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58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7455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611篇
  2022年   683篇
  2021年   643篇
  2020年   545篇
  2019年   622篇
  2018年   458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77篇
  2015年   500篇
  2014年   649篇
  2013年   581篇
  2012年   639篇
  2011年   705篇
  2010年   627篇
  2009年   647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618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92篇
  2004年   487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435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59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3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西藏山溪鲵繁殖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本文作者于1987年3月至1988年3月,在甘肃临夏与甘南交界的太子山中,对西藏山溪鲵的栖息地和习性、产卵的外部条件、卵袋特征、生殖腺的季节变化进行了观察。证明该鲵一年中产卵期集中在4月,在夏季有上岸的习性。并对西藏山溪鲵的繁殖生态、生物学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2.
浙江西部山区白鹇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1987年在浙西的开化、衢州、建德、淳安等地对白鹇的生态进行了调查。白鹇分布于全省植被良好的山区,活动于乔木层覆盖率较高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等生境,其种群密度受林下灌木层盖度的影响。白鹇的冬季食物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取食频度为53.5%,干重百分比达72.48%;同时也取食一定量的昆虫等动物性食物,取食频度达40%。白鹇的冬季食物可分为三种类型:1.最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50%以上;2.喜食食物,取食频度在10—40%;3.偶食食物,取食频度小于10%。  相似文献   
23.
北京地区水泡中的丝孢菌及其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晓娟  朱旭东 《真菌学报》1992,11(2):111-118
  相似文献   
24.
粪产碱菌对水稻根质子分泌作用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25.
[蒙古]百灵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泠 《动物学研究》1992,13(1):59-65
本文报道了蒙古百灵的繁殖生态、食性及数量,并对其叫声的声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6.
张润杰  林宪德 《昆虫知识》1992,29(5):263-265
本文通过分析三化螟历年各世代的始见日、高峰日的出现日期及其相关关系,建立了以线性回归模型为基础的、以始见日和高峰日为参照点的三化螟发生期预测模型,结合卵的发育历期和有效积温,预测该虫孵化高峰的日期。同时以冬至后出现5mm(或5mm)的降雨量作为积温参照点,预测三化螟第一代成虫始见日期。  相似文献   
27.
沙棘的生态地理分布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ubsp.sinensis是分布于我国境内的一个亚种,是沙棘属中的原始类群。沙棘的分布区大体呈西南—东北走向,从西藏东北部起,经黄土高原,直至大兴安岭西南角。本文通过对分布区与各生态因子等量线相似性比较,并结合野外考察,探讨了沙棘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限度、最适值以及限制因子。研究发现,沙棘灌丛不仅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分布区,而且受大的气候带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水平地带性规律,其分布与我国的三大地理气候区分异规律相一致,正处在我国三大植被区的过渡地带。因而,沙棘的分布可以作为我国三大植被区分界的一个标志,这打破了以往认为灌丛没有明显水平地带性规律的概念。另外,本文还就沙棘分布区与建立人工沙棘园及我国种植制度区划和植树造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8.
毛乌素沙地油蒿和牛心朴子生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29.
30.
湘中、湘东地区早籼稻耐土壤潜育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低产稻田是潜育性稻田,约有一亿亩。挖掘其“潜在生产力”,种植耐潜育性土壤逆境胁迫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则是简便、经济而有效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几个早籼稻品种(组合)对潜育性稻田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较系统的观测,并初步提出了耐潜育性的几个鉴定指标,诸如根系生长量和幼穗分化期根系氧化力;分蘖早期茎蘖增长速率;分蘖后期单株干物质产量;乳熟期剑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GDI和光合强度等。上述鉴定指标,综合应用于水稻品种生态适应性和耐潜育性育种研究,有助于提高水稻抗逆性育种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