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27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浒苔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亚会  卢剑波 《生态学报》2015,35(15):4977-4985
浒苔大规模集聚形成的绿潮灾害是海洋生态系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监测浒苔及其扩展动态已成为一种及时有效的手段。对国内外浒苔遥感监测方面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认为光学遥感数据、多波段比值法是最常用的遥感数据和监测方法。对遥感监测浒苔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分类方法进行评价认为监督分类法解译精度不高。目前单波段阈值法和多波段比值法应用广泛,但在监测漂浮浒苔和混合象元解译存在不足。辐射传输模型法能有效提高信息解译的精度,但还处于起步阶段。遥感监测浒苔灾害的未来发展需要提高影像空间分辨率,深入研究监测方法,进行多种平台和多源遥感数据相结合,并由定性走向定量,从而建立健全遥感监测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92.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赤芍药材中的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性离子监测(SIR)模式进行正负离子同步监测。没食子酸、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在0.134~31.250、0.014~2.784、0.471~30.750、0.293~75.040和0.158~40.360μg/m 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1.36%~112.83%,RSD为1.1%~8.9%。该方法准确、高效、重现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赤芍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3.
韦艳丽 《蛇志》2015,(2):181-183
<正>出生缺陷是指新生儿在胚胎时期就出现功能、结构或代谢方面的异常。出生缺陷不仅可导致孕妇孕早期流产,还可发生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等,存活患儿也是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因此应将优生优育真正落到实处,提高我国人口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为提高有效的干预措施,作者结合我国目前出生缺陷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综述如下。1出生缺陷监测背景我国的人口出生缺陷高发,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  相似文献   
94.
褐菖鲉肝CYP 1A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厦门海域石油污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生  郑榕辉  陈清福 《生态学报》2011,31(19):5851-5859
以褐菖鲉为实验鱼类,以鱼肝微粒体CYP1A 生物标志物(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为指标,在厦门海域开展了两次野外监测实验,研究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海水和沉积物中石油类和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现场属于一类海水的石油类浓度(0.0121-0.0242 mg/L)条件下,石油类就能够显著诱导褐菖鲉肝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鱼肝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与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CYP1A蛋白表达量比EROD活性较为敏感和稳定。此外,在监测实验中,尚未发现这两种生物标志物受所监测海区的海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的影响。因此,利用褐菖鲉肝微粒体EROD活性和CYP1A蛋白表达量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石油类及其PAHs污染是可行的,在海洋环境石油类污染监测及其生化效应评价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把这两种生物标志物结合起来加以研究并推广应用将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95.
苔藓植物对贵州丹寨汞矿区汞污染的生态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荣相  王智慧  张朝晖 《生态学报》2011,31(6):1558-1566
采用野外生态学系统取样方法和室内理化分析方法相结合,分别从苔藓植物地球化学特征、物种丰富度、群落类型、群落的结构等生物学特征上,探讨苔藓植物对丹寨汞矿区汞污染的生态监测。丹寨汞矿区苔藓植物共20个科,34属85种;真藓科和丛藓科占优势。在汞污染程度不同的4种生境梯度中,汞含量均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三级土标准的10倍以上。各研究生境梯度真藓(Bryum argenteum),丛生真藓(Bryum caespiticium)和狭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体内的汞含量与其生境基质(土壤)的汞含量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信度系数R均大于0.9,表明被测苔藓植物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监测环境汞污染的生态功能。物种丰富度特征方面,汞污染严重区域物种丰富度较低;而污染程度相对较轻区域物种丰富度则较大;表明了该区苔藓植物丰富度总体上可以作为环境中汞污染的监测指标之一。群落学特征方面,群落类型丰富度在汞污染较重的区域丰富度较低;而苔藓植物群落结构方面,在汞污染较重区域过渡到汞污染相对较轻区域,纯群落数在逐渐减少,但3种及3种以上组成的群落数却有所增加。表现了苔藓群落结构组成越简单则该区汞污染较严重,苔藓植物结构组成越复杂则该区的汞污染程度相对较轻。这说明了苔藓植物群落特征也较适合作为汞矿区生态监测的指标。在汞污染区过渡到相对清洁区的污染过渡带,苔藓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类型趋于多样化,产生了较明显群落边缘效应。  相似文献   
96.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不仅对评估ICU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综述了这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推荐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中用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用其调整ICU目标性监测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各家医院比较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2007—2009年全国监测点医院的药物使用状况。方法 根据全国监测点医院的用药数据,采用金额分析和数据汇总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9年监测点医院的购药总金额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各个省市的增长速度有所区别。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心血管用药连续3年位列前3名。结论 随着医疗市场的扩大,药品消耗仍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用药结构将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8.
地表蒸散的遥感估算模型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散是地表水热交换的主要过程,其空间特征差异明显,而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区域蒸散估算成为现实.本文介绍了基于能量平衡法的单层与双层遥感蒸散模型,并对这2类遥感模型的优缺点分别进行了评述和比较.重点综述了近年来得到发展和应用的大气-陆地交换反演模型(ALEXI),阐述其主要结构、特色和过程.该模型通过耦合双层能量平衡模型(TSEB)和简化边界层模型,减少以往模型对台站气象数据的依赖,明显提高区域蒸散估算精度.研究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蒸散胁迫指数(ESI)具有很强的区域干旱监测能力.在今后研究中,多元遥感数据融合技术、陆面数据同化系统与遥感蒸散模型的结合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9.
虽然实验鼠种群的总体健康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还是有很多重要的传染性病原体在实验鼠群中流行.实验鼠群的健康状况对于动物福利、科学研究甚或人类健康都很重要.所以必须要对实验鼠群进行健康监测.笔者依据自身的实践和经验,对鼠群健康监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包括以下的内容:鼠群健康监测的必要性、健康检测规程的建立、哨兵鼠、常用的监测力法、样本采集原则、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应对.相信读者在了解这些基本的原理后,能设定出符合自身设施实际的鼠群健康监测计划并逐步在实践中完善.  相似文献   
100.
有毒蓝藻在形成水华破坏水体环境的同时,也对人畜产生危害。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水环境中产毒蓝藻进行监测,由于其简单、快速和经济等优点,逐渐成为各国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以下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综述:1)早期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产毒蓝藻诊断中的运用;2)以产毒基因为靶标进行的产毒蓝藻诊断;3)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产毒蓝藻进行检测。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相比,生物芯片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分析自动快速、高通量等许多传统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该技术在蓝藻毒素检测中的运用必将给目前的产毒蓝藻的检测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