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20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79篇
  1990年   66篇
  1989年   76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5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以乳酸发酵——溶剂萃取耦合过程为背景,研究了十二种有机溶剂在发酵培养基中的不同浓度水平,对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Ius delbreuckii)生理活性的影响。根据乳杆菌生理活性随溶剂浓度变化的特征,将有机溶剂与乳杆菌的相容性分为四种类型,对比溶剂在水中溶解度与溶剂对乳杆菌特征毒性浓度的相对大小,对四种类型作了定性描述。  相似文献   
993.
银色裂腹鱼(Schizothorax argentatus)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地区的伊犁河流域,是我国裂腹鱼类中珍稀濒危品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银色裂腹鱼长度为16580 bp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基因组成和排列顺序均与典型的脊椎动物相似,共有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和1个非编码区(D-loop)。碱基组成分别为A(30.25%)、G(17.28%)、C(27.20%)和T(25.27%),呈现明显的AT偏好性和反G偏倚。tRNA基因中仅tRNA-Ser(GCU)因缺少二氢尿嘧啶茎而无法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ND6基因的AT-skew和GC-skew值波动最大,揭示该基因经历的选择和突变压力可能与其他基因不同。银色裂腹鱼线粒体控制区包含了3个不同的结构域:终止序列区(ETAS)、中央保守区(CSB-F、CSB-E、CSB-D和CSB-B)和保守序列区(CSB1、CSB2和CSB3),且在CSB3下游约50 bp处识别到鲤形目(Cypriniformes)鱼类中普遍存在的保守序列片段TT(AT)nGTG。基于28种裂腹鱼属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表明银色裂腹鱼分化时间较早,与其他类群亲缘关系较远,这可能与其所生活的水域地理位置和水文环境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以含不同浓度黄曲霉毒素B1(AFB1)(0、10、100和1000μg/kg饲料)的4种饲料饲喂初始均重为(0.382±0.005) 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42d,探讨AFB1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 100和1000μg/kg毒素组幼虾的存活率、摄食率、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10μg/kg毒素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10μg/kg毒素组幼虾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饲料AFB1含量≥100μg/kg时显著影响了克氏原螯虾幼虾上述肝胰腺酶的活性。10μg/kg毒素组肝胰腺组织结构发生轻微变化, 100和1000μg/kg毒素组幼虾的肝胰腺表现出严重病变, R细胞数量减少而B细胞...  相似文献   
995.
文章旨在探索开放流水养殖模式下,暂养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肌肉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试验选用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大规格鱼种(15.69±2.28) g黄颡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4组,分别暂养0(对照组)、20d、30d和40d,每组3个重复。试验期间投喂黄颡鱼配合饲料,在养殖过程中定期测量水质。在试验结束后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氨基酸、脂肪酸组成及质构特性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暂养期间试验池的水质氨态氮含量在0.03—0.05 mg/L,亚硝态氮含量均在0.01 mg/L,溶氧水平均超过9.0 mg/L。(2)暂养时间延长,黄颡鱼末体重和增重率呈上升趋势,特定生长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暂养20d、30d和40d组的成活率、肥满度、肝体比及脏体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暂养30d和40d组血清中的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但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总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暂养20d组(P<0.05);对照组、暂养2...  相似文献   
996.
在杀鱼爱德华氏菌病原学研究中,在动物中制备杀鱼爱德华氏菌蛋白抗体耗时长,且获得的多克隆或多肽抗体在宿主细胞中特异性差,背景信号强。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氏菌(Salmonella)中建立起来的λRed基因编辑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建立了在杀鱼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piscicida)基因组基因上添加HA标签序列的方法,为使用标签抗体研究杀鱼爱德华氏菌基因功能提供便利。λRed重组系统利用同源线性DNA片段与基因组DNA进行重组。即以质粒pSU315为模板,在引物上引入目的基因的特异性序列,扩增FRT序列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以获得的PCR产物转化携带pKD46的杀鱼爱德华氏菌,在pKD46表达的λ噬菌体的3个重组蛋白(Exo、Beta和Gam)作用下, PCR产物与杀鱼爱德华氏菌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获得引入了抗生素抗性的靶基因缺失或靶基因携带标签序列的菌株;接着利用pKD46的温敏型特性,消除引入的pKD46;最后向杀鱼爱德华氏菌引入文章构建的表达Flp重组酶的质粒pKD46-flp,在FLP作用下,两个FRT位点之间发生重组,...  相似文献   
997.
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系统研究了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仔鱼、稚鱼和幼鱼肠道菌群组成及与同时期养殖水体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光唇鱼仔鱼、稚鱼和幼鱼的肠道菌群中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而随着光唇鱼幼体的发育,养殖水体中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呈现显著下降趋势(P<0.05)。光唇鱼仔鱼和稚鱼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门由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组成,而同时期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光唇鱼幼鱼肠道菌群中的优势菌门为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变形菌门,同时期养殖水体中优势菌门由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梭杆菌门组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光唇鱼幼体发育,在光唇鱼肠道菌群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相对丰度的时序变化趋势与其在养殖水体中相同。在属水平上,光唇鱼仔鱼、稚鱼肠道菌群中优势菌属均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而幼鱼肠道菌群中优势菌属为鲸杆菌属(Cetobacte...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建立小鼠血浆中黄卡瓦胡椒素B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KM小鼠采用尾静脉注射(20 mg/kg)、腹腔注射(20、40和60 mg/kg)和灌胃(200、400和600 mg/kg)给药后,在0、5、30 min及1、2、4、6、8、12、16和24 h眼底静脉丛取血,分离血浆样品,HPLC-MS/MS分析样品中黄卡瓦胡椒素B的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不同途径给药下黄卡瓦胡椒素B的生物利用度。结果 在0.2~800.0 ng/mL浓度范围内,黄卡瓦胡椒素B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定量下限为0.2 ng/mL,准确度在-8.50%~12.50%,精密度在1.73%~12.03%,且无明显基质效应(88.68%~102.04%),确证该方法适用于小鼠血浆中黄卡瓦胡椒素B的定量分析。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黄卡瓦胡椒素B腹腔注射和灌胃给药后在体内吸收迅速,血药浓度在给药0.083 h即为峰值,在腹腔注射20~60 mg/kg和灌胃200~600 mg/kg给药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药代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999.
1000.
用直接注射法生产转基因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对鲤鱼、鲫鱼受精卵不加任何去膜处理,用显微操作器把外源基因直接注射到卵核附近,构建转基因鱼的方法。本法操作方便,孵化条件简单,成活率高。斑点杂交和Southern Blot杂交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率与其它方法构建的转基因鱼的外源基因的整合率相近。从1988年至今,本组运用这个方法生产转基因鲤鱼、鲫鱼一万余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