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1篇
  免费   380篇
  国内免费   276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268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288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265篇
  2014年   298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284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3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6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上海地区202例汉族胃癌病人及202例正常对照组的运铁聋白(Tf)和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亚型的分布,发现胃癌组Tfc_1c_1纯合子频率(0.3713)和Tfc_1基因频率(0.5718)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5149和0.6782),均为p<0.01,胃癌组Tfc_2c_2纯合子频率(0.2228)和Tfc_2基因频率(0.4019)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436,p<0.05和0.2970,p<0.01),胃癌组和对照组的α_1-抗胰蛋白酶亚型分布无显著差异。用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结合免疫固定分析了上海地区200例汉族胃癌病人和200例正常对照组的组特异性成分(Gc)亚型分布,发现胃癌组Go1F表型频率(0.22)和Gc1F基因频率(0.437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4和0.3600,均为p<0.05)。  相似文献   
142.
本文用亲和层析法从Calderobacteriumhydrogenophilum(极端耐热细菌)中分离得到纯的耐热蛋白质延长因子。测得其相对的分子量为51000。该蛋白质对热极其稳定,从膜过滤分析法测定EF-Tu 的活性可知,在80℃加热5 min后,原活性仅仅失去50%。Ouchterlony双向免疫扩散的结果表明,该蛋白延长因子与E.coli 延长因子有着抗原的相似性。而且该因子只含一个半胱氨酸残基,其位置在半胱氨酸81,即肽段T_(13)。Southern 杂交试验的结果显示出C.hydrogenophilum 的染色体DNA 中可能有两个基因编码同一蛋白。  相似文献   
143.
本实验用幼年大鼠经PMSG/hCG诱发排卵,研究了印巢PGE_2、PGF_(2α) 、6-酮-PGF_(1α) 及TXB_2在排卵过程中的变化。实验表明卵巢PGE_2、PGF_(2α) 及6-酮-PGF_(1α) 在排卵前达到峰值,在排卵后,均趋下降。TXB_2未出现明显变化。受试动物经消炎痛处理后,不仅使排卵受到严重抑制,而对上述三种PGs在排卵前的上升也表现了显著的抑制。提示在卵泡破裂过程中PGs的重要调节作用,PGE_2、PGF_(2α)均可能参与排卵,其中尤以PGE_2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4.
2012年在云南省南部中老缅边境地区采集的库蚊中分离到3株病毒(YN12039、YN12040、YN12060),该病毒只引起C6/36细胞发生病变。负染电镜观察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60~80nm,有囊膜,表面有刺突。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的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NA-dependent RNA-polymerase,RdRp)、HEL1(superfamily 1helicase)、S蛋白(spike protein)基因进行扩增,同源性分析显示3株云南新分离株与Nam Dinh病毒(NDiV)RdRp、HEL1、S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最高,均为98%以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株云南新分离株与NDiV的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该研究结果丰富了NDiV病毒的信息,对NDiV病毒分子特征、分布区域和物种嗜性等特征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45.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次库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品种、土壤、底肥和追肥等一致的情况下,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的次库(茎+叶鞘)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齐穗和黄熟期次库中总糖或淀粉含量均随海拔增高而增加。但在黄熟期,高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比齐穗期的增加,而低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则比齐穗期的降低。 齐穗期时,次库的淀粉含量随施用的氮素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黄熟期,温凉稻作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均随氮素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熟地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则趋于一致,不过不同地区相比各处理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因海拔增高而增加。 不同时期的氮素追肥使齐穗期次库淀粉含量因追肥时间推迟而增加,唯元江晚穗肥处理的低于中穗肥处理的。黄熟期因追肥时间提早而次库的淀粉含量增加,但元江以早穗肥处理的次库淀粉含量最低。与齐穗期相比时,低海拔地区的各个处理,其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减低,但高海拔的昆明温凉稻作区,施早和中穗肥的水稻,在黄熟期次库的淀粉含量反而增高。还可以看出水稻种植地海拔越高,其次库淀粉含量对追肥时间越敏感。 基于水稻次库中淀粉含量对氮素肥料的反应,就三地气候条件讨论了上述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6.
中期因子(Midkine,MK),是一种分泌型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诱导细胞恶化、促进微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炎症介质趋化、促纤溶等功能特点;经研究发现,当机体处于健康状态时中期因子除了肾脏及小肠上皮少量表达,其他部位极少表达,但机体出现疾病时,中期因子在体内的表达明显增多,如在多种恶性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各类炎症、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及COPD等疾病中均监测到中期因子的高表达,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中期因子的功能特点密切相关;近年有学者利用MK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特点对疾病进行治疗,特别是MK在肿瘤领域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现状就MK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作一简要概述,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既往研究发现,趋化因子CCL20在银屑病、白癜风等在内的多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的病理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病毒感染也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参与者。皮肤组织是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的第一道屏障,其中角质形成细胞被认为在启动免疫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视黄酸诱导基因蛋白I(RIG-I)是固有免疫模式识别受体家族的重要成员,其能够被病毒复制的中间产物激活。然而,病毒感染是否会通过RIG-I信号通路影响角质形成细胞中CCL20的表达,进而参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的病理过程仍不清楚。本文使用聚肌胞苷酸(Poly(I:C))来体外模拟病毒感染,探究病毒感染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CCL20表达的影响,并且通过小干扰RNA沉默关键分子来探究相应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体外细胞实验使用Poly(I:C)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通过Western-blot实验和qRT-PCR实验探究Poly(I:C)对HaCat中RIG-I表达的影响;接下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ELISA)检测Poly(I:C)对角质形成细胞CCL20分泌的影响;线粒体抗病毒信号蛋白(MAVS)在RIG-I的下游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小干扰RNA(si-RNA)阻断RIG-I-MAVS-NF-κB信号通路关键分子,探究Poly(I:C)诱导角质形成细胞CCL20表达升高的分子机制。结果:Poly(I:C)能够明显促进角质形成细胞中RIG-I的表达及CCL20的表达和分泌;Poly(I:C)诱导角质形成细胞CCL20分泌是由RIG-I-MAVS-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结论:Poly(I:C)模拟病毒感染能够通过RIG-I-MAVS-NF-κB信号通路介导CCL20表达增加,进而参与自身免疫性皮肤疾病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48.
149.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