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31.
为了阐明秦岭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的结构特征和动态规律,对位于秦岭中段南坡佛坪保护区内不同海拔分布的巴山冷杉种群的年龄结构、生命表以及存活曲线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海拔2350、2500和2700 m,巴山冷杉种群都表现为衰退型,种群个体主要聚集在中龄级,幼龄级的个体都极度缺乏。在各海拔巴山冷杉种群生命表中,死亡量(dx)、死亡率(qx)和消失率(Kx)都为负值,反映了种群幼龄个体的缺乏程度。随着海拔的升高,幼龄级个体数量增加而大龄级个体数量减少。巴山冷杉种群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分析表明,巴山冷杉种群个体存活量最多的年龄级和出现最大死亡率的年龄级都随着海拔的降低而依次后推。随着海拔的升高,巴山冷杉种群的分布格局由随机分布类型过渡为聚集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132.
温度对异色瓢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饲养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的最适温度,了解其对高温的耐受性,组建了异色瓢虫在15,20,25,30和35℃下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各虫态的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15℃下世代的发育历期最长(65.5d),而30℃时仅为22.4d,20℃和25℃时分别为39.0d和23.0d。卵、幼虫、蛹和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8,8.2,11.6和8.5℃,有效积温分别为41.1,225.6,81.6,432.6日.度。成虫寿命随温度升高而逐渐缩短,15℃时最长,为77.7d,在30℃下最短,为36.3d;单雌产卵量在25℃时最高,平均为2193.0粒,15℃时最低,为626.0粒。在25℃下,异色瓢虫的种群趋势指数和内禀增长力均较高,分别为916.7和0.15,表明25℃是异色瓢虫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133.
荒漠珍稀灌木半日花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生命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其年龄结构,编制了静态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和死亡率曲线、损失度曲线,并利用生存分析理论进行了函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存在下降趋势。幼龄级和老龄级个体少,中龄级个体多。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密度存在差异,坡上部种群密度最大,坡下部最小,坡中部居中。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在Ⅰ龄级时期望寿命达到最大,并在Ⅶ、Ⅷ龄级时期望寿命出现波动;不同坡位的半日花种群的存活曲线整体上趋于Deevy Ⅱ~Ⅲ型之间;在第Ⅵ~Ⅷ龄级半日花种群死亡率较高,且坡中部和坡下部种群死亡率峰值比坡上部种群滞后一个龄级。生存分析引入生命表中的4个函数能较好地说明不同坡位半日花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34.
金斑喙凤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论了国内外对金斑喙凤蝶Teinoplpus aureus Mell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蝶在研究报导中存在该虫的生活史研究、如何确定该虫的寄主植物、依据雄蝶的飞翔状况是否能确定其已交配、猜测要符合昆虫学知识和认真查阅参考文献5个常识问题,以提高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和科学性.金斑喙凤蝶属高海拨自然林中的树冠昆虫,不容易深入研究,因而对其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的了解甚少.面对研究巾遇到这一难题,必须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创新的思维和方法,突破该蝶饲养技术的难关,获得足够多的个体后,才能运用生命表方法进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最终通过保护和人为增殖的手段,达到可持续性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5.
杨扬 《生物学杂志》2009,26(3):38-40
调查小龙门林场棘皮桦林的种群结构,编制棘皮桦的生命表,绘制种群的存活及死亡曲线进行生存分析。通过现时不同年龄段的个体数量推测种群时间上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小龙门林场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宜棘皮桦种群的生长,良好的自然条件使其倾向于产生更具竞争力的后代,而不是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36.
根据对黄龙山林区经过抚育、渐伐和封育措施的3类油松林种群开展样地调查,研究了3种培育措施对油松林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不同培育措施的油松林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3种油松林种群结构特征基本一致,其幼、老龄级个体数较少,中龄级个体数量较大,总体判断黄龙山油松林种群属于稳定状态.在经历3种不同培育措施的油松林群落中,抚育和渐伐措施物种丰富度指数最大;封育措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大.经过抚育和渐伐措施的油松种群属进展型,而经过封育措施的油松种群属稳定型.说明在黄龙山林区,油松林种群未来应该以封育为主,适当的抚育和渐伐措施为辅,以促进群落持续发育.  相似文献   
137.
黄龙山林区不同培育措施对辽东栎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采用样地法对黄龙山林区实施抚育和封育措施的辽东栎林进行了调查,分析了2种培育措施对辽东栎种群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的影响,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对不同培育措施的辽东栎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黄龙山林区辽东栎种群的径级结构从整体上为金字塔形,小径级个体数量较多,中、大径级个体数量较少,属于稳定型,经过抚育,辽东栎种群的径级结构更加合理;不同培育措施的辽东栎种群存活曲线都基本接近DeeveyⅢ型,种群个体早期死亡率较高,进入生理衰退年龄之后,死亡率趋于稳定;时间序列分析表明不同培育措施的辽东栎各径级株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径级越小增加幅度越大。根据黄龙山林区辽东栎种群的生长特点,建议在辽东栎林发育到一定时期进行抚育以创造有利的生长和发育条件,另外在种子丰产年,适时采收种子,建立苗圃,扩大人工种群。  相似文献   
138.
稻螟赤眼蜂对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控制潜能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明确稻螟赤眼蜂种群增长力与水稻螟虫种群增长力之间的关系和评价稻螟赤眼蜂的控害能力,通过生命表方法,组建了二化螟和台湾稻螟在水稻上的实
验种群生命表,以及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卵和台湾稻螟卵上的生殖力表,测定了稻螟赤眼蜂对两种螟虫卵的寄生能力.结果表明:二化螟和台湾稻螟的世代历期(T)分别为56.40 d和47.80 d,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0489和0.072.稻螟赤眼蜂在二化螟卵和台湾稻螟卵上的平均T分别为9.75 d和9.78 d,rm分别为0.3161和0.3154.通过比较分析稻螟赤眼蜂与两种螟虫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可知稻螟赤眼蜂能够有效控制两种水稻螟虫,赤眼蜂种群增长力相对于螟虫种群是超前而不是跟随关系.  相似文献   
139.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0年柠条人工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样地调查,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阳坡、半阳坡、阴坡和半阴坡4个生境条件下种植30年后的柠条人工种群动态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种群的年龄结构,编制了标准生命表及不同坡向静态生命表,绘制了存活曲线.结果表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柠条人工种群年龄结构呈进展型,幼龄级个体数量多,中老龄级个体数量少;不同坡向由于环境异质性,柠条种群密度表现不同,其中以半阳坡种群密度最大,存活曲线均接近于DeeveyⅡ型;影响柠条群落恢复和种群生长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水分因子和光照因子.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种植30年后的柠条种群生长状况良好,并具有一定的扩展潜力,说明只要对现存的人工林实行严格的保护和科学的抚育,就能够实现柠条种群自然更新和生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在(26±1)℃恒温条件下的饲养观察,组建了广聚萤叶甲实验种群的特定年龄生命表和生殖力表。结果表明:广聚萤叶甲卵、幼虫、蛹和产卵前期的历期分别为7.51、12.14、7.67和4.75d;各虫态的存活率变幅在77%~94%,其中以卵期存活率最高,3龄幼虫存活率最低,且种群存活曲线呈DeeveyⅡ型分布;单雌平均产卵量为193.8粒;种群趋势指数为36.95,世代平均历期为31.37d,内禀增长能力为0.095,周限增长率为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