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9篇
  免费   989篇
  国内免费   6177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653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611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518篇
  2018年   382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444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1052篇
  2013年   825篇
  2012年   975篇
  2011年   1053篇
  2010年   1036篇
  2009年   1003篇
  2008年   1226篇
  2007年   860篇
  2006年   788篇
  2005年   811篇
  2004年   708篇
  2003年   700篇
  2002年   625篇
  2001年   511篇
  2000年   517篇
  1999年   329篇
  1998年   312篇
  1997年   304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29篇
  1993年   252篇
  1992年   215篇
  1991年   187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52篇
  1987年   55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111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37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7篇
  1958年   3篇
  1953年   10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按照十二五规划,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凝练出5个特色(优势)学科,分述如下:湿地生态学2005年,学院生态学科部分教师参与杭州西溪湿地一期工程规划设计等工作;2008年,匡廷云院士加盟杭州师大,明确学院研究工作重心向湿地倾斜;2009年,  相似文献   
12.
13.
14.
系统分析兴山古洞口下奥陶统,包括南津关组、分乡组、红花园组及大湾组底部的几丁虫微体生物化石。鉴定几丁虫5属14种,含早奥陶世特征种Eremochitina baculata,早中奥陶世常见种Conochitina decipiens,以及华南上扬子区早奥陶世常见属种Euconochitina fenxiangensis和Lagenochitina chongqingensis。E.baculata是北冈瓦纳地区弗洛早中期的特征带化石,本文的材料为该种在华南的首次确切报道,且产出层位略低,为特马豆克期。在华南,常见于特马豆克晚期的带化石Euconochitina symmetrica在该剖面的同时段地层中暂未被发现,但形态上与之高度相似的Euconochitina fenxiangensis在该时段大量出现。比较以往发表的数据后发现,E.fenxiangensis在华南的分布广泛且产出层位较为稳定,较之E.symmetrica更易获得,或可将其作为特马豆克晚期至弗洛初期区域内地层对比的一个有效卡尺。  相似文献   
15.
16.
穿越海南     
2001年4月6日 晴 从飞机的舷梯上走下来,一股温湿的风立刻笼罩了我,海南——在我对它有过多次幻想之后的今天,终于又再次踏上了这块葱绿的土地。在接到拍摄任务的几天之内,我甚至请朋友用纸牌占卜——此行安否?答案是有惊无险!唯物主义的我穿着套头衫在北京料峭的春风中登上了飞机,开始了我的穿越海南之行。  相似文献   
17.
五种雀形目鸟类核型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染色体核型的比较研究,对于了解物种的特性,探索物种的遗传、进化、系统发育及分类地位都有一定的意义。有关鸟类的核型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道(Castrovicja,1969; Hammar,1966,1975; Ray-Chaudhuri et al.,1969;Shidds,1982;Ta—kagi,1972等)国内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较迟,已作过核型分析的鸟类为数不多,仅见王应祥等(1982)的报道。迄今,作过核型研究的鸟类已达500多种,其中雀形目有200种。本文比较分析了五种野生雀形目鸟类的核型,它们是黑头蜡嘴雀,斑鸫,黄腹山雀,红尾伯劳和灰背椋鸟。  相似文献   
18.
对利用酵母菌转化肉桂酸生成L-苯丙氨酸的方法进行了菌株筛选、菌体细胞培养、转化反应条件以及产物提取等方面的探索。从13个属的71株酵母菌中选到转化生成L-苯丙氨酸较高的粘红酵母(Rhodosorula glusinis)As 2.102菌株。经实验得出该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在含有1.5%酵母膏、1%葡萄糖、1.5%蛋白胨、0.05%L-苯丙氨酸、0.05% KH2PO4、0.5%NaCl、pH5.0的培养基中,30℃振荡培养20小时;最佳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玉万  王云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3):137-140,187
本文分析了构菌在木屑-麦麸基物上生长发育期间,基物主要组分的降解和几种多糖分解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菌丝体迅速生长期间呼吸强度最大,在菌丝长满基物到子实体发生期间的呼吸强度很小,子实体发育期呼吸强度再次升高。在以新鲜木屑为主要基物时,构菌对基物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紊的分解作用较弱,并且构菌仅有很徽弱的木紊分解能力。胞外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木聚糖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存在于构菌整个栽培过程,在菌丝体迅速生长期淀粉酶活力较高,在菌丝长满基物后活力明显下降,其它四种酶的活性变化规律与淀粉酶活性变化规  相似文献   
20.
DNA烷化损伤及修复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烷化剂可以造成细胞DNA分子的烷化损伤。其中鸟嘌呤第6位氧原子的甲基化(O~6-MeG)会造成碱基错误配对,引起细胞致突致死。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T)可以修复O~6-MeG损伤。原核细胞中编码O~6-MT的烷化损伤修复酶基因ada已经克隆成功。哺乳动物细胞的烷化损伤修复基因的克隆工作正在研究中。根据O~6-MT含量可以把人肿瘤细胞分为两类,Mer~ 和Mer~-。Mer~-不含O~6-MT,约占1/5左右。细胞学及裸鼠实验证明使用双功能烷化剂ACNU可以特异性地杀死Mer~-类肿瘤。提示以DNA烷化损伤修复研究为基础,可以开拓出一条肿瘤选择性化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