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8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83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91.
摘要 目的:探讨柚皮苷和木犀草素联合应用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诱导成骨过程中Wnt/β-cantein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大鼠股骨中提取的BMSCs,分别建立A组(空白组)、B组给予柚皮苷溶液10 μmol/L,C组给予木犀草素溶液5 μmol/L;D组给予骨碎补总黄酮溶液10 mg/mL;E组给予柚皮苷-木犀草素混合溶液配伍比为10 μmol/L:5 μmol/L,并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应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分光光度法检测第7 d各组细胞ALP活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第7 d各组细胞Wnt/β-cantein通路相关基因及成骨基因的表达。结果:B组、C组、D组、E组细胞562 nm波长下光密度(OD)值显著高于A组,E组细胞562 nm波长下OD值最高,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ALP、骨钙素(OCN)、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E组ALP、OCN、RUNX2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B组、C组、D组、E组细胞β-catenin、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B组、E组LEF-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E组β-catenin、LEF-1、Cyclin D1基因表达水平最高,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结论:柚皮苷和木犀草素均具有促进大鼠BMSCs增殖和诱导其成骨向分化的作用,柚皮苷和木犀草素联合应用诱导大鼠BMSCs增成骨作用最强,其主要机制与Wnt/β-cantein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调查厦门筼筜湖区绿化草坪的生长状况,并对其不同地段草坪的土壤主要肥力因子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草坪土壤肥力与草坪草生长的关系,并提出施工设计、管理、维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梁畴芬  莫新礼   《广西植物》1982,(3):143-146
<正> 马兜铃科 A ristolochiaceae (山弄)岗通城虎 新种 图1 Aristolochia longgangensis C. F. Liang, sp. nov.—Fig.1 Species A, fordianae Hemsl. et A. chlamydopyllae C. Y. Wu affinis, sedracemis saepe fasciculatis; perianthii limbo ligulato contorto; fructibus aspe-  相似文献   
994.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接种豆链格孢菌对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色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豆链格孢菌使白车轴草叶组织细胞膜透性上升,电导率显著升高,膜脂过氧化加强,MDA水平上升,色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与感病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色素含量与感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豆链格孢菌刺激其寄主白车轴草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发生,积累大量的活性氧,使其超出防御酶的清除能力,致使活性氧清除系统遭到破坏,保护酶系统失衡,其中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而POD活性明显上升.接种12d后,SOD和CAT分别降低了55.2%和37.8%,而POD比对照升高约1.6倍.  相似文献   
995.
果园生草是病虫生态控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藿香蓟可为柑橘害螨的自然天敌捕食螨提供栖息和繁殖场所,在橘园内被大量保留和引种。本文测试了重要柑橘害虫柑橘木虱成虫对藿香蓟的选择偏好、栖居于藿香蓟上的存活时长,以及藿香蓟存在条件下农药对木虱成虫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无柑橘时,木虱成虫对藿香蓟和假臭草的选择比率分别为31.52%和16.22%,两者差异极显著,而在有柑橘同时存在的条件下,木虱成虫对藿香蓟和假臭草也分别有1.24%和0.83%的选择比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而木虱在藿香蓟上存活最长达49 d,在假臭草上仅12 d;在柑橘枝条上喷施1.8%阿维菌素乳油90 mg/L 11 d后,若无藿香蓟同时存在,木虱成虫死亡率为79.49%;若有藿香蓟同时存在,木虱成虫死亡率仅为42.76%,两者差异极显著。结果表明,藿香蓟对农药防治柑橘木虱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干扰作用,对木虱种群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结合曲利苯兰和荧光素钠两种染色方法的优点,从显微角度研究了尖角突脐孢菌(Exserohilum monoceras)两个菌株X-27和HN-14在稗草和水稻上萌发和侵染行为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寄主稗草上,接种4h后尖角突脐孢菌孢子开始从一端或两端萌发形成初生芽管;10h后芽管顶端膨大形成附着胞,附着在寄主表面,两端萌发的孢子约90%一端败育,仅一端形成成熟附着胞;在接种后24h内成熟附着胞形成率与接种时间成正相关,24h后趋于稳定;16h后在成熟附着胞下方受侵染的细胞内指状吸器开始形成,随后发育为掌状吸器;接种36h后菌丝在组织表面扩展形成网状,同时稗草叶片上显现叶斑病症状,部分菌丝能在细胞间蔓延扩展。在非寄主植物水稻上,同样观察到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但是萌发起始时间滞后大约4h,初生菌丝分枝明显减少,且未能观察到附着胞和吸器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7.
大草蛉Chrysopa pallens(Rambur)是重要的捕食性草蛉种类之一,可捕食蚜虫、叶螨、粉虱、蓟马、鳞翅目卵及幼虫等多种害虫。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近几十年对大草蛉的研究成果,对其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归纳,尤其梳理了大草蛉嗅觉趋性行为、滞育特性、人工饲养、田间控害能力等研究热点,并对大草蛉的田间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8.
吴专  吕小红  胡德夫  陈合志  李凯 《生态学报》2007,27(8):3379-3383
大草蛉(Chrysopa septempunctata)是华北农区的主要天敌昆虫,研究了作物主要生长季节大草蛉的分布动态及其对栖息地的选择取向,结果表明,(1)大草蛉对栖息生境有较强的选择性,明显趋向于田间杂草地生境;(2)大草蛉在田间草地带上的栖息较为稳定,且受田间草地带宽度的直接影响,宽度1 m左右的草地带有更高的大草蛉密度;(3)林带对大草蛉分布显示出积极作用,其效应范围因林带结构不同表现各异;(4)作物生长后期林带逐渐成为大草蛉栖息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999.
2004~2005年观察研究了肇庆北岭山地区南草蜥(Takydromus sexlineatus meridionalis Gunther)的生态习性。成体全长(TL)245.104mm,尾长为体长的3.9倍,尾再生能力强。12月到翌年2月冬眠,14℃以下完全入眠,20℃以上陆续出蛰,3~5月为活动盛期。性成熟雌体年产多窝柔性壳卵,每窝2-4枚,卵重0.1773g,长径为8.855mm,短径为6.157mm,孵化期为40天左右,5月出现当年幼体。  相似文献   
1000.
罗芳丽  曾波  叶小齐  陈婷  刘巅 《生态学报》2008,28(5):1964-1964~1970
为了阐明水淹对三峡库区岸生植物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和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 Steud.)水下光合作用的影响,模拟三峡库区消落带水淹发生情况,考察了在不同水淹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实验设置了对照(不进行水淹,常规供水管理)和2m深度水淹(植株置于水中,植株顶部在水面下2 m)2个不同的水淹深度和5、15、20、40 d和60 d等5个不同的水淹时间处理,采用Chlorolab-2液相氧电极(英国Hansatech公司生产)测定了在不同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处理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1) 水淹60d后,秋华柳和野古草的存活率均为100%,而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和马唐分别在水淹40d和15d后全部死亡.(2) 在相同的水淹时间和水淹深度下,秋华柳和野古草的水下光合速率(放氧速率)显著高于典型的陆生植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和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L.)Scop.)) (3) 在长期水淹的条件下,秋华柳和野古草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在水淹60 d后,水淹2 m的秋华柳和野古草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的水下放氧速率,但仍具有水下光合的能力,其水下光合速率分别为0.202 μmol · m-2 · s-1和0.139 μmol · m-2 · s-1.同时,研究也表明在水淹40 d和60 d后,秋华柳表现出比野古草强的水下光合能力.研究表明,秋华柳和野古草在存活率和水下光合方面对长期水淹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是可以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区植被构建的优良植物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