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谷伟  岳永杰  李钢铁  潘文杰  哈丽雅 《生态学报》2012,32(11):3440-3448
于2010年采用定点连续观测的方法,研究了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树龄(23年生、40年生、56年生)沙地榆孤立木种子雨的数量、组成及散布过程,分析沙地榆种子雨的扩散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孤立木种子雨的总量随其年龄增长而增加,其中56年生孤立木>40年生孤立木>23年生孤立木,其种子雨的总量分别为(7744±16.26)粒/m2、(5236±18.87)粒/m2、(2456±12.67)粒/m2;(2)40年生孤立木的种子质量较好,成熟种子的比例最高,未成熟、空粒和虫害种子的比例较低,56年生孤立木次之,23年生孤立木质量最差,56年生沙地榆和40年生沙地榆是自然更新种子的主要来源;(3)榆树种子于当年5月下旬开始成熟并于6月初开始脱落,6月中旬达到降落高峰期,落种持续到6月下旬结束,落种期持续近1个月;(4)种子雨的前扩散过程中种子集中降落在主风向的下风向50 m和树冠周围20 m的范围内;(5)在种子的后扩散过程中,种子沿下风向继续运动,散落在下风向50 m范围或更远处,后扩散对前扩散表现为"削锋"作用。  相似文献   
82.
根据叶结构特征,将黑龙江省古新世乌云植物群中的榆科叶化石确定为叉脉榆(Ulmus furcinervis (Borsuk) Ablaev),叶化石二级脉达缘且在叶缘区分叉、三级脉及顶、叶缘锯齿两侧边凸出.重新研究了前人鉴定为小叶普拉榆(Planera cf. microphylla auct. non Newberry)和乌云珍珠梅(Sorbaria wuyungensis Tao et Xiong)的叶化石并将其归入叉脉榆.  相似文献   
83.
榉属(Zelkova)是包含6个种的榆科小属, 呈东亚、西亚和南欧间断分布。该文基于DNA序列trnL-trnF和ITS构建了榉属的分子系统发育树, 大体上把此属分为3个分支, 分别对应东亚、西亚和南欧的种类, 与前人仅依据ITS序列的结果不同。生物地理的扩散和隔离分化分析(DIVA)表明, 榉属的原始祖先分布区可能是欧亚北温带, 包括了东亚、西亚和南欧的某个大的区域。分化过程以隔离分化为主要特征, 即3个分布区域是逐步隔离分化的。由于东亚的物种多样性, 北太平洋有可能是起源中心。榉属的现代分布格局可能主要是由于渐新世发生的古地中海西退、中新世发生的青藏高原大范围隆升, 以及第四纪冰川活动引起的分布区的收缩。  相似文献   
84.
榆瘿蚜取食侵染榆树叶片形成了榆树虫瘿,本研究采用新一代的高通量Illumina Hi SeqTM 2000技术测序平台对榆瘿蚜取食刺激的榆树叶片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功能注释,利用生物学方法对基因表达和功能进行研究。测序获得23.19 Gb碱基序列信息,通过对测序数据进行序列过滤、拼接和去冗余,共获得102 017个Unigenes,通过NR与BLAST等数据库比对,其中有37 899个(37.15%) Unigense被注释。利用KOG、GO、KEGG等数据库对榆树虫瘿叶片的Unigense进行比对,按功其能将匹配的Unigenes基因划分25大类;GO注释将信息归纳为基因的3大主类,57个亚类;以KEGG数据库为参考,将Unigene定位到110个不同的代谢通路,包括氧化应激防御、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碳水化合物以及次生物代谢等代谢相关的Unigenes通路。本研究通过二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榆瘿蚜侵染下榆树虫瘿的相关基因,为今后研究榆瘿蚜侵染榆树叶片形成虫瘿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5.
