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0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2158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68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5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51.
采用加热处理的方法代替了用有机溶剂进行血清样品抽提的繁琐步骤,为鱼类血清雌二醇(E_2)放射免疫测定摸索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对团头鲂(Megalobrama arablycephala)雌鱼血清中E_2含量的周年变化进行了测定。1—4月血清E_2含量逐渐上升,1月份为全年最低值(0.61±0.28ng/ml),4月份达到最高值(5.63±0.85ng/ml),之后,血清E_2含量明显下降。10—12月E_2水平维持在1.62±0.20ng/ml左右,形成一个持续三个月的小峰。卵巢成熟系数与血清E_2含量的变化,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6089。并呈现出E_2含量的升高先于成熟系数的增长,E_2含量在产卵季节前一个月达到高峰值。表明血清E_2含量的变化与性腺在早春的发育生长密切相关,而与性腺晚期的发育成熟关系不大。10—12月的一个小峰与产后性腺的复发,即性腺再度进入卵黄发生期有关。  相似文献   
952.
953.
本文旨在以金荞麦、火炭母和水杉为材料,利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敏感植物对HF暴露的生理反应。在熏气过程中,对供试植物叶片进行了气孔阻抗、蒸腾强度、电导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发现,火炭母的气孔阻抗高于金荞麦,而且即便是同一种火炭母,但红叶火炭母的气孔阻抗又高于绿叶火炭母。另外,不同植物对HF敏感性上的差异同样反应在电导率比值的变化趋势和数值上。敏感植物的电导率比值均较高。作者认为,确当的选择和测定有关的生理指标是大气污染生物监测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54.
野蔷薇果富含维生素C(Vc),发育过程中Vc的含量一般在29.1-2485.2毫克/百克果之间.从发育状态上看,自座果到成熟,果中Vc的含量逐渐增加,至完全成熟时果中Vc的含量最高;过熟后Vc含量下降.从形态上看,野蔷薇果变红前后为Vc积累的高峰期.从季节上看,八月份为Vc积累的高峰期.白昼研究表明:每日早晚温度较低时,有利于Vc的积累与保存.  相似文献   
955.
梁国付  徐海翔  彭莉  丁圣彦 《生态学报》2020,40(12):3891-390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生物栖息地而对物种分布产生影响。以河南省巩义市为研究区域,选取分布在该区域的哺乳动物黄鼬(Mustela sibirica)、蒙古兔(Lepus tolai)和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为目标物种,首先依据其生物特性和生态需求,确定了这3个物种的扩散能力;其次,基于景观连接度原理,分析了1990—2011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整体变化和各类型变化情况,及其对单一物种和多物种栖息地连接度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整体变化使得栖息地连接度增加,变化范围为22.22%—45.46%;(2)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栖息地连接度的影响差异显著,连接度的升高和降低与栖息地斑块面积增加和减少密切相关;(3)基于多目标物种栖息地整体连接度空间分布图,确定了研究区目标物种保护的关键区域。  相似文献   
956.
Cytoskeletal changes in transformed cells (LM-51) exhibiting obviously metastatic capabil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utilization of double-fluorescent labelling through combinations of: (1) tubulin indirect immuno(?)uorescence plus Rhodamine-phalloidin staining of F-actins; (2) indirect immunofiuorescent staining with actinin polyclonal-and vinculin monoclonal antibodies. The LM-51 cells which showed metastatic index of >50% were derived from lung metastasis in nude mice after suboutaneous inoculation of human highly metastatic tumor DNA transfected NIH3T3 cell transformants. The parent NIH3T3 cells exhibibed well-organized microtubules, prominent stress fibers and adhesion plaques while their transformants showed remarkable cytoskeletal alterations: (1) reduced microtubules but increased MTOC fluorescence; (2) disrupted stress fibers and fewer adhesion plaques with their protein components redistributed in the cytoplasm; (3) Factin- and actinin/vinculin aggregates appeared in the cytoplasm. These aggregates were doe-like, varied in size (0.1--0.4m) and number, located near the ventral surface of the cells. TPA-indueed actin/vinculin bodies were studied too, Indications that actin and actinin/vinculin redistribution might be important alterations involved in the expression of metastatic capabilities of LM-51 transformed cell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7.
