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73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3477篇
  1275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404篇
  2022年   414篇
  2021年   415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16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325篇
  2014年   684篇
  2013年   556篇
  2012年   661篇
  2011年   658篇
  2010年   706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566篇
  2006年   531篇
  2005年   536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75篇
  2001年   311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6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0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鸟类乐园     
红树林与林中的潮沟、林下和林周的滩涂以及陆地一侧的草灌丛和农田耕地,构成了复杂多样的红树林区生境,是鸟类觅食、栖息、隐蔽和繁殖的理想场所,也是许多过路候鸟迁徙途中的歇息驿站。  相似文献   
192.
张国  逯非  黄志刚  陈舜  王效科 《生态学杂志》2016,27(9):2875-2883
现代农业中化学农药在提高作物产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普遍存在过量用药现象,导致环境污染和危害食品安全.基于2012年的全国性农户问卷调查,本研究分析了2011年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使用农药现状,并估算了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结果表明: 这3种作物至少使用了54种杀虫剂、24种杀菌剂和50种除草剂,其中32%的水稻种植农户使用了生物农药.全国3种作物使用了30.8 kt杀虫剂、16.5 kt杀菌剂和58.3 kt除草剂,它们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5 Tg Ce,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排放分别占23.8%、16.9%和59.3%.南方区的农药用量占全国用量的51%;全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单位产量农药用量分别是0.22、0.18和0.24 g·kg-1粮食,3种作物用药总量分别为44.4、21.4和39.7 kt,温室气体排放分别为665.5、250.1和547.5 Gg Ce;在不同农药种类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占我国所用杀虫剂总量的69%,苯丙咪唑类、有机磷类、唑类和有机硫类等杀菌剂占杀菌剂总量的87%,酰胺类、有机杂环类和有机磷类等除草剂占除草剂总量的85%.因此,减少农药用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及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3.
采用摄像、录像和视屏监控系统及显色偏振装置与光钳系统耦合,从空间分辨、色分辨和时间分辨多方面改善系统品质,实现了光钳捕获与操纵生物活体的动态监测、实时记录、资料保存和屏幕再现的功能,并能测量光钳操纵细胞的位移量和由此计算操纵速度,提高了光钳的自我调整和光钳操纵细胞的精细度。本研究为激光光钳技术在细胞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4.
微藻可生产不饱和脂肪酸及色素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同时也可用来生产可再生清洁能源如生物柴油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微藻细胞的采收成本高居不下,已成为限制微藻生物技术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其他方法相比,絮凝采收成本低、操作简便,是很有应用前景的采收方法。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利用化学絮凝、物理絮凝及生物絮凝等方法对不同微藻细胞进行采收的研究,重点对生物絮凝方法进行了总结。利用微生物絮凝剂及微藻细胞的自絮凝进行微藻生物量的回收,是微藻采收技术中环境友好、低成本和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5.
辽东山区次生林木本植物空间分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森林木本植物的空间格局有助于揭示群落结构的形成机制与潜在的生态学过程,且对林分经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在0—50 m尺度范围内综合分析了辽东山区4 hm2温带次生林样地多度10的树种空间格局。研究发现:(1)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大部分树种呈现聚集格局,聚集格局树种的比例随尺度增加而降低;在32 m的较大尺度下,随尺度增加,随机和规则格局成为树种分布的主要形式;(2)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55.9%的树种呈现随机格局,其余大部分树种在10 m的尺度下呈现聚集格局,且随尺度增加,规则格局成为主要形式;(3)在完全随机零模型下,树种属性(林层、径级和多度)显著地影响种群聚集度,而在异质性泊松过程零模型下,树种属性对种群聚集度不存在显著影响。综上,生境异质性、扩散限制和树种属性部分解释了辽东山区次生林木本植物空间分布格局,相对而言,生境异质性的效应更为突出。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次生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机制。  相似文献   
196.
利用厚叶景天的叶和茎组织作为生物催化材料,分别同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和氨气敏电极组合,研制了L-精氨酸传感器及,L-赖氨酸传感器。两种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4 1.O×10-3mol/L和8.0×10-5—3.0×10-3mol/L.检测下限分别为3.2×10-5mol/L和2.2×10-5mol/L,响应斜率分别为42.2mV/dec和41.4mv/dec。考察了两种传感器的回收率.结果表明,L-精氨酸传感器和L-赖氨酸传感器的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8.6%和101.6%,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4.0%。  相似文献   
197.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日本志留纪至三叠纪牙形刺研究的历史和现在的成果。志留纪牙形刺只有少数零星的报道,没有建立化石带;早泥盆世已建立了5个牙形刺组合,没有中、晚泥盆世的记录;石炭纪有8个牙形刺带,其中晚石炭世3个牙形刺带;二叠纪5个牙形刺带或动物群,其中,中、晚二叠世各1个带(动物群);三叠纪可划分出14个牙形刺带。  相似文献   
198.
褐飞虱生物型特异性蛋白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方继朝  杜正文 《昆虫学报》1996,39(3):330-332
  相似文献   
199.
系统学与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学家200多年的努力,地球上最多仅有1/10生物被命名.至今,系统学却被误认为已是古老学科,基础设施和人才走向没落。199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被批准后:对系统学重要性有了重新认识.1994年国际上提出了“2000年系统学议程”。本文对“议程”提出的发现生物多样性、了解生物多样性及管理系统学知识等三大任务及每个任务的优先领域作了介绍.明确了系统学是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应把系统学研究提到应有高度加以支持。  相似文献   
200.
浦东滩涂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土质酸碱度生物评价分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1999年,对上海浦东滩涂4类不同酸碱度土壤中的中型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个体数多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4个群落参数,并结合种类研究,讨论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与不同酸碱度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弹尾目和蜱螨目对不同酸碱度土壤反应敏感。弹尾目的3个群落参数和蜱螨目的4个参数均很好地反映与土壤反应敏感。弹尾目的3个群落参数和蜱螨目的4个参数均很好地反映与土壤pH的关系,相关系数分别在0.9以上和0.85左右,在pH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可以区分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弹尾目的符Tao(Paranura sp.)可用于评价酸碱度较接近的土壤,球角Tao(Hypogastrura sp.)可用于评价酸碱度相差较大,高pH或环境条件较恶劣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