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96篇
  免费   381篇
  国内免费   227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166篇
  2020年   138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64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03篇
  2012年   810篇
  2011年   766篇
  2010年   617篇
  2009年   617篇
  2008年   738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47篇
  2003年   434篇
  2002年   538篇
  2001年   328篇
  2000年   334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11篇
  1997年   155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03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53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中国耳蕨属后生耳蕨组四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疏果耳蕨 新种 图1:A—D Polystichum oligocarpum Ching ex H. S. Kung et L. B. Zhang, sp. nov. Species affinis P. yunnanensi Christ, differt lamina oblongo-lanceolata, paleis rhacheosminus tectis, pinnis evidenter incurvis, apice caudatis, pinnulis oligosoris, indusiis integrisvel subintegris.  相似文献   
132.
九万山位于广西北部的中央(25°10’~25°25’N,108°27’E),界于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交汇处。其主要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最高海拔为1693m,最低处仅170m。经对1850号标本的鉴定,共计有藓类植物35科、101属和189种。本文分析了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成分,将其划分为 10种类型。其中东亚成分最为丰富(39.33%),热带、亚热带成分次之(38.20%),而温带成分居第三位(18.54%)。本文选择了九万山临近的五个地区加以比较。其中,金佛山与九万山藓类植物的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分别为60.68%和36.87%,神农架为57.29%和33.13%。尖峰岭为48.83%和22.29%,西双版纳为57.29%和29.63%。而我国东部的武夷山则为69.86%和39.57%,其相似性系数在相比较的五个山区中为最高。九万山区有4个特有属并明显受喜马拉雅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九万山区藓类区系中约有7%的种类是典型的热带成分。根据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笔者认为九万山的藓类区系表现出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特性,其分界线可能位于九万山的南侧。  相似文献   
133.
小立碗藓属在中国的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作者在湖南张家界采得小立碗藓属植物,经扫描电镜显示,其孢子具多数柱状疣的特征与小立碗藓加利福尼亚亚种相一致,可确定它为P.patens(Hedw.)B.S.G.subsp.californica(Crum et Anderson)Tan。此为小立碗藓属植物在我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34.
缺瓣牛姆瓜Holboellia apetala Q.Xia,J.Z.Suen et Z.X.Peng在一系列特征上与牛姆瓜属Holboellia植物不同,不应隶属于该属,而代表了一个未被描述过的新属—长萼木通属。新属在茎、叶、果实和花的大部分特征上与木通属Akebia相似,但花萼特征又与野木瓜属Stauntonia接近,其系统位置介于这两个属之间,并偏于前者。  相似文献   
135.
王文采   《广西植物》1995,15(2):97-105
在对有关形态特征进行分析之后.作者发现具三浅裂或三深裂基生叶,和较薄、脱落萼片的脱萼鸦跖花是鸦跖花属的原始种,而具五角形,三深裂基生叶的变叶三裂碱毛莨和裂叶碱毛莨是碱毛莨属的原始分类群.写出新修订的我国碱毛莨属属下分类群检索表;作者认为聚合果的形状是碱毛莨属的重要特征,并用来将此属的种分为二群,描述了碱毛莨属2新组,2新变种,水毛莨属1新变种.做出碱毛莨属2新组合报导了水毛莨属二种的新分布。  相似文献   
136.
菝葜属和肖菝葜属11个种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37.
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国生态环境区划初探高密来(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72)AnApproachtotheRegionalizationofEcologicalEnvironmentinChina.¥GaoMilai(InstituteofRegiona...  相似文献   
138.
1980—1981年自北京、福州、三明、泉州、漳州、厦门和昆明等地双孢蘑菇[Agaricusbisporus(Lange)Sing]病菇上和不出蘑菇的培养料内,分离到一种真菌。在 PDA 培养基上的培养性状,肉眼观察与蘑菇轮枝菌(Verticillium psalliotae Tresch.)极难区别。根据其分生孢子和瓶梗的形态及其在匐匍气丝上的排列情况等,鉴定为珠网丝枝霉。因具短棒状原瓶梗,认为是一新变种,定名为珠网丝枝霉中国变种 Aphanocladium aranearum(Petch)W.Gams var.sinense J.D.Chen var.nov.它是双孢蘑菇的重要害菌之一。这个“属”和“种”都是我国的新记录。在猴头(Hericium erinaceus)、香菇(Lentinus edo-des),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上和水稻土中也有少量分布。  相似文献   
139.
四川自贡大山铺蜀龙动物群——简报Ⅲ.蜥脚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记述了中侏罗世蜥脚类一新属种——巴山酋龙(Datousaurus bashanensts gen. et sp. nov.)对李氏蜀龙(Shunosaurus lii)的特征进行了补充,讨论了它们在蜥脚类进化过程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40.
中国下泥盆统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层序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本文综合了滇、黔、川、桂等地的一些早泥盆世地层剖面中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出露情况,粗略地描绘出了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一般特征,归纳成三个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下泥盆统的分层与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