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8篇
  免费   221篇
  国内免费   100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95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201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4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观察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成年大鼠纹状体后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状况。自14天胎鼠脑室下区分离获得神经干细胞,利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扩增并进行鉴定。经4~5代的扩增后,以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移植入成年大鼠纹状体内,然后分别于移植后2周、4周、6周和8周时做脑冰冻切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移植细胞的数量、定位和分化情况。8周后移植细胞的检出率约16%;移植细胞向周围宿主组织有广泛的迁移表现,尤以沿着白质束向头尾方向的迁移最为显著,最远向后侧达到内囊;纹状体中移植细胞主要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最多,主要位于移植区与宿主组织临界部位,而神经元处于移植区中央。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可以作为移植替代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供体细胞源,而移植中的迁移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92.
世界野生虎(Pantheratigris)传统上被划分为8个亚种,其中3个亚种已于20世纪灭绝,而剩余种群的生存仍然受到偷猎、栖息地丧失和片断化的威胁。作为唯一栖息着4个现存虎亚种的国家,中国在世界虎的保护事业中负有重要责任,然而其野生和圈养虎的分类地位却仍然不确定。最近一项研究(Luoetal,2004)从所有现存野生虎分布地区(包括中国)采集了134份“基准样品”(即原产野外或有确定地域起源的个体生物样品),对虎的系统地理学、种群结构以及遗传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所用的分子标记包括四千碱基对的线粒体DNA、30个核基因组微卫星位点,以及MHC-DRB基因。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虎的整体遗传多态性较低,但是种群分化程度很高,它们被划分为6个,而不是5个现存亚种(1)西伯利亚虎(P.t.altaica);(2)苏门答腊虎(P.t.sumatrae);(3)孟加拉虎(P.t.tigris);(4)华南虎(P.t.amoyensis);(5)印支虎(P.t.corbetti);(6)新定义的亚种马来虎,暂命名为P.t.Jacksoni。由于所研究样本量有限,目前暂定的华南虎亚种还需进一步确定。现有华南虎圈养种群包括遗传关系相距较远的两支一支与印支虎(P.t.corbetti)无异;而另一支则与其他种群均相距甚远,可能代表了真正的华南虎(P.t.amoyensis)。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中国动物园中圈养虎的遗传起源调查亟待进行,以确认该圈养种群整体的遗传独特性或者非独特性。换言之,这将是确认华南虎是否仍然存在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3.
EGCG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绿茶提取物EGCG的生物活性成分,为了探讨其对猪前体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以不同浓度EGCG处理猪前体脂肪细胞,MTT法测定EGCG对猪前体脂肪细胞生长的影响;油红O染色检测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提取法定量分析脂肪细胞充脂量的变化;半定量RT-PCR检测分化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佗(PPARγ2)和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EGCG随着浓度的递增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P〈0.01);低浓度的EGCG(5μmol/L)不影响脂肪细胞分化,而高浓度EGCG(200μmol/L)显著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同时下调PPARγ2和C/EBPαmRNA表达,本研究结果表明EGCG可抑制猪前体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994.
Cui HL  Qiao JT 《生理学报》2006,58(6):547-555
溶血磷脂酸(1ysophosphatidic acid,LPA)是一种细胞外磷脂信号。本研究用[^3H]-胸腺嘧啶掺入法、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了L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增殖以及向MAF2标记的一般神经元和ChAT标记的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特殊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低浓度的LPA(0.01-1.0μmol/L)后,NSCs对【^3H】-胸腺嘧啶的摄入呈剂量依赖性增加,表明LPA对NSCs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2)在培养基中加入胎牛血清以诱导NSCs的分化,发现低浓度的LPA增加MAF2阳性和ChAT阳性神经元的比例,0.1μmol/L LPA引起的增加达到峰值;(3)Western blot分析显示LPA促进了MAP2和ChAT的表达;(4)在诱导NSCs出现分化早期,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到低浓度的LPA明显促进细胞突起的生长和细胞的迁移。以上结果表明,低浓度LPA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NSCs的增殖、并分化为一般的MAP2阳性神经元和特殊的胆碱能神经元,而且LPA可以促进在分化早期出现的神经元或神经胶质细胞前体细胞的迁移和突起生长。  相似文献   
995.
