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441.
海龟家族     
目前已知的海龟,共有两科七或八种,除了位于东太平洋上的"黑龟"分类尚有争议外,其余的7种,其演化均与生态上的适应有关,不但体型特征与生活环境关系密切,地理分布也与适应温度的范围有关。除了海龟科的肯式龟及平背龟属于地区性分布的物种,不会出现在中国附近的海域外,其余5种均出现在中国海域。  相似文献   
442.
为从生源要素角度评价底播增殖滤食性贝类在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依据在庄河海域现场研究得到的底播菲律宾蛤仔的生理生态学参数建立了其C、N、P收支方程.结果表明: 菲律宾蛤仔对碳、氮、磷的生长余力(SFGC、SFGN、SFGP)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均在春季达到最高值,而SFGC在夏季时最低,且为负值,SFGN及SFGP全年均为正值,变化范围分别为-3.94~49.82 mg C·ind-1·d-1、0.72~9.49 mg N·ind-1·d-1和0.15~3.06 mg P·ind-1·d-1.菲律宾蛤仔对碳、氮、磷的生长效率季节变化显著,其对C、N、P的净生长效率基本表现为KP2> KN2> KC2.C、N、P收支方程显示,菲律宾蛤仔更趋向于对N、P的富集,即与碳元素相比,摄取的氮源及磷源大部分用于蛤仔自身的生长和繁殖.高密度、大规模底播增殖菲律宾蛤仔是庄河海域生态系统碳、氮、磷循环的重要组分,其对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生源要素循环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43.
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黄鲫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6):1100-1106
本研究对采自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4个群体(宁德、平潭、厦门和漳浦)的黄鲫样品进行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片段扩增,并基于此片段检测该海域黄鲫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控制区前半段存在4-7次39 bp的重复单元, 5次重复所占比例最高,并随着从北向南有逐渐降低的趋势。4个黄鲫群体呈现出高的单倍型多样度和低的核苷酸多样度,遗传多样性处于较高水平。邻接关系树和单倍型网络图中并未检测到与地理群体相对应的谱系结构;基因流和确切P检验结果显示4个黄鲫群体间可进行随机交配; AMOVA和Fst分析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黄鲫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分化微弱,无显著群体遗传结构。核苷酸不配对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均显示黄鲫经历了近期的群体扩张事件,推测扩张时间大约在2.5万-4.9万年前,属于更新世晚期。虽然该海域黄鲫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但其资源量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应加强相应的渔业管理措施,合理开发和利用黄鲫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44.
收集2002-2010 年间浙江省椒江口附近的卫星遥感影像, 研究发现椒江口从2007 年起开始大规模围填海工程, 2009 年围垦的面积达到最高峰, 2010 年底工程结束。从2005-2012 年间, 在围填海工程的前、中、后期进行了浮游动物生态调查, 结果表明椒江口围填海工程没有引起浮游动物种类数的明显变化, 但在工程期间发生了优势种和群落结构的显著变化。工程开始前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要优势群落, 在工程进行期间被水母替代, 直到工程结束后才慢慢恢复到桡足类占据优势类群。随着围填海工程的进展浮游动物密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 到了工程后的2012 年才有所上升, 浮游动物生物量一直呈上升趋势, 到2011 年达到最大值。从整个调查过程来看, 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尚高, 且变化不大, 本文认为在该海域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不能很好地指示围填海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45.
黑嘴鸥仅在我国沿海地区繁殖,迄今共发现4个繁殖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滦河口是其中之一。1995~1997年的野外调查结果表明,滦河口黑嘴鸥繁殖群体目前呈下降趋势,原因是黑嘴鸥繁殖地湿地的生境改变及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46.
海洋纤毛虫--冠帆口虫的口器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宏伟  龚骏  宋微波 《动物学报》2003,49(6):829-834
对海洋盾纤目纤毛虫,冠帆口虫(Pleuronema coronatum)无性分裂期间口器的发生过程做了跟踪观察。结果显示其口器发生与已知的同属种普氏帆口虫具相似的过程。其口器发生及演化的基本模式可简述如下:老口区的三片小膜经历一个分化和移行过程;前仔虫的口侧膜来源于老口区的口侧膜;后仔虫的小膜1~3与口侧膜均来源于老的口侧膜;在口器发生过程中,前、后仔虫口侧膜的后端均形成一个相应的盾片区,其内的毛基粒在进入营养期之前被完全吸收[动物学报49(6):829~834,2003]。  相似文献   
447.
曹文波  徐芬  李春亮  王国秀 《生物技术》2004,14(1):74-74,F003
较系统地阐述了实验室驯化按蚊(Anopheles)所需的环境条件,环境因素对驯化的影响和驯化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本实验室驯化的经验。  相似文献   
448.
厦门海域蟹类的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16年5月(春)、8月(夏)、11月(秋)和2017年2月(冬)在厦门海域(24°21′ ~ 24°39′N,117°54′ ~ 118°30′E)的蟹类资源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该海域蟹类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分布变化的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有蟹类32种,隶属12科18属。种数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调查海域四季中出现的优势种有7种:变态蟳(Charybdis variegata)、东方蟳(C. orientalis)、红星梭子蟹(Portunus sanguinolentus)、矛形梭子蟹(P. hastatoides)、强壮菱蟹(Parthenope validus)、日本蟳(C. japonica)和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其中日本蟳是四季共有的优势种。多样性指数(H′)以春季最高,秋季最低。生物量呈现出时空分布差异,秋季最高,春季最低;九龙江口(位于厦门海域西部)的蟹类生物量明显低于厦门岛其他海域,水深大于10 m水域的生物量小于水深小于等于10 m水域的生物量,这与九龙江径流、水深、水温等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与30年前相比,厦门海域蟹类的种数减少了约45%,优势种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49.
银鲳分类鉴别及新模标本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鲳为我国重要海洋渔业资源之一,被认为广泛分布于中国沿海以及印度-西太平洋海域.1788年,Euphrasen 基于在中国广东虎门采集的1尾标本首次对银鲳进行描述,后来被世界众多学者报道.由于Euphrasen当初描述银鲳时缺乏重要的形态鉴别特征,加之其模式标本存放地点至今不详,因此导致银鲳的分类鉴定和命名出现许多错误和混乱,有必要对其澄清.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作者在银鲳模式标本产地广东虎门和珠海共采到19尾鲳属鱼类标本,经鉴定与Euphrasen在1788年对银鲳的描述及附图十分吻合.因此,本文对银鲳进行重新描述,并指定其中1尾标本为新模标本.  相似文献   
450.
海南探宝     
李超荣  李浩  许勇 《化石》2013,(4):67-75
美丽富饶的海南岛 海南原在行政管辖上隶属广东省,1988年4月13日,海南撤区建省。海南省位于中国南端的南海海域。该省包括海南岛和中沙、西沙、南沙群岛及周围广阔的领海。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广东雷州半岛相望,西临北部湾与越南为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