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6篇 |
免费 | 215篇 |
国内免费 | 1200篇 |
专业分类
495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8篇 |
2023年 | 95篇 |
2022年 | 118篇 |
2021年 | 139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16篇 |
2016年 | 126篇 |
2015年 | 154篇 |
2014年 | 248篇 |
2013年 | 193篇 |
2012年 | 241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198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286篇 |
2007年 | 200篇 |
2006年 | 170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158篇 |
2003年 | 172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37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87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5篇 |
1993年 | 67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78篇 |
1988年 | 22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3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3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3篇 |
1956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41.
42.
研究了向日葵茎芯中主要活性物质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此工艺进行了优化,选取的提取方法为水提醇沉法,以多糖含量作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提取次数、原料颗粒的大小(目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向日葵茎芯多糖含量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的含量,得出向日葵茎芯中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原料颗粒的大小(目数)60~80目,料液比(g·mL-1)1:50,提取时间3.0 h,提取温度90℃,在最优提取条件下,多糖的提取得率为6.56%,多糖的含量为266.03 mg·g-1。本文也对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茎芯多糖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较弱。这些条件的确定为向日葵茎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及其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涡度相关法被认为是测定农田蒸散量的标准方法。然而,能量不闭合现象在涡度相关测量中普遍存在。分析能量不闭合对涡度相关观测的影响,对于提高涡度相关观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以蒸渗仪法为参照,探讨涡度相关观测的能量闭合状况对农田蒸散测定的影响,在导致涡度相关观测能量不闭合的诸多因素中,寻找对蒸散测定有影响的因素。结果表明:涡度相关观测的白天能量平衡比率(EBR)呈秋冬高、春夏低的变化特征,麦季日均EBR范围在0.26—2.84之间,平均1.15;玉米季日均EBR范围在0.19—2.59之间,平均0.78。无论麦季或玉米季,涡度相关法测定的平均蒸散量(ETec)均明显低于蒸渗仪法观测值(ETL),但两者显著相关(P<0.01),并有相似的季节变化。平均蒸散比(ETec/ETL)麦季约为0.61,玉米季约为0.50。在冬小麦田和夏玉米田,ETec/ETL均与EBR显著相关(P<0.01)。麦田种植密度大,下垫面较均匀,蒸散比与EBR成正比(P<0.01),且不受叶面积指数(LAI)大小影响;反之,玉米田种植密度小,只有当LAI>1,下垫面变得较均匀后,蒸散比与EBR的关系才变得显著(P<0.01)。风速小时ETec/ETL与EBR显著相关,风速增加时二者相关性减弱。尤其在玉米田,当摩擦风速(u*)大于0.3 m/s时,ETec/ETL与EBR的相关性不再显著。风速小时,大气湍流微弱,湍流的涡旋较大。在有限的观测时段(0.5h)内,涡度相关仪的传感器难以捕捉足够的湍涡能量,所测湍流能量偏低,导致能量不闭合。以上结果为应用能量平衡比率校正农田蒸散提供了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44.
45.
一株高效广谱染料降解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脱色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高效染料脱色菌株N-4,根据形态学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初步鉴定为Leucobacter sp.。利用表面响应法(RSM)对菌株N-4脱色活性深蓝K-R的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菌株N-4脱色K-R的最优条件为:湿菌量10 g/L,染料浓度222 mg/L,硫酸铵1.5 g/L,果糖3.5 g/L,最佳脱色率为100%。此外,实验证明其对多种染料均具有较高的脱色效率。同时,考察了金属离子对染料脱色效率的影响,其中K+、Ca2+、Mg2+、Ba2+、Mn2+等对脱色具有促进作用,而Ni2+、Cu2+、Hg2+对脱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不同桑树品种上朱砂叶螨实验种群内禀增长率的统计推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正确地评价不同桑树品种上朱砂叶螨为害差异,本文通过使用Jackknife方法(刀切法),采用合适的生殖力生命表构建方法,对朱砂叶螨实验种群在不同的4个桑树品种上生殖力表的内禀增长率进行了统计推断。结果表明,温度为28±1℃、相对湿度75%±10%、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西农6071 (山桑 Morus bombycis Koidz.,2x)、和田白桑 (白桑 M. alba Linne, 3x)、新一之濑 (白桑 M. alba Linne, 2x)和大石(广东桑 M. atropurpurea Roxb., 3x) 4个桑树品种上朱砂叶螨rm值大小依次为0.41894(0.41043~0.42746)、0.37065(0.36604~0.37526)、0.36171(0.35778~0.36563)和0.35253(0.34757~0.35748)。通过对“伪值”样本同秩的成对t检验比较,这4个桑树品种对朱砂叶螨内禀增长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朱砂叶螨对4种桑树的易感性,以西农6071、和田白桑、新一之濑、大石顺序渐弱。 相似文献
47.
样点法在森林鸟类调查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样点法由于具有易于实施、更易做到随机化或系统化以及适合于复杂及斑块化生境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森林鸟类调查方法。本文在介绍样点法的假设条件、类型和影响鸟类调查准确性因素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样点法在调查森林鸟类需要考虑的样本大小、样点布设、调查时间、每点的停留时间和调查周期等。同时也分析了样点法的不足,并提出样点法与网捕法结合是提高调查结果准确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8.
四种提取芸芥基因组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芸芥为材料 ,分别用CTAB法、SDS法、尿素法、NaOH法四种方法对芸芥基因组DNA进行了提取 ;并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计法、琼脂糖电泳法和RAPD分析法对所提取的DNA进行检测 ,将它们在DNA的产量、质量和耗时、耗费等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比较 ,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选取最合适的提取方法。通过四种方法的比较 ,研究认为尿素法是芸芥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49.
正交试验法研究决明子提取工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了决明子中蒽醌衍生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0%乙醇水为浸提剂;固液比1:5,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h。总蒽醌衍生物的产率为0.83%。如果采用醋酸酸化预处理工艺,可使蒽醌衍生物(抗癌、抗菌有效部位)的产率增加0.19%。通过溶剂萃取和沉淀分离得到两大有效部位:脂溶性部位(蒽醌衍性物)和水溶性部位(蒽醌甙类)。 相似文献
50.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6,(3):40-44
以马尾松松针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从松针粉中提取莽草酸,通过考察料液比((VH2O∶m松针粉,mL:g)、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松针中总莽草酸含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3个变量,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获得马尾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6,提取时间为46min,超声波功率为359 W,此条件下莽草酸的提取率为1.94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