目的和方法:观察12名男性大学生急性运动后伴随负变化(CNV)的改变。结果:运动后15min时期待波的峰幅度及面积明显降低,45min时有所恢复;CNV的运动反应-PINV的峰幅度及面积亦明显降低,运动后45min时仍明显低于运动前。结论:运动后大脑皮质出现了一过性的抑制,大脑觉醒状态、稳定性及注意、警觉的程度降低;同时皮质运动中枢也受到抑制,并且这种抑制恢复较慢。这些改变可能是机体疲劳的标志。  相似文献   
958.
为深入理解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树种对异质性生境条件的适应策略,该研究以广西弄岗原生性森林7个优势树种为对象,测定各树种成年个体叶片微形态结构及生长季光合生理特征等指标,探讨树种叶片结构功能对喀斯特峰丛山地异质性生境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沿喀斯特地貌部位的洼地-中坡-山顶生境梯度,树木的叶片紧密度、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等9个微形态指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叶片疏松度呈显著下降趋势。(2)沿洼地-中坡-山顶生境梯度,树木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最大蒸腾速率等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大胞间CO2浓度、表观量子效率等均呈显著下降趋势。(3)叶片紧密度与光合能力、蒸腾能力等相关指标则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叶片疏松度与这两类指标则表现为显著负相关。综上认为,喀斯特季节性雨林优势树种叶片功能性状存在光合效率和耐旱性之间的权衡,洼地生长的树木具有显著的弱光适应特征,中坡生长的树木表现较广的生境适应范围,山顶分布的树种因受强光、高温和裸岩限制而表现出较强的干旱适应特征以及保守的生态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959.
挥发物在蝴蝶种内识别、交配繁衍等过程中作用关键。本文旨在研究美凤蝶Papilio memnon成虫虫体挥发物的变化规律,为下一步探索蝴蝶虫体挥发物作为嗅觉信号的组成成分在求偶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基础资料。应用固相微萃取方法分别收集美凤蝶雌雄成虫的虫体挥发物,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物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羽化后的雌雄蝶可检测到烷烃类、烯烃类、炔烃类、芳香类、醇类、醛类、酯类、酸类等12类挥发物,其中芳香类、酯类、酸类在羽化后均有出现。交配前,雌雄蝶挥发物分别有14种和16种,其中14种为共有,而以反-2-辛烯醛(雌:59.88%,雄:77.99%)和2-甲基烯丙醇(雌:14.47%,雄:8.42%)相对含量较高。交配时,雌雄蝶挥发物分别增加到24种和21种,其中20种为共有,优势挥发物除反-2-辛烯醛(雌:53.75%,雄:39.62%)和2-甲基烯丙醇(雌:9.36%,雄:11.04%)外,还包括1-二十醇(雌:10.46%,雄:21.13%)。另外,雌蝶交配时有4种特有挥发物(1-茚酮、异辛酸、1-苯基-1-丙炔、紫苏醛),而雄蝶仅1种(β-石竹烯)。然而,一旦交配后,以上优势挥发物与交配时雌雄蝶特有挥发物均未检测到。推测2-甲基烯丙醇、反-2-辛烯醛和1-二十醇可能在美凤蝶种内识别过程中发挥作用,而1-茚酮、异辛酸、1-苯基-1-丙炔、紫苏醛和β-石竹烯则可能在求偶交配期间具有增强雌雄个体识别或相互吸引等作用。  相似文献   
960.
以林下种植的不同菌种皱环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分析产量与气象环境因子以及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日降雨量、空气湿度、土壤水分和大气压对皱环球盖菇各菌种日产量有关键响应,高产菌种S.ra1和S.ra9与日降雨量呈一次函数模型;9个皱环球盖菇菌种平均日产量与5个属细菌相对丰度以及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相关,与blank_CK样地比较,高产菌种S.ra9提高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细菌相对丰度,从而提高土壤固氮作用,高产菌种S.ra1提高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粘液杆菌属Mucilaginibacter和固定杆菌属Conexibacter细菌相对丰度,从而提高土壤固氮作用、降解栽培基质纤维素作用以及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说明皱环球盖菇高产菌种S.ra1和S.ra9的栽培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