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9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91篇
  275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70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Abstract: Case studies on Poisson lognorm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abundance have been rare, especially in forest communities. We propose a numerical method to fit the Poisson lognormal to the species abundance data at an evergreen mixed forest in the Dinghushan Biosphere Reserve, South China. Plants in the tree, 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25 quadrats of 20 m× 20 m, 5 m× 5 m, and 1 m× 1 m were surveyed.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 for each layer, the observed species abundance with a similarly small median, mode, and a variance larger than the mean was reverse J-shaped and followed well the zero-truncated Poisson lognormal; (ii)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skewness and kurtosis of abundance, and two Poisson lognormal parameters (& and μ) for shrub layer were closer to those for the herb layer than those for the tree layer; and (iii) from the tree to the shrub to the herb layer, the α and th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decreased, whereas diversity increased. We suggest that: (i) the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s in the three layers reflects the overall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i) the Poisson lognormal can describe the species abundance distribution in diverse communities with a few abundant species but many rare species; and (iii) 1/α should be an alternative measure of diversity.
(Managing editor: Ya-Qin HAN)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对四川省雅江县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大型菌类资源种类、菌类分布状况和经济与医药价值进行调查。方法:对保护区内大型菌类的调查主要采用走样线法采集菌类标本,以子实体形态为主,孢子、菌丝形态鉴别为辅进行菌种鉴定。结果:在格西沟自然保护区共走21条样线,采集菌类标本185号,鉴定为18科45种,大型菌类资源主要分布在高山草甸、硬绿常绿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等四种生境。结论: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菌类种类,菌类的分布与保护区的各种生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994.
2008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在中国南方广大地区发生冻雨雪灾害,给在鄱阳湖区越冬的斑背大尾莺(Locustella pryeri)带来不利影响,据3月上旬的调查,原本在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广泛分布的斑背大尾莺已变得十分稀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为掌握禄丰樟木箐州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维管植物资源现状及其组成特点,提高对保护区植物资源的就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平.方法:基于20余年积累的数据,编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资源数据库,对科属种特征、生活型组成、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进行分析.结果:(1)樟木箐自然保护区药用维管植物共有158科462属741种.少种科的科数...  相似文献   
996.
2008年7月至8月,采用样点法对国家自然保护区金佛山北坡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鸟类的G-F指数,结果表明:金佛山北坡鸟类资源丰富,共有鸟类115种,分属于10目33科,其中,最多为雀形目92种(80%),其次为鸡形目5种(4.35%);国家二级保护鸟类5种,被列入CITES名录的鸟类有4种;东洋界鸟类81种(70.43%),古北界鸟类26种(22.61%),广布种8种(6.96%);从居留类型看,留鸟82种(71.30%),夏候鸟27种(23.48%)、冬候鸟4种(3.48%),旅鸟2种(1.74%);金佛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F指数为17.1257,G指数为4.1561,G-F指数为0.7573.  相似文献   
997.
调查发现,福建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果树资源有31科41属85种7变种。种类最多的科是蔷薇科,有5属18种1变种,占总种数的20.7%;种类最多的属是悬钩子属,有11种,占总种数的12.0%;6种以上的大科有蔷薇科、壳斗科、桑科、葡萄科4科,共50种,占总种数的54.3%。开发潜力较大的种类主要有枳椇、南酸枣、乌饭树、构树、胡颓子、多花山竹子、金樱子、地菍、三叶木通和壳斗科栲属、蔷微科悬钩子属、葡萄科等种类。文中列出所有92种(含变种)野生果树的学名、性状、果期、果实用途及适生生境,并提出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98.
百山祖常绿林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保存较好的森林类型,群落结构复杂。本研究以百山祖25 ha亚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简称百山祖样地)为平台,对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所有木本植物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其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独立个体有210,556株,分属43科85属163种。热带分布的科(20个)多于温带分布的科(17个),但在属水平上以温带性质为主(温带分布的属为47个,热带分布的属为33个)。常绿树种有90种,占总树种数的55.21%。样地内稀有种和偶见种分别占所有物种数的35.58%和25.77%。重要值≥1%的物种共有25个,分别占样地总个体数和总胸高断面积的85.84%和91.18%。重要值最大的3个物种分别是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样地内所有个体的平均胸径为5.26 cm,整体径级分布呈倒“J”型,小径级个体较多,群落更新良好。样地内优势种在1–100 m尺度上呈聚集...  相似文献   
999.
地方立法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从数量上看已不少,但整体上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提质增效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116部中国自然保护区地方法律规范的实证分析发现,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主要呈现立法时间跨度较大、立法数量新时期增长较快、立法地域分布广泛、立法模式上综合性与专门性相结合等特征。当前,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面临着过时立法、抵触立法、重复立法等诸多问题。为有效破解上述难题,可尝试从立法清理和立法特色两个维度下功夫,加快地方立法清理的工作进程,突出地方立法特色,提升中国自然保护区地方立法质效。  相似文献   
1000.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世界最高峰为代表的极高山生态系统,在生态和生物的演化及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受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限制,外界对其哺乳动物区系的了解尚不完整。我们于2010 年9月至2012 年10 月在保护区的调查点内利用样带法、访问调查法、自动感应照相系统监测法和夹日法进行了5 次哺乳动物区系调察,共确认10 目23 科81 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有34 种,占总数的42.0% ;地域特征明显,高地型17 种和喜马拉雅-横断山区型14 种,共占38. 3%。区内可以划分为6 个自然带,哺乳动物物种丰富度表现为随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并以2 500 -3 300 m 的物种数最多,共48 种。区系组成南、北翼差异显著,南翼的76 种哺乳动物中,东洋界41 种,古北界25 种;而北翼的29 种中,东洋界仅2 种,古北界23 种。南翼3 300 m以下东洋界优势明显,而4 000 m 以上古北界则占绝对优势,据此我们认为保护区位于东洋界和古北界分界线上,且分界线在3 300 -4 000 m 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