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10篇
  免费   616篇
  国内免费   3834篇
  12960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342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331篇
  2019年   264篇
  2018年   247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346篇
  2015年   357篇
  2014年   571篇
  2013年   440篇
  2012年   500篇
  2011年   520篇
  2010年   506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843篇
  2007年   559篇
  2006年   491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492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460篇
  2001年   375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215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69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40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5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7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长吻wei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若宾  李禾 《四川动物》1990,9(2):19-20
  相似文献   
23.
长吻鮠卵巢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3龄长吻长吻鮠卵巢发育均处在Ⅱ期。4龄发育成熟。繁殖季节在4月中旬至6月底,为分批性产卵的鱼类。  相似文献   
24.
25.
吡咯喹啉醌对烟草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效应(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咯喹啉醌明显地促进烟草花粉的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和此过程中的呼吸速率。吡咯喹啉醌的最佳浓度为100μmol·L-1  相似文献   
26.
自养黄杆菌合成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的发酵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本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到的一株自养黄杆菌进行了羟基丁酸和羟基戊酸共聚体〔P(HB-co-HV)〕的发酵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是自养黄杆菌葡萄糖运输突变株,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乙酸盐、乳酸盐和苹果酸盐作为唯一碳源,尤以葡萄糖和果糖效果最佳。硫酸铵、氯化铵和蛋白胨等不同氮源不影响其生长,却影响细胞中P(HB-co-HV)的含量和P(HB-co-HV)中HV/HB的比例。应用两阶段控制方式,经42h的补料分批发酵,细胞浓度达34.9g·L~(-1),P(HB-co-HV)浓度达25.28g·L~(-1)。细胞和P(HB-co-HV)生产速率系数分别为0.83g·L~(-1)”·h~(-1)和0.61g·L~(-1)·h~(-1)。以基质为基准的细胞得率系数(Yx/s)、产物得率系数(Yp/s)和以干细胞为基准的产物得率系数(Yp/x)分别为0.283(g/g)、0.174(g/g)和0.73(g/g)。改变培养基中碳氮源组分可将P(HB-co-HV)中HB的含量调节在24%~78%之间。  相似文献   
27.
贝氏隐孢子虫在珍珠鸡体内发育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美清  林辉环 《动物学报》1996,42(2):113-118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贝氏隐孢子虫在珍珠鸡体内的发育。大量球形虫体镶嵌于气管和法氏囊微绒毛丛中。气管纤毛消失,微绒毛生发生融合。法氏囊粘膜表面可观察到宿主细胞突起,在突起的表面有数个虫体寄生。滋养体呈球状,平均大小为1.7μm。裂殖体拥有4个或8个香蕉状裂殖子。成熟大配子体大小为 4.2 × 3.3μm,在其侧面可观察到锯齿状突起。偶尔能观察到卵囊,其表 面有一明显裂缝。虫体逸出后所留下的带虫空泡似弹坑状,根据其结构可将其分为两类,其中一类为裂殖子或小配子的形成场所,另一类为卵囊的形成场所。  相似文献   
28.
在荔枝和龙眼种子发育过程中,内源ABA水平先是上升,至大约78~80DPA时出现高峰,之后两者ABA含量均不断下降。果实成熟时采收的种子,ABA含量比高峰时分别下降近6倍。另外,随着种子的发育,种子及其胚轴对外源ABA的敏感性(SABA)亦持续下降。10-4mol/LABA可以完全抑制90DPA前的荔枝和龙眼种子的萌发,但对成熟种子10-2mol/LABA亦不能抑制其萌发。龙眼种子离体胚轴的SABA高于荔枝。ABA含量与敏感性的这种变化可能是两种顽拗性种子成熟时萌动,进而不耐脱水贮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9.
APC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要是锥体细胞,小脑中则主要是内层颗粒细胞。在一个月大的豚鼠胚胎的脑中也观察到相似的表达型式。进一步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神经发育和先天痴呆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0.
大兴安岭林区针叶林的生长方程及火灾林木死亡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建立了北方针叶林的生长方程及其受到火灾侵害后的林木死亡率,定量地研究了火灾对这种林分变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