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0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93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305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中国南方低丘红壤区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建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低丘红壤区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模式建造研究徐盛荣,吴珊眉,李辉信(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业化学系,210014)Modelingof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inLow-hillyRedSoilRegionofSouthCbina¥.XuShengrong;WuShanmei;LiHuixin(DepartmentofSoilScienceandAgriculturalChemistry,NanjingAgriculturalUniversity).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2):39—40.Thispaperresearchesintothemodelingof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incorporatingcrop,fruit,forestandanimalhusbandrywithinacatchmentarea,whichisabasicunitoflowhillyregioninsouthChina.Themodelproducessignificantandcomprehensiveprofits.Fi  相似文献   
42.
重庆地区“双千田”组合模式及效益分析郑钦玉,朱自均,胡声荣,袁可(西南农业大学,重庆630716)雷炎,李登国,程世宇,温永学,刘官堂(四川省巴县农业局)CombinationModelsof"TonGrainYieldingField"inChongqingAreaandTkeirBenefitAnalysis¥.ZhengQinyu;ZhuZhijun;HuShengrong;YuanKe(SouthwestAgriculturalUniversity,Chongqing630716),LeiYan,LiDengguo,ChengShiyu,WenYongxue,LiuGuantang(BaxianBureauofAgriculture,SichuanProvince).ChineseJoumalofEcolegy,1993,12(2):34—36.Inthelightoftheeffectsandproblemsofdevelopingwinter-croppingpaddyfieldsinChongqingareaandinordertosearchaftertheoptimummodelofref  相似文献   
43.
为了解释植物叶片的资源分配特征及其与土壤因子间的适应策略,该研究以黄土高原东北缘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油松、樟子松人工纯林及其柠条混交林为对象,采用样方法采集样木树冠中部生长良好的轮生枝中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枝条,并在每个枝条上选择里、中、外3处有代表性的当年生叶和多年生叶;采用 “S”形采样法在每个样方内选取9个取样点,用土钻采集各样点0~20 cm土壤样品;测定分析不同造林模式下油松、樟子松异龄叶功能性状特征、土壤理化性质以及二者的关系,为人工林培育及经营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1)不同造林模式下油松及樟子松叶功能性状的差异集中在化学计量之间;随着叶龄增长,油松、樟子松均表现出干物质含量上升,氮磷含量下降的特征。(2)土壤全磷、全氮含量分别是油松当年及多年生叶的主要解释因子,土壤全磷与当年生叶碳氮比、有机碳、碳磷比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氮、叶面积及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全氮与多年生叶全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叶有机碳、碳磷比、碳氮比则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樟子松当年生叶功能性状的关键土壤因子是土壤容重、全磷含量,其与叶碳氮磷的比值、干物质含量、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氮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多年生叶功能性状的关键土壤因子是土壤容重、含水量、pH,其与叶氮磷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碳含量、干物质含量、比叶面积等呈负相关关系。(4)油松及樟子松纯林的叶功能性状更易向关键土壤因子含量更高的方向偏移,说明与柠条混交可有效分异叶片生长对主要土壤因子的集中需求,但混交造林模式下林木长势有所衰弱;结合研究区资源匮乏现状,林木种植密度较大,竞争加剧了生存压力导致林木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44.
45.
46.
47.
野生猕猴声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敏  江海声 《兽类学报》1996,16(1):7-13
本文通过在华南四省区对四个野生种群猕猴声行为的观察和现场录音,对它们的叫声声学特性,行为模式和其它个体对其相应的行为反应进行了定量的分析研究,并得出11种不同的声行为,这些声行为有相互不同的声学特性,不同的行为模式并引起其它个体相应的行为反应,从而起着通讯的作用。叫声在猕猴的声行为通讯中,一些借助视觉提示,至少以不同的刺激度来“表示”某一类事物,并得到个体间的“共识”有些甚至无需视觉提示而单独传递  相似文献   
48.
DNA遗传标记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林木种子及苗木鉴别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提高营林造林质量的关键环节,传统的种苗鉴别技术的局限性往往使之不能有效鉴别林木种子的品种及种源。DNA遗传标记技术则能提供稳定、准确、可靠的种及品种特异性标记,因而成为林业生产上极具潜力的品种鉴定手段,本文综述了目前国际上DNA遗传标记技术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开展我国林木种菌DNA鉴定技术研究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49.
新型微生物多糖胶联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詹晓北  朱莉 《工业微生物》1996,26(2):27-34,45
本文介绍了新型微生物多糖胶联多糖的结构、来源及生产,通过与其它水溶胶体的比较说明了它的溶液性质,凝胶性质,还涉及其商业可获性和安全性研究,并展望了它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玉米浸渍过程中乳酸杆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亚彬  高素杰 《生物技术》1996,6(6):39-40,6
为了加强乳酸杆菌在玉米浸渍中的促进作用,我们对自己选育的一株乳酸杆菌HW—106进行了增殖培养。在浸渍开始时,把该茵液以10%量接种于玉米浸渍水中,浸渍液中SO2的浓度为0.10%;浸渍温度为50±1℃。在此条件下,玉米的浸渍时间由传统的68h,缩短到3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