别在10s内使80μg GEN、30s内使80μg TOB和NTL乙酰化而失去抑菌作用。研究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伴侣的开发研究初步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92.
【背景】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等生物碱是我国二类新兽药博落回散和博普总碱散的主要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的】研究亚抑菌浓度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对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主要外膜蛋白及其调控基因和Ⅱ型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博落回生物碱对ExPEC细菌生理活动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比较不同Ⅱ型T-A系统基因yafON、hicAB、prlF-yhaV缺失的ExPEC对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及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MIC亚抑菌浓度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条件下,比较它们对ExPEC野生型(wild type,WT)菌株和外膜蛋白tolC缺失菌株(ΔtolC)的不同外膜蛋白基因ompC、ompX、tolC、ompF和调控基因acrR、rob、marR、rpoS、soxS表达的影响,以及对T-A系统基因yafON、hicAB、prlF-yhaV表达的影响。【结果】T-A系统hicAB和prlF-yhaV缺...  相似文献   
993.
GTPase延伸因子G(elongation factor G,EF-G)是蛋白质翻译过程中重要的翻译因子。作为唯一在翻译延伸和核糖体再生2个翻译环节发挥重要功能的翻译因子,EF-G成为潜在的抗菌药物作用靶点。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etics,Msm)和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基因组中均存在2个EF-G同源编码基因,分别为Msm EFG1(MSMEG_1400)和Msm EFG2(MSMEG_6535),fusA1(Rv0684)和fusA2(Rv0120c)。基因突变库和生物信息学推测Msm EFG1(MSMEG_1400)和fusA1(Rv0684)是生长必需基因。为探究分枝杆菌中EF-G的生物学功能及特点,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干扰(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interference,CRISPRi)技术构建了耻垢分枝杆菌中2个EF-G诱导型敲低菌株(Msm-ΔEFG1(KD)和Msm-ΔEFG2(KD)),研究发现EF-G2的敲低对细菌生长无影响,而EF-G1的敲低显著影响分枝杆菌的生长,成膜能力显著减弱、菌落形态显著变化、菌体长度显著增长,推测EF-G可能与细菌的分裂相关。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实验结果表明,抑制EF-G1的表达可增强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异烟肼、红霉素、夫西地酸、卷曲霉素等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提示EF-G1可能成为未来抗结核药物筛选的潜在靶标,为探究EF-G在分枝杆菌中的生理功能及作为潜在药物靶标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以缺刻缘绿藻(Parietochloris incisa)为实验材料, 采用BG-11培养基, 分别在2种氮浓度和3种不同光径(LP)的柱状和平板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 并探究其生长、油脂和花生四烯酸(AA)的积累规律。结果显示: 在两种光生物反应器中, 光径越小, 越有利于缺刻缘绿藻的生长。其中, 最大生物量均在17.6 mmol/L氮浓度时获得, 分别为5.09 g/L(2.5 cm-柱状)和2.98 g/L(3.0 cm-平板); 而最高油脂和AA绝对含量则均在1.0 mmol/L氮浓度和最大光径处获得, 分别为39.23%、13.21%(6.0 cm-柱状)和40.74%、11.33%(5.0 cm-平板); 另外, 两种光生物反应器中的最大油脂单位体积产率分别可以达到216.39 mg/(L·d)(17.6 mmol/L; 2.5 cm-柱状)和135.93 mg/(L·d)(1.0 mmol/L; 1.5 cm-平板); 而最高的AA单位体积产率均在1.0 mmol/L低氮条件, 最大光径处达到最大, 分别为21.65 mg/(L·d)(6.0 cm-柱状)和19.42 mg/(L·d)(5.0 cm-平板)。因此,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 在1.0 mmol/L低氮条件下, 选择6.0 cm光径的柱状光生物反应器或5.0 cm光径的平板光生物反应器, 培养缺刻缘绿藻生产AA, 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不同氧浓度下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系(C2C12细胞)对H2O2刺激反应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小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系(C2C12细胞),经培养复苏后,将细胞分为7组,每组设8个复孔,各组分别加入浓度为0.1 mmol/L、0.25 mmol/L、0.5 mmol/L、0.75 mmol/L、1 mmol/L、2 mmol/L的H2O2,分别作用1 h、2 h后测细胞活力,选择细胞H2O2刺激的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C2C12细胞分为不同氧浓度组:21% O2、12% O2、8% O2、5% O2每组设8个复孔,12 h后,H2O2作用1 h,收集细胞;检测细胞Nrf2蛋白荧光和蛋白表达量,测定Nrf2和抗氧化酶SOD1、SOD2、CAT、NQO-1、HO-1、GPX-1 的mRNA表达量及细胞ROS水平。结果:选择H2O2作用时间相对较短的1 h和浓度0.5 mmol/L作为本实验的H2O2刺激条件。与21%O2组相比,12%O2组细胞Nrf2蛋白荧光增强,Nrf2 的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抗氧化酶SOD1、SOD2、CAT、NQO-1、HO-1、GPX-1的 mRNA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细胞 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8%O2组仅GPX-1 mRNA显著增加(P<0.05),其他指标变化不大;5%O2组细胞 Nrf2 mRNA和蛋白表达以及抗氧化酶SOD1、SOD2、NQO-1、GPX-1的 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细胞 ROS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结论:不同氧浓度下C2C12细胞中Nrf2介导的抗氧化系统对H2O2刺激反应不同,12 h的12% O2浓度可促进C2C12细胞Nrf2的抗氧化作用,而5% O2浓度的严重低氧则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定量探究1%~80%酒精任氏液对蛙坐骨神经干双相复合动作电位(AP)的作用及其恢复情况。方法:制备长为6~8 cm的蛙坐骨神经干标本,分别将含有0%、1%、2%、4%、8%、16%、32%、48%、64%、80%酒精的标准任氏液通过新加装在神经屏蔽盒中的加药液槽浸泡位于刺激电极和接地电极之间的神经干各5 min,用BL-420F系统分别记录由刺激所诱发的双相AP;之后用标准任氏液冲洗5遍,浸泡5 min, 分别记录冲洗后AP。结果:与标准任氏液相比, ≤4%酒精任氏液对AP峰值和传导速度无影响,≥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可使AP峰值和传导速度均下降;16%、32%和≥4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分别使神经干失去产生AP能力的比例为30%、90%和100%。≤32%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冲洗,AP峰值可完全恢复;48%、64%和80%酒精任氏液作用后冲洗,能恢复产生动作电位能力的比例分别为90%、40%和0%,平均峰值分别下降至正常的60%、36%和0%;冲洗后: ≤8%酒精任氏液作用后的AP速度与正常无异,≥16%酒精任氏液作用后的AP速度无法完全恢复。结论:不同浓度酒精对AP峰值和传导速度影响不同,这对酒精的合理使用及过度使用后的损伤恢复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7.
