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溴敌隆加增效剂防治林区鼢鼠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4年在陕西北部林区对防鼠药物进行筛选和防治试验。结果筛选溴敌隆作为首选药物进行推广使用,成本低,致死率高,结果表明:加增效剂水杨酸钠后能增强毒饵作用,提高致死率,促使内出血,减少使用浓度,节约饵料和药剂,降低成本,饵料以小麦最好;投饵量每洞10g;插洞法适合林区防鼠。  相似文献   
42.
甘肃临泽绿洲景观的空间结构与生产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绿洲景观生态系统包括居民点,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岩漠,砾漠,沙漠,道路,水系10种景观组分;基质为耕地,成因类型为引入型;斑块包括居民点,林地,草地,水域,岩漠,砾漠,沙漠7种类型,成因类型可以分为3类;居民点,林地,耕地为引入型,岩漠,砾漠,沙漠为残留型,草地为环境淘汰型及残留型;廓道包括水系和道路2种类型,道路的廓道密度为水系的1.03倍,耕地以植物生产为主,在利用上应增加生产层次,发展动物生产,避免扩大面积,以维持景观生态系统的景观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对于具有环境资源型和残留型成因特征的景观要素,适当减少生产层次,开发前植物生产,发挥水土涵养,旅游休闲,防风固沙的生态功能,有利于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的维持与稳定,对于以残留型为主的成因类型,利用上应发掘前植物生产的潜力,适当发展植物生产,可以避免景观结构的恶化。  相似文献   
43.
44.
甘肃省谷子地方品种营养品质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甘肃省199份谷子地方品种子粒的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含量较高,品种间差异大,变异丰富;不同地区谷子品种的营养品质存在差异,陇东地区谷子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同粒色谷子营养品质也存在差异,青色籽粒的谷子其蛋白质、脂肪和赖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45.
杨斌  余静 《菌物系统》2002,21(3):313-315
从中国西部地区发现两个黑蛋巢菌新种,它们是甘肃黑蛋巢(Cyathus gansuensis)和嘉峪关黑蛋巢(Cyathus jiayuguanensis)。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真菌标本室(MHSFC)。  相似文献   
46.
甘肃兴隆山林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隔离种群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兴隆山林区大约在300a前就已完全隔离。现有马麝种群的密度高而相对稳定,约为30-50头/km^2,在目前密度与系统压力下,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在5000头左右,但却面临着疾病、营养不良与偷猎的威胁。因此应努力建立一个“以开发养保护,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从而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树立典范。  相似文献   
47.
甘肃灵台小石沟晚中新世—上新世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根据发现的大量小哺乳动物化石,将甘肃灵台小石沟72074(4)地点剖面划分出4个生物地层带,Ⅰ带与榆社马会组化石组合相当,为中新世晚期;Ⅱ带、Ⅲ带及Ⅳ带代表中国上新世较为完整的小哺乳动物生物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48.
黑河流域浮游植物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5至8月对黑河(中)流域河道、湖泊、沼泽的10站位的调查中,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109种(未鉴定到种的按1种计),其中蓝藻(Cyanophyta)16tkhh,bqvnaiks(Cryptophyta)2种,甲藻(Pyrrophyta)3种,金藻(Chrysophyta)4种,黄藻(Xanthophyta)4种,裸藻(Euglenophyta)8种,绿藻(Chlorophyta)38种,硅藻(Bacillariophyta)34种。南部祁连山山区的浮游植物种类很贫乏。中下游诸点有黑河流域浮游植物全部属、种,故可以认为黑河流域浮游植物地理分布具有与河流水文分带相对应的垂直地理性分异。  相似文献   
49.
甘肃洮河流域种子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甘肃洮河流域地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汇地带,植物种类比较丰富,据初步统计,有种子植物100科,448属,1346种,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下列基本特征;种类组成比较丰富,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但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具典型的北温带性质,区系成分过渡性强。根据特有种的分布情况和自然地理特征,洮河中上游植物区系应地横断山脉地区川西北,甘南,青东南地区,洮河下游应属于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  相似文献   
50.
何苏琴  李玉奇 《菌物系统》1997,16(2):109-111
从甘肃省定西县豌豆田土壤中分离到的丝葚霉属一新种-甘肃丝葚霉PapulasporagansuensisS.Q.HeetD.Z.Tang,其形态特征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主模式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标本室,等模式保存在甘肃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