细茎石斛的快速繁殖和试管开花诱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植物名称细茎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L.)Sw.]。2材料类别野生植株的成熟种子。3培养条件种子萌发培养基:(1)1/2MS+NAA0.5mg·L-1(单位下同);增殖分化培养基:(2)1/2MS+NAA0.4;生根壮苗培养基:(3)1/2MS+NAA0.2+6-BA2.0;试管开花预处理培养基:(4)1/2MS+TDZ0.05,(5)1/2MS+PP3330.40+ABA1.0,预处理90d;试管开花培养基:(6)MS(1/6N,2P,2K)+PP3331.0+TDZ0.1。每个处理20株,重复3次,150d内统计花芽诱导率(花芽数/植株数)和正常花开放率(正常花开放数/植株数)。以上培养基均附加4%蔗糖、10%(W/V)香蕉汁、8g·L-1琼脂、0.1g·…  相似文献   
996.
沉水植物菹草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1植物名称菹草(PotamogetoncrispusL.)。2材料类别带节间的茎段。3培养条件(1)诱导腋芽萌动及不定芽分化的培养基:MS+6-BA1.0 ̄3.0mg·L-1(单位下同)+IBA0.5;(2)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1.0;(3)生根培养基:MS+IBA1.0 ̄3.0+6-BA0.5。培养基(1)和(2)附加30g·L-1蔗糖和8g·L-1琼脂,(3)为不加蔗糖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pH5.8 ̄6.0。培养温度为20℃,光强约40μmol·m-2·s-1,光照时间12h·d-1。4生长与分化情况4.1无菌材料的获得取菹草苗,用自来水冲洗1 ̄2h,切去植株的所有根及叶,取上端生长旺盛的茎段,用蒸馏水冲洗2 ̄3次,用5%H2O2浸…  相似文献   
997.
本文以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er)雄花和花序轴为外植体,在11种培养基(表1)上诱导愈伤组织,在8种培养基(表2)上诱导芽分化,在5种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为1/2MS,表3)上诱导根分化,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998.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对宿主的生殖调控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鹏  王进军 《昆虫知识》2006,43(3):288-294
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是广泛分布于节肢动物体内的共生微生物,可通过宿主卵的细胞质传递给子代。Wolbachia通过多种方式调控其宿主的生殖活动,包括细胞质不亲和、孤雌生殖、雌性化、杀雄性和增强雄性或雌性的生殖力。通过这些调控作用促进其在宿主种群内的广泛传播。文章简要综述Wolbachia对宿主的生殖调控作用、水平传播、Wolbachia基因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99.
贺丽清  奚耕思 《昆虫知识》2006,43(1):130-134
品级分化是社会性昆虫的主要特征之一,包括雌性分化为生殖个体和非生殖个体,这一分化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目前对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相关基因表达研究的报道较多,但是对这一分化的调控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对这些基因的来源还存在争议。文章对社会性昆虫品级分化相关基因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对以后相关方面的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00.
鹄沼枝额虫是一种淡水小型甲壳动物,主要以细菌、有机碎屑和单胞藻等为食.用豆腐、虾片、米糠、大豆、面粉、小球藻6种饵料培养鹄沼枝额虫幼体,经11d培育,结果显示,不同饵料对鹄沼枝额虫生长、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虾片组的鹄沼枝额虫体长增长显著优于其他5种饵料组(P<0.05);小球藻组的鹄沼枝额虫成活率显著高于米糠、豆腐和面粉组(P<0.05),但与虾片和大豆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虾片培养的鹄沼枝额虫较其他5种饵料提早1-2d产卵,且初次产卵量和卵径均为最大.用虾片、大豆、米糠、虾片+米糠、大豆+米糠5种饵料投喂性腺刚开始发育的鹄沼枝额虫,经27d培育,结果表明,不同饵料组间的鹄沼枝额虫生殖力差异显著.虾片+米糠培育的鹄沼枝额虫生殖总量显著高于米糠和大豆(P<0.05),而与虾片和大豆+米糠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虾片和虾片+米糠是培养鹄沼枝额虫的优质饵料,对其生长和种群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