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0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1869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53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336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64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植物生态学报》2018,42(6):609
导管作为多数被子植物木质部水分运输的主要通道, 了解其结构及功能对研究被子植物水力学特性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导管长度作为导管解剖特征之一, 对水分运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概述了导管长度测量及计算的方法, 导管长度在种内及种间的分布, 导管长度与导管直径的关系, 导管长度与导水率的关系及导管长度对建立栓塞脆弱曲线的影响, 并对未来导管长度的研究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1)改进灌注物质, 使灌注更加充分且更利于观察、提高计算精度、发展活体动态测量技术; 2)建立导管在植物不同器官及整体的分布网络以及不同生活型、不同地区的导管长度数据库; 3)对导管直径在导管方向的变化, 导管长度与其他导管特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4)光学测量建立栓塞脆弱曲线技术的兴起, 可为解决离心机法建立栓塞脆弱曲线的真实与准确与否的争议提供新的方向。更深入地了解导管长度在植物水力功能中担负的角色, 可以为耐旱、抗旱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62.
代谢组学是定量描述生物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对内因和外因变化应答规律的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中的研究备受关注,特别是为感染性疾病发生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本文介绍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水产动物研究中的应用,包括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感染性疾病、细菌耐药及环境应激等方面应用进行综述,分析了代谢组学在水产动物疾病研究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对未来水产动物代谢组学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代谢组学技术在水产动物疾病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方面更深入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3.
动物体色变化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国勇 《生物学通报》1996,31(11):22-24
某些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等,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体色,是由于其皮肤中普遍存在的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运动所致。动物体肤产生的种种色彩与色素细胞内含的色素、色素色有关。特别是光反射性虹色素细胞、白色素细胞颗粒的物理作用,使动物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964.
蒙自桤木根瘤内生菌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之伟   《微生物学通报》1996,23(5):259-261
从蒙自桤木(Alnusnopalensis)根瘤中分离得到4株Frankia,对其进行了形态学研究,并对An12菌株进行了生长曲线测定,结果表明从蒙自桤木根瘤中分离Frankia,除所采用的培养基和方法外,宿主植物所处的生长状态也可能是一个影响分离成败的重要因素;“S”培养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分离培养基;在离体条件下,Frankia生长缓慢,约10d左右达到其生长的稳定期。  相似文献   
965.
渤海晚冰期以来环境变化的化石介形类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渤海中央盆地B92-3孔(芯长420cm)、B92-1孔(芯长420cm)以及莱州湾B92-2孔(芯长330cm)柱状样进行了介形类属种、丰度和分异度分析,并将B92-3孔和B92-1孔的介形类划分出6个组合带。根据渤、黄海地区不同沉积环境中现代介形类的分布,将剖面中的介形类分成滨岸-河口区的Sinocytheridea组合和近岸区的Munseyella组合。按照地层14C年代以及剖面中Sinocytheridea组合分子和Munseyella组合分子的相对丰度变化,讨论了渤海晚冰期后期以来的古环境演化历史:晚冰期为河流、湖沼环境;大约10000aB.P.开始海侵,早全新世属滨岸-河口沉积;8700aB.P.前后开始水深加大,盐度提高;2400aBP以后水深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66.
晚更新世以来呼伦湖地区孢粉植物群发展与环境变迁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呼伦湖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湖泊。晚更新世以来,由于气候冷暖干湿的多次波动,湖相及河流,风成为主的水上沉各佼替变化。通过对该区东露天煤矿沉积剖面113块样品进行系统孢粉百分比及浓度分析,划分出8个孢粉组合带。结合^14C测年数据,确定了该区20000年以来的气候演变序列。  相似文献   
967.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的生态功能及其保护与开发前   总被引:84,自引:6,他引:78  
尹澄清 《生态学报》1995,15(3):331-335
内陆水/陆地交错带是陆地和水生态系统的界面区。由于它在系统间的特殊地位,近年来受到国际上生态和环境学界的格外重视。水陆交错带的生态功能有保持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拦截和过滤经过此交错带的物质流、有利于鱼类的繁育、稳定毗邻的生态系统、净化水体、减少洪水危害、保持水土等。水陆交错带的保护和科学开发都有待提高,使之在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8.
韩德芬 《化石》1995,(4):12-13
远古动物群落与人类生活环境韩德芬我国古人类化石材料相当丰富,在漫长的地质时期中古人类究竟生活在什么样的自然环境之中,是倍受关注的问题。30多年前,著名史前考古学家裴文中,在“中国原始人类生活环境”一文中已为这方面的研究开创了先河并打下了良好基础,随着...  相似文献   
969.
970.
猿人洞的溶洞演化和堆积旋回与北京猿人生活环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猿人洞的溶洞演化过程按岩溶洞穴发生发展规律可划分为6个阶段.在洞穴发育的填充过程中,依据堆积物的成因类型,猿人洞中的中更新世洞穴堆积层可分为7个堆积旋回.每个堆积旋回可与年代相当的黄土堆积旋回和深海气候旋回—一对应.堆积旋回所显示的气候和洞穴环境变化均与北京猿人生活环境及其旧石器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