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83篇
  免费   624篇
  国内免费   4419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452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341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313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42篇
  2014年   872篇
  2013年   711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854篇
  2010年   904篇
  2009年   861篇
  2008年   1039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506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366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72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29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36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2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陈鹏  宋佳  郭璞  冀瑞卿 《菌物学报》2023,42(1):297-311
蜜环菌属Armillaria真菌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由于蜜环菌的生长发育过程较复杂,还未完全实现商业化栽培,野生资源的供应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本研究以采自东北地区蜜环菌属的3个菌株为研究对象,通过培养物的形态特征及分子标记确定菌株JG19016为奥氏蜜环菌A. ostoyae,菌株JG19017为高卢蜜环菌A. gallica,菌株JG19018为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奥氏蜜环菌JG19016最适生长温度为25 ℃,高卢蜜环菌JG19017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则在22-25 ℃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3个菌株最适pH为5-6。奥氏蜜环菌JG19016对葡萄糖和蔗糖利用率较好,高卢蜜环菌JG19017对葡萄糖利用率较好,中国蜜环菌生物种C JG19018对葡萄糖和淀粉利用率较好;蛋白胨对3个菌株促进作用最强,为最适氮源。培养基中加入VB1,对3个菌株的菌丝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奥氏蜜环菌JG19016菌丝生长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3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5 g,VB1 10 mg,琼脂20 g,水1 L。在木屑基质中培养,其配方的最优碳氮比为38:1,最佳木屑粗细比为3:1以上。出菇条件探索结果显示,菌丝及菌索长满菌袋(17 mm×33 mm×5 mm丝聚乙烯袋)需要50-60 d,之后在18 ℃、60%湿度和12 h散射光的环境中,10 d左右可观察到原基产生。增加菇房湿度到90%-95%,2-3 d可观察到1-3 cm的幼子实体,7 d左右菌柄和菌盖完全分化,10 d左右观察到菌盖展开。  相似文献   
172.
历经几代真菌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真菌志》目前已出版65卷,其中子囊菌类有35卷、担子菌类26卷、接合菌类1卷、卵菌1卷、黏菌2卷;上述卷册记录923属9 228种及种下分类群。编研涉及大型和小型的类群、腐生菌、食药用菌、菌根真菌、作物和林木病原菌、捕食性真菌、虫生菌、菌生真菌以及毒菌等。编研过程中发现并发表了大量新分类群,丰富了对菌物物种多样性的认知。归纳已有成果,已立项卷册应加快编研和出版进度;资源调查与分类学研究需进一步加强,按分类群(专科、专属)继续开展编研工作,注重拟参编类群的前期研究积累;以下分类群值得在后续工作中予以关注:水霉目等部分卵菌、壶菌类、座囊菌纲部分类群、盘菌纲和锤舌菌纲中尚未参编的主要类群、伞菌纲中具有小型子实体的类群等。由于分类系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已出版卷册中使用的部分名称和分类地位的处理需依据被大多数学者所公认的分类系统给予适时的订正。期待建设一支继往开来的菌物分类学研究队伍,不断取得令世人瞩目的编研成果,为我国菌物资源利用和物种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3.
生物成矿作用与生物矿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列举55种生物矿物,其中包括氧化物,含氧盐,水化物,羟基化物,钙化合物,指出它们通常经历非晶质、过渡、成熟和石化等4个相阶段。根据生物矿物体的元素丰度顺序与岩石圈和生物圈对比,将生矿元素分为6类。提出生矿元素保留于生物体内8种形式,即可溶无机化合物、有机络合物、生矿粒、生矿簇、骨针、骨片、骨壳和骨骼,并以磷为例阐明了生矿元素的富集过程。按照生物作用型式,建议划分生物矿床为堆积、粘结、吸附和储集4种成因类型,分别讨论它们成矿的生物、矿物和矿床,分析形成的环境、过程和阶段,并介绍中国某些著名生物矿床实例。最后总结了生物矿床的地史演化趋向:金属硫化物矿床→条带状硅铁(锰)粘结矿床→叠层状白云岩粘结矿床→磷酸盐和碳酸锰粘结矿床→铅锌和油气储集矿床→煤和油气。  相似文献   
174.
175.
176.
刺糖菌素是由土壤放线菌多刺糖多孢菌 (Saccharopolyspora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 ,是一种具有触杀及摄食毒性的广谱杀虫剂。对鳞翅目害虫而言 ,刺糖菌素是目前已发现的杀虫剂中选择性最高的化合物之一。文中就刺糖菌素的结构、生物合成、性质以及生产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7.
化石燃料的脱硫形势日益严峻。生物技术为脱有机硫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可行之路。阐述了近几年生物脱硫在许多方面的重大进展 ,主要包括 :新菌种的分离 ,生物脱硫机制的研究 ,应用直接进化技术提高酶的催化效率 ,新型反应器的设计及有价值的化学副产品的生产等。  相似文献   
178.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日本志留纪至三叠纪牙形刺研究的历史和现在的成果。志留纪牙形刺只有少数零星的报道,没有建立化石带;早泥盆世已建立了5个牙形刺组合,没有中、晚泥盆世的记录;石炭纪有8个牙形刺带,其中晚石炭世3个牙形刺带;二叠纪5个牙形刺带或动物群,其中,中、晚二叠世各1个带(动物群);三叠纪可划分出14个牙形刺带。  相似文献   
179.
中国尖音库蚊复合组杂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对分布在我国的尖音库蚊复合组的尖音库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进行杂交研究,结果表明致倦库蚊与尖音库蚊及淡色库蚊以及两者尖交可以产生能育的F1代,它们之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生殖隔离,致倦库蚊应为尖音库蚊是的一个亚种,而不是如国外有些学者认为的独立种,另外,杂种F2代成活率很低,这有可能是尖音库蚊(广义)种下分化在遗传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0.
用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可以较好地脱附土壤及水溶液中的多环芳烃,以有利于多环芳烃的进一步生物降解或化学降解。研究了鼠李糖脂对多环芳烃增溶及脱附的各种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