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11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8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武娟妮  石磊 《生态学报》2010,30(22):6208-6217
以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为例,基于物质流分析构建了工业园区的氮代谢网络和分析方法,解析了工业园区中产业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氮代谢途径和通量。研究表明,氮物质流系统的源和汇比磷物质流系统多,流通量大且较为集中;氮肥生产、纺织印染和食品加工行业是宜兴经济开发区的主要氮排放源;企业自备处理设施除氮效果较好,去除率约79%,而污水处理厂由于设计和运行等原因氮去除率较低,约57%;生活污水氮去除率低;直接排入水体的降水造成的水体负荷约28%。由此,建议企业继续完善企业内处理设施,对集中污水处理厂进行脱氮除磷提标改造,同时加强对园区内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企业固体排放物的管理。  相似文献   
292.
亚临界水萃取植物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临界水作为一种无毒、无污染、廉价的溶剂,已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植物酚类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天然产物,其大部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水萃取植物酚类物质行之有效.本文概述了亚临界水萃取的原理、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国内外利用亚临界水萃取天然酚类物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3.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致癌性转基因动物模型C57-ras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值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统计学分析。方法选取同窝C57-ras转基因阳性和阴性小鼠,雌雄各半,采血,测量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并称主要脏器重量。结果 C57-ras转基因阳性雌鼠和阴性雌鼠间比较,NEUT、NEU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CT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C57-ras转基因阳性雄鼠和阴性雄鼠间比较,RBC、HCT、PLT、PCT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ON%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生化指标中,ALT和TG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比较结果显示,除C57-ras转基因阳性雌鼠和阴性雌鼠在肺重量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建C57-ras致癌性转基因小鼠模型和正常C57BL/6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利于该模型在致癌性安全性评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294.
目的:海洋真菌Fy-04产抗菌物质培养基及性质研究.方法:管碟法测定抑菌效果确定海洋真菌Fy-04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及其性质.结果:海洋真菌Fy-04产抗菌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海水浸出液60%,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膏0.1%,抑菌圈直径34.6mm;对大肠杆菌抑菌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2%,蛋白胨0.7%,酵母膏0.1%,FePO4 0.04%,抑菌圈直径21.6mm;抗菌物质80℃处理1h,残留活性60%以上,pH稳定范围在pH 6.0~10.0.结论:该菌株代谢产物对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并能溶于乙醚、三氯甲烷中等极性的有机溶剂中.  相似文献   
295.
一株木霉菌挥发性物质的抑菌活性测定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木霉菌XYT-12菌株的挥发性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并分析其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抑菌活性测定采用对扣法,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结果:木霉菌XYT-12的挥发性物质对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以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达到61.78%;木霉菌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6-戊基-2H-吡喃-2-酮(6PP),在菌丝和PDB培养液挥发物中的相对含量分别为90.346%和88.729%。  相似文献   
296.
采用传统分离培养筛选微生物新活性物质的方法受到很大制约,自然界99%以上的微生物不能培养,其资源开发受到很大限制。环境微生物宏基因组技术应用避开了微生物分离纯培养问题,极大拓展了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空间,增加获得新活性物质的机会和途径。本文着重介绍宏基因组的概念、研究策略包括DNA提取、文库构建与筛选等及在微生物活性物质筛选中的应用,并对宏基因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97.
以黑豆幼苗为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下其非酶促保护物质和保护酶系对活性氧的清除作用。结果显示:黑豆皮红色素(17.36%)对DPPH.的清除率高达93.6%,可溶性糖(7.227%)对O2-与.OH的清除率分别为47.71%与68.16%,谷胱甘肽(0.8033mg/g)对O2-与.OH有较明显的清除作用,三种非酶促保护物质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清除能力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在水分胁迫下,黑豆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33~14 U.mg-1.min-1.2~6d-1),过氧化氢酶(2.87~2.01 mg.mg-1.min-1.3~6d-1)与过氧化物酶(31~14 mg.mg-1.min-1.3~6d-1)三种保护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黑豆体内清除活性氧防御系统作用十分明显,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298.
柠檬酸合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CS)是细胞内多种重要代谢途径的关键酶。CS可催化草酰乙酸和乙酰辅酶A之间的缩合反应生成柠檬酸和辅酶A。通常革兰氏阳性细菌、古菌以及真核细胞的CS为同源二聚体,而革兰氏阴性细菌的CS为同源六聚体。根据其在细胞内的定位不同,CS可分为线粒体CS、乙醛酸循环体CS、过氧化物酶体CS。这些同工酶在能量代谢、植物脂肪的代谢、脂肪酸的氧化及细胞解毒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来源的CS空间结构、催化机制和动力学性质十分相似。针对其生化特性、空间结构特点、催化机制以及分子进化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9.
植物内生真菌能产生酚类、萜类和生物碱类等多种类型的化感物质,它们在植物的生长发育、抗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植物内生真菌的化感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化感物质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化感作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0.
松毛虫赤眼蜂对被害与未被害马尾松的趋性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利用培养皿和“Y”形嗅觉仪的测定方法,研究了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Matsumura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危害的马尾松针(Pinus massoniana)与未被害马尾松针的趋性选择反应。发现未被害松针和被害松针对松毛虫赤眼蜂均具显著的引诱作用,但是在被害与未被害松针两者之间,松毛虫赤眼蜂明显选择被害松针;对于不同被害程度而言,松毛虫赤眼蜂倾向于选择被害程度严重的松针,而与松针是否被马尾松毛虫连续危害的关系不明显。即松毛虫赤眼蜂可以通过马尾松毛虫被害后的寄主植物(马尾松)所散发的气味以对寄主栖息地定向,跟踪、寻找马尾松毛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