孙泽祥  刘志锋  何春阳  邬建国 《生态学报》2016,36(15):4881-4891
理解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对提高干燥地区人类福祉和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人们仍然缺乏对快速城市化干燥地区中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多尺度理解。以呼包鄂榆地区这一正在经历快速城市化的干燥地区为例,在城市群、区域和城市3个尺度上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对呼包鄂榆地区2010年的粮食生产、肉类生产、产水量、土壤保持和碳固持5种关键生态系统服务进行测量。利用相关分析法在3个尺度上对5种服务间的权衡关系进行分析。2010年呼包鄂榆地区产水量和土壤保持以及产水量和碳固持服务表现出显著的权衡关系。其中,产水量和碳固持服务在城市群、农业区和鄂尔多斯市呈现明显的权衡关系,产水量和土壤保持服务在城市群和农业区呈现明显的权衡关系。快速城市化干燥地区中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具有明显的尺度效应,同一对生态系统服务在不同尺度上的权衡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区域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的空间异质性所致。研究结果有助于对呼包鄂榆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的认识,为该地区土地系统设计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6.
探明鸡卵清蛋白基因(ov)第一内含子和 3'-调控区对目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鸡输卵管表达载体的构建提供科学依据.用牛生长激素基因(BGH)poly A 序列替换鸡输卵管表达载体中 ov 3'-调控区,用限制酶消化法逐步删减第一内含子序列,获得5个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hK1)cDNA 的鸡输卵管表达载体,分别命名为 pOV2K、pOV3K、pOV4K、pOV5K 和 pOV6K.经翅静脉给产蛋鸡注射聚乙烯亚胺包裹的相同拷贝数重组载体,通过蛋清中酶活性定量检测评价不同载体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受控于 3.0kb ov 5'-和3'-调控区的 pOV2K 表达的重组酶活性明显高于用 BGH poly A 替换 3'-调控区的pOV3K;无内含子的pOV6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舍不同长度第一内含子的pOV3K、pOV4K 和 pOV5K,重组酶表达水平随第一内舍子的缩短呈逐渐下降趋势.该试验结果表明 ov 第一内含子和 3'-调控区对目的基因在鸡榆卵管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正调节作用,应当包括在鸡输卵管表达载体中.  相似文献   
87.
中国榆属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分类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榆属(Ulmus L.)5个组中19个种的花粉形态,并对我国具有的4组15种进行了统计学观测,对个别种的花粉外壁作了透射电镜超微结构研究。该属花粉萌发孔为4—7个,因种而异,分别为4—5、4—6和4—7孔。不同孔数的花粉含量存在差异。花粉外壁纹饰可区分为疣状、条块状、脑纹状、粗拟网状和细拟网状等5种主要类型。外壁超微结构表明,该属花粉无典型柱状层的分化。并就一些属内有关的分类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8.
榆耳多糖的分离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热水抽提,乙醇沉淀的方法,从榆耳子实体获得了灰白色的多糖。该多糖经SephadexG—200凝胶层析柱和高压电泳分析证明是单一成份。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榆耳多糖呈β—糖苷键连接,该多糖的组成分为D—葡萄糖,D—半乳糖,D—甘露糖和D—木糖,其克分子比为1.0:0.5:0.6:0.7。此外还含少量的糖醛酸。蛋白质和氨基酸分析证明,榆耳多糖是一种与蛋白质相结合的物质。生物学研究表明,榆耳多糖具有促进机体免疫功能,能增加胸、脾脏器官的重量,对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23%,对小白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LD50>250mg/kg。  相似文献   
89.
叶表皮结构在榆属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榆属9种1变种的成熟叶表皮结构进行了观察,认为榆属叶表皮结构在扫描电镜下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可以作为榆属分种的辅助特征。  相似文献   
90.
一、琅琊山自然概况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西南郊,属大别山余脉向东延伸至皖东地区隆起形成一片高约200—300米的低山丘陵地。其最高峰小丰山321米,其下幽谷深邃,林木葱笼,其中在著名的琅琊寺和醉翁亭周围及两寺山谷两侧坡地,保存着有多种榆科植物与其它温带落叶树组成的典型的江淮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琅琊山主要由震旦纪,奥陶纪灰岩构成,大部分山体由厚层状石灰岩出露。在山的上部,山体陡峭,其坡度多在30°以上,由于原始植被遭破坏,随着钙的逐渐淋失及部分水土流失,便直接发育在灰岩积物上,风化土层浅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