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1732篇
  446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4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节杆菌分布广泛,能适应多种环境条件,而且多数节杆菌具有营养多功能性,能降解多种环境污染物,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多株节杆菌基因组的测序完成,人们对节杆菌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有了全面的认识。基因组学研究结果表明,节杆菌在σ因子、氧化应激、渗透应激、饥饿应激、温度应激等胁迫应激反应相关基因方面的特点使其能够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生存。本文挑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节杆菌基因组学研究,对其环境适应性的基因组学基础进行综述,以期为利用节杆菌进行环境污染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其它细菌的环境适应性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征稿简则     
1刊物简介与栏目设置《微生物学通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中国微生物学会主办的,以微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与应用为主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刊登内容包括:工业微生物学、海洋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基础微生物学、农业微  相似文献   
993.
以中国药典中的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模拟人体胃肠环境,对过辣根氧化物酶的稳定性进行了一系列单独及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人工胃液中受到很强的破坏,20min后,其活性仅存1.1%,主要由胃酸破坏,而在人工肠液中则较为稳定,1.5h后,其活性仍存在89%,同时还发现,天然结构的辣根过氧化物酶对胰蛋白酶具有较强的耐受力。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不同等级环境(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对实验大小鼠的一般生理表现和抗应激能力以及对药物反应的影响,初步判定严格的微生物控制是否影响实验动物的人类模型作用。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和200只SPF级BALB/c小鼠分别饲养于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内,通过以下实验对比观察不同等级环境对实验大、小鼠及其应用的影响:每周测量动物的体重增长情况;饲养35d后,测定大鼠15项血液学指标、14项血液生化指标和9个脏器的相对重量;以抗缺氧实验和游泳实验判断对小鼠体质和抗应激能力的影响;以5.氟尿嘧啶急性毒性实验和戊巴比妥钠麻醉实验测试其对药物作用的异同。结果在5周观察期内,屏障环境饲养小鼠和大鼠的体重增长均明显快于普通环境的对照动物(P〈0.05);普通环境饲养大鼠的血液RBC、WBC、PCT、PLT、GOT、GGT、GPT、CK、TB值高于屏障环境大鼠(P〈0.05),而CHO、LDL-C和HDL-C值低于屏障环境大鼠(P〈0.05);不同微生物环境条件饲养小鼠的游泳耐力和抗缺氧实验结果接近,但是屏障环境组动物所获数据的变异较小;不同等级环境条件饲养小鼠的戊巴比妥钠麻醉反应和5-氟尿嘧啶中毒反应相似,而屏障环境组动物的麻醉维持时间较短,LD50较低,95%可信限狭窄。结论饲养于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的实验大、小鼠在一般生理表现上出现部分差异,动物的抗应激能力和对药物的反应未发生显著变化;在屏障环境条件中,动物的药物反应更敏感、所获数据更稳定,因此,初步认为严格微生物控制条件下的SPF级动物可以作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人类的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索云南东川干热河谷、元谋土林以及昆明周边高温堆肥、热泉等环境可培养高温放线菌的多样性及其产纤维素酶的潜力.[方法]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采集于上述环境的样品中分离得到菌株500余株,通过形态去重复后对300余株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分析,并对获得的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的方法进行纤维素酶活性初步筛选.[结果]分离到的菌株共分布于放线菌纲下9个亚目15个科33个属,其中候选新属2个、候选新种3个.451株菌的纤维素酶筛选结果显示57%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其中链霉菌、小单孢菌、野野村氏菌在纤维素酶活性菌株中占较大比例.[结论]云南干热环境下蕴含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纤维素酶初步筛选显示出了良好的降解活性,为下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良好的菌源.  相似文献   
996.
我们通常所说的羊类动物包括牛科动物中的山羊类和羚羊类,它们在有蹄类动物中具有特殊的习性、独特的价值及生存的脆弱性,这是今天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特殊的习性羊类动物多半分布于比较原始或人迹罕至的区域,森林和平原都有它们的足迹,对于人类而言显得有些神秘。生活于森林环境的斑羚体重仅有30千克,而生活于北极苔原的麝牛则重达350千克,可见,多样性也是羊类动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植物微形态结构与岩溶生态环境的关系.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常规石蜡切片法处理的生长于广西弄拉适生药材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e)、瓜子金(Polygala japonica Houtt)、黄花草(Solidago decurrensLour)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观察,并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四种灌木叶片表皮形态进行研究.结果:(1)忍冬、华南忍冬、黄花草下表皮均分布浓密的表皮毛,忍冬上表面中脉有少量表皮毛,黄花草上表皮分布有稀疏的星状表皮毛,忍冬、华南忍冬和黄花草的气孔位于下表皮毛间隙,这种结构可反射阳光和阻止水分蒸发,从而适应强光和水分不足的环境;(2)瓜子金叶片为肉质叶,上下表面均有气孔分布,并出现明显的下陷.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表面凹陷处,这种局部微环境有利于水分的保持;(3)四种植物叶片表面均出现表皮细胞外壁加厚或角质化,这种结构有利于减少水分蒸腾.结论:几种植物叶片结构特征是其长期在岩溶区干旱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适应性变化,适应方式有一定的趋同.  相似文献   
998.
对太白山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糙皮桦(Betula utilis)混交林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排序法分析了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的关系,偏CCA评估了各个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GAM拟合了物种丰富度对各个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壤pH、海拔、岩石盖度对物种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强度为:海拔>岩石盖度>pH,其它环境因子(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和坡度)影响不显著(P>0.05)。GAM拟合结果表明,土壤pH、岩石盖度、海拔和全N含量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P<0.01),物种丰富度随pH值升高而增加,随岩石盖度和海拔升高而减小,而随全N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土壤有机质、全P含量和坡度对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是由海拔、岩石盖度和土壤pH值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木本植物种间关系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是天山山脉中一个重要的植被类型,对其种间关系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野果林群落的动态特征.我们于2009年在野果林的不同群落中设置了10个样地,记录了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测定了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等土壤参数.采用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野果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种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arson相关检验优于x2检验,Spearman 秩相关检验比Pearson相关检验更加灵敏;乔木和灌木优势种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群落结构较为松散,表明各群落可能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在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中,海拔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坡向、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和pH值.  相似文献   
1000.
真菌为了适应在生长侵染食品、饲料等农产品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环境胁迫的考验,包括热胁迫、氧化胁迫、渗透压胁迫、紫外胁迫等,进化出一套高渗透性甘油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high osmolarity glycerol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HOG-MAPK)途径。该途径对真菌的生长发育、真菌毒素的产生和致病性都具有重要影响。HOG-MAPK途径共有两个分支,其中SLN1分支相比另一分支(SHO1分支)具有较为敏感的渗透压胁迫感应能力,能在高渗压和高盐浓度下进行渗透压胁迫反应。SHO1分支参与多种信号感应传导,比如氧化胁迫、热胁迫等。本文综述了真菌HOG-MAPK途径中关键基因sln1、sho1、ste11、ssk2、pbs2和hog1在应对渗透压胁迫、氧化胁迫等不同环境胁迫时所发挥的功能,说明HOG-MAPK途径可以响应多种环境信号,并参与调控黄曲霉、赭曲霉等致病真菌的生长和黄曲霉毒素(aflatoxin)、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等真菌毒素的产生。在不同环境胁迫下,HOG-MAPK途径对真菌毒素调控机制的研究可为食品和饲料等农产品真菌毒素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