雷茜  罗红霞  白林燕  冯建中  罗东 《生态学报》2019,39(9):3110-3120
基于2003—2017年的MODIS/Aqua气溶胶和海洋叶绿素a浓度遥感数据资料,分析了阿拉伯海域气溶胶光学厚度(AOD)的时空动态变化及海域叶绿素a浓度(Chl-a)特征,并探讨了该海域气溶胶和海洋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阿拉伯海区域AOD和Chl-a的空间分布都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且总体呈现出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降低的特征,其大小和分布受到陆源沙尘影响显著;海域AOD夏季高于春季,冬季高于秋季,15年间海域AOD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其中东部海域增加较明显,北部海域无显著变化;海域Chl-a秋冬季明显高于春夏季,变异性较高;由春冬季AOD与Chl-a的相关系数分析发现,二者相关性在阿拉伯海西北部区域显著性相关,且呈现出由北向南、由近海岸向外海区逐渐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测定白念珠菌内不同光敏剂浓度下生成原卟啉IX(Pp IX)的水平及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LA-PDT)对白念珠菌的抑菌率,为临床选择最佳光敏剂浓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悬液,与ALA避光孵育,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 IX产生情况,MTT法测定5-ALA-PDT对白念珠菌生长的抑制率。结果白念珠菌与ALA避光孵育后有荧光物质Pp IX产生,ALA光敏剂浓度与Pp IX强度呈正相关,当ALA浓度到达300 mg/m L时,Pp IX强度将不再增加。对照组无荧光物质出现。结论 ALA-PDT对白念珠菌抑制效应同光敏剂浓度密切相关。这为临床ALA-PDT治疗白念珠菌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旨在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辅助受体拮抗剂马纳维诺(MRV)与膜融合抑制剂西夫韦肽(SFT)在抗 HIV感染中的协同作用。利用 TZM‐bl细胞系检测SFT和MRV单用或联用对3种CCR5噬性(SVPB16、SVPC12和CRF01_AE)HIV假病毒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采用CalcuSyn软件对2种药物的协同性进行预测,联合指数(CI )<1为有协同作用,CI=1为有相加效应,CI>1为有拮抗作用。同时,应用噻唑蓝(MTT)法对MRV和SFT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种药物单用时对 SVPB16、SVPC12和 CRF01_AE的 EC50:SFT为0.91、0.17、0.71 nmol/L ,MRV为4.84、0.47、0.45 nmol/L。针对这3种假病毒,联用比单用EC50均有所降低,SFT (0.45、0.09、0.15 nmol/L )降低1~4倍,MRV(1.52、0.12、0.11 nmol/L)降低2~3倍。2种药物联用对3种假病毒抑制率达90%时的CI值分别为0.28、0.59和0.36。等效线法显示两者之间存在良好的协同作用。综上所述,联用MRV与SFT在不产生细胞毒性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协同抗HIV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LC-MS/MS)法检测人头发中利培酮(RIP)及其代谢物9-羟利培酮(9-OH-RIP)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同位素内标氘4-利培酮(RIP-d4)及氘4-9-羟利培酮(9-OH-RIP-d4),流动相A为10 mmol/L醋酸胺溶液(甲酸调p H值为4.0),流动相B为乙腈,A/B=70/30,流速为0.3 m L/min,等度洗脱4.00 min。色谱柱为安捷伦Zorbax SB C18(2.1×50 mm,1.8μm),柱温30℃。准确称取20 mg丙酮清洗过晾干剪碎成粉末的头发样本,加1N氢氧化钠(Na OH)超声2 h,等量酸中和后,加200μL1N氢氧化钠溶液及5.0 m L的甲基叔丁基醚(MTBE)提取涡旋1分钟,3000×g离心5 min后取上清液在40度水浴下氮气吹干后用100μL流动相复溶,进样2μL经LC-MS/MS检测。MRM监测离子对:RIP:m/z 411.2→191.0,9-OH-RIP:m/z 427.2→207.1,RIP-d4:m/z 415.2→195.2,9-OH-RIP-d4:m/z 431.2→211.1。结果: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线性范围分别为0.5-25 ng/mg,0.0025-0.15 ng/mg,提取回收率均70.0%,方法回收率均在85.0%-115.0%之间,线性r均0.999,精密度和重现性RSD均15%。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采用LC-MS/MS法检测人头发中利培酮及9-羟利培酮含量的方法,该法快速、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