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8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5067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416篇
  2021年   425篇
  2020年   390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09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381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393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51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454篇
  2007年   392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343篇
  2003年   366篇
  2002年   361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211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31.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辅助普米克令舒是否能提高过敏性哮喘患儿免疫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过敏性哮喘患儿150例,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及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微生态制剂双歧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变化、免疫功能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3%(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肠道菌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明显增多,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乳酸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水平、CD4+/CD8+比值均升高,CD8+水平下降(P<0....  相似文献   
332.
乳杆菌是维持女性阴道环境的重要菌群。惰性乳杆菌是发现最晚、基因组最小的一种乳杆菌,也是健康女性阴道内众多乳杆菌中的一种。惰性乳杆菌表现出的特性与以往认识的乳杆菌不同,其存在往往与阴道微生态紊乱有关。由于常能在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或BV中间型患者阴道中检测到该菌,因此有研究认为惰性乳杆菌通过某种机制促进阴道内致病菌的定植和侵袭,从而间接参与BV的发病。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的阴道环境明显比以卷曲乳杆菌为优势菌的阴道环境更容易定植假丝酵母。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患者阴道菌群丰富度明显降低,并以惰性乳杆菌为优势菌,而卷曲乳杆菌含量明显减少。惰性乳杆菌在HIV感染、HPV感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女性的阴道中具有较高的定植率,有研究表明其存在率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  相似文献   
333.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GERD的典型症状是胃灼热和反流。研究发现GERD的发生发展与胃肠道微生态有密切的关系。胃肠道中有着人体内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其微生态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关键因素。而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导致食管抗反流结构和功能受损、食管清除作用降低、食管黏膜抵御能力下降,最终通过精神心理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引发或加重GERD。本文综述了GERD与胃肠道微生态的直接关系,探讨GERD的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并对GERD的微生态治疗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34.
肠道微生态在血液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动物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肠道微生物不仅能诱导基因突变和异常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瘤发生,还可以通过慢性炎症促进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blastic leukemia, CLL)的发展,扰乱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平衡,引发异常的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反应。肠道中普雷沃菌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促进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发展,且特定肠道微生物可以水解尿素生成L-谷氨酰胺(Gln)促进MM的进展。血液肿瘤的治疗可以造成肠道微生态失调。因此,维持肠道微生态的稳定对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可以纠正肠道微生态失衡,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IBD),其病因尚不清楚,以慢性、反复复发、迁延不愈为特征,临床治疗效果欠佳。U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包括环境、遗传、微生物和免疫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增加肠上皮细胞通透性,最终导致过度的免疫反应。粪菌移植(FMT)作为一种重塑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可帮助肠道菌群失调的UC患者重建肠道新的肠道微生态。本文从肠道微生态角度出发,阐述FMT、肠道微生态和UC之间的联系,探讨目前FMT治疗UC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336.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一种定植在胃黏膜上皮的革兰阴性螺旋杆菌,可以诱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感染H.pylori。在人体复杂而庞大的胃肠道微生态系统中,H.pylori可通过影响胃内环境来降低胃肠道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胃肠道菌群与H.pylori共同作用,影响消化性溃疡、胃癌及缺铁性贫血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但其具体致病机制尚不明确。根除H.pylori可以提高胃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有助于预防H.pylori相关疾病的代际传播和进一步发展。H.pylori治疗期间补充益生菌可提高根除率,减少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H.pylori与胃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探讨H.pylori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37.
杨程 《植物医学》2023,(6):64-70
烟草丛顶病在云南西部烟区暴发流行,给烟叶生产带来严重损失,是烟草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烟草丛顶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是烟区潜在的危险性病害.本文对烟草丛顶病的危害特征、发病症状、病原物、流行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烟草丛顶病综合防治集成技术,可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烟草丛顶病或类似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8.
铁是影响初级生产力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之一,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分布具有空间异质性。由于铁在海洋中主要以溶解度较低、易沉降的三价态(Fe3+)形式存在,因此溶解铁对海洋生物而言是一种稀缺资源。为了获得生命代谢所需的铁,微生物进化出多种铁摄取的策略来满足需求,其中铁载体(siderophores)是最典型的代表。铁载体作为重要的代谢辅因子,除了铁循环以外,也强烈影响着其他元素的循环。基于铁载体的重要性,深入理解它的合成、转运和调控机制是系统认识海洋铁循环和生命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以近20年的研究为重点,总结了铁载体的最新进展,包括其类型、合成/运输系统、获取途径、调控机制以及铁载体的功能与应用,旨在更好地认识铁载体在海洋微生物生态学过程中的作用,加深对海洋铁循环动力学机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339.
石丹  关婧文 《生态学杂志》2022,(8):1653-1664
科学评价旅游地生态安全对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针对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面临的问题,构建DPSIR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物元模型、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吉林省各市(州)2010—2019年旅游生态安全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诊断其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2019年大部分市(州)旅游生态安全为向Ⅴ级安全转化等级,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2010—2019年空间差异逐渐缩小;(2)响应系统旅游生态安全等级明显提升,状态系统旅游生态安全等级小幅提升但等级仍较低水平,说明各地政府管理效能有所提升,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3)森林覆盖率、城市日供水能力等为各市(州)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受地形、气候等原因的影响,各地区前5位的障碍因子有明显差异;从DPSIR角度分析,状态系统已成为制约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素。对吉林省而言,旅游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为一致,根据不同地区限制性因素,针对性制定发展策略,缩小地区差异,保证吉林省旅游生态安全协调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40.
生态位分化是解释物种共存的重要理论。Schonenr认为空间维度对生态位差异形成的影响程度最高,营养维度次之,时间维度则最后被启动。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在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塘山区域采用公里网格法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同域分布且食性相似的黑麂和小麂种群进行监测,计算平均拍摄率,分析不同季节黑麂和小麂对不同植被类型、海拔、坡位、水源距离的选择差异,并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二者日活动节律及重叠程度。结果显示,(1)黑麂和小麂对空间生态位的选择出现分化:黑麂偏好针阔混交林,主要栖息于1 301~1 500 m的高海拔地区,回避下坡位和谷地,在距离水源较近的区域内活动频繁;小麂则偏好落叶阔叶林,主要栖息于901~1 100 m的中海拔地区,偏好中坡位,回避谷地,对水源距离没有明显的选择倾向。(2)黑麂和小麂均为晨昏性活动的昼行性动物,二者全年日活动节律重叠程度较高(Δ4=0.86),仅冬季较低(Δ1=0.65)。上述结果支持Schonenr的假说:首先,空间维度对物种生态位分化的影响大于时间维度,龙塘山区域黑麂和小麂主要通过选择不同的栖息地来增加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