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1篇 |
免费 | 54篇 |
国内免费 | 540篇 |
专业分类
134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35篇 |
2020年 | 37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36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5篇 |
2012年 | 73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57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50篇 |
2005年 | 50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3篇 |
1996年 | 23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24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15篇 |
1988年 | 1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
采用多种方法诱变获得一株新型肌苷产生菌--产氨短杆菌GMBA-800,对其生长和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肌苷产量从5g/L提高到18.41g/L,发酵周期从84h缩短为63h。菌株遗传性状稳定。 相似文献
3.
小麦PAL基因的克隆及赤霉菌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苯丙氨酸解氨酶(PA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基因保守区域从小麦抗赤霉病材料苏麦3号中克隆获得4个PAL基因,分别命名为Ta PAL1、Ta PAL2、Ta PAL3、Ta PAL4。4个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RF,open reading frame)长度分别为2142 bp、2016 bp、2118 bp和2139 bp,分别编码714个、672个、706个和713个氨基酸。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其相似性达到88.35%,所编码的氨基酸相似性为91.9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4个基因都包含HAL-PAL结构域及PAL结构域。通过接种禾谷镰刀菌,利用荧光定量PCR对PAL基因进行表达分析发现,4个PAL基因全部为上调表达,其中Ta PAL2、Ta PAL3和Ta PAL4最为明显。PAL基因的上调表达,说明PAL基因在小麦抵抗赤霉病菌侵染的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魔芋葡甘聚糖水溶胶的粘度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魔芋葡甘聚糖(KGM)水溶胶在不同剪切速率、浓度、放置时间、温度等条件下的粘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溶胶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呈指数降低,属于非牛顿流体,1%的KGM水溶胶粘度η(10-4mpa·s)与剪切速率γ(s-1)的经验公式为η=1.41+9.04e-γ/0.107;粘度η(10-4mpa·s)随KGM质量分数ω(%)增加而呈指数增加,二者关系符合η=3.88eω/0.632;1%的KGM水溶胶粘度η(10-4mpa·s)随放置时间t(h)的增加而下降,可用多项关系式η=4.93+0.027t-5.15×10-4t2来拟合;温度升高则粘度会下降,1%的KGM水溶胶的粘流活化能为14.90 kJ/mol.此外,还分别探讨了不同电解质(如NaCl,NaOH,HCl)及表面活性剂(如CTAB,SDS,Tween 80)等对KGM水溶胶粘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5.
植物冠层与大气氨交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植物与大气间NH3交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研究表明,植物冠层能够与大气进行NH3交换.交换的大小和方向取决于细胞间隙与大气NH3分压的差异,即NH3补偿点。大部分农田植物的NH3补偿点大致在1~6nmol NH3/mol air范围内;在自然条件下,NH3补偿点可能接近气孔下腔中的NH3分压,也可能接近大气中的NH3浓度;生长在低氮输入生态系统(如沼泽地和森林)中植物的NH3补偿点几乎为零。当外界大气NH3浓度低于补偿点时,生长的植被会释放NH3:否则,植被就会吸收NH3。影响NH3补偿点的因素主要包括叶温、光照强度和空气湿度等环境因素以及质外体pH、光呼吸速率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等内部因素。在植物生长前期,与大气间的NH3交换以吸收为主。后期则以释放为主。植物吸收或释放NH3的大小.因研究者、试验材料和试验条件等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植物地上部分对NH3的吸收途径主要有2条,一是通过表皮层吸收;一是通过气孔吸收.通过表皮层吸收的NH3占气态NH3吸收的3%,不是主要吸收途径;NH3吸收丰要通过气孔进行,其吸收量和吸收速率取决于气孔导度、温度及光照等。目前对植物NH3释放机理的解释主要是光呼吸氮循环途径和植物衰老时的蛋白质降解途径.但有关光呼吸氮循环途径在植物体NH3挥发中的作用远末搞清。当前国内、外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植物与大气间NH3、交换的方向、强度、NH3补偿点及其影响因素,植物与大气间发生NH3交换的生理机制,人气NH3浓度增加对植物代谢和生理特征的影响等方面,而忽视了对植物生态学特征、源库特征、根系分泌物、养分利用效率和不同植物种群间竞争的影响。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与大气间NH3交换。不仅可以丰富植物氮素营养理论,而且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环境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适量BrdU处理中华大蟾蜍外周血淋巴细胞,能以较高频率得到形态多样的染色质(体)结构。本文以两栖类和人类细胞为材料,采用Feulgen染色、Ag-NOR染色、DAPI荧光染色及放射自显影等方法,证实了其染色质性质,初步讨论了其产生原因,并将其命名为:“G,期后期染色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形态学角度初步分析了从G_2期后期到M期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的动态过程,提出不同染色体形成其高级结构是非同步的,有可能存在染色体包裹顺序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丹参和甜叶菊愈伤组织在分化过程中一般都出现两个PAL活性高峰。第一高峰在培养第一、二、三天中出现;第二高峰在第十一天前后出现。前者在分化或不分化培养基中都存在,似与组织分化无关,后者只在分化条件下才有,似可作为组织启动分化的指示酶。分化程度不同的组织,PAL活性有很大差异,即将或刚分化的组织活性最高,随着分化的进程活性趋于降低,老化的组织甚至丧失活性。PAL活性、木质素合成和管状份子形成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以家榆种子为试材,在37℃、100%相对湿度下进行老化处理后,结合DAPI染色和细胞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激光共聚焦技术以及生化分析,检测家榆种子人工诱导老化过程中细胞核、活性氧(ROS)和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老化程度加深,种子细胞染色质皱缩、凝聚,继而解体并被排出体外;表皮中最先发现TUNEL凋亡核,而后逐渐延伸到子叶和胚轴;老化处理5d时种子活性氧信号最强,且其与程序性死亡相关事件的发生具有时空一致性,同时在胞浆中检测到较强的caspase-3活性.研究表明,家榆种子人工老化可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且存在与ROS迸发及类caspase-3相关联的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和DNA测序技术测定了6个中国家鹅品种和2个欧洲鹅品种25个个体线粒体tRNApro(69 bp)和tRNAthr(68 bp)基因的完整序列,通过对家鹅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首次报道了家鹅线粒体tRNApro和tRNAthr基因的结构,对鸿雁、灰雁、白额雁(Anser albifrons,序列号为AF363031)雁属种间tRNApro和tRNAthr基因的二级结构及序列的变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序列号为NC001323)与鸿雁家鹅间tRNApro和tRNAthr基因二级结构的比较,初步进行了鸡形目与雁形目两个目间tRNApro和tRNAthr基因二级结构及序列变异的分析.结果表明:家鹅tRNApro和tRNAthr基因均可折叠成标准的三叶草形二级结构; 2个tRNA基因三叶草结构的氨基酸臂、反密码子环在鸿雁、灰雁和白额雁种间以及鸡形目与雁形目两个目间没有变异,具有高度的保守性.本研究的结果将为进一步探讨家鹅线粒体DNA tRNApro和tRNAthr基因序列与结构、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所测的序列已登录GenBank数据库,序列号为AY427800~AY427805和AY427812~AY427814. 相似文献
10.
【目的】Ty3/gypsy反转座子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一类反转座子。反转座子上的天冬氨酰蛋白酶(aspartic protease, AP)基因是反转座子发生转座所需的一个重要基因。但由于该基因家族成员间变异较大,较难利用简并引物克隆得到该基因,所以对该基因家族成员的研究很少。【方法】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克隆了二化螟Ty3/gypsy反转座子的AP基因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和地理种群变异进行了分析。【结果】克隆获得的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Ty3/gypsy反转座子中的AP基因具有独立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长528 bp,编码的蛋白含175个氨基酸残基(GenBank登录号:KF886014)。Conserved Domain Search在线工具分析显示,该蛋白中含有一个特异的Asp_protease_2保守功能域。从7个二化螟不同地理种群中共克隆获得70份AP基因拷贝。对同一基因座位上的AP序列多重比对分析,发现共存在46处碱基替换,其中碱基转换(transition)有31处,碱基颠换(transversion)有15处,70份拷贝中有69份拷贝是完整的ORF,能编码完整的蛋白。从碱基替换形式看,A→G的变异形式出现最多,有15处;其次是T→C的变异形式,有11处;其余的变异形式都很少。对比这7个不同地理种群,没有发现碱基的替换存在明显的地理区划差异。【结论】碱基的替换形式与二化螟所处的地理区域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对于认识反转座子序列的变异特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