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玫瑰茄粗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测定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按照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以玫瑰茄粗多糖的得率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得率的影响。玫瑰茄粗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6 (g/mL)、提取时间3.1 h、提取温度90℃,在该最优条件下所得玫瑰茄粗多糖的得率为14.41%,与预测值接近;玫瑰茄粗多糖对DPPH、羟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研究结果为玫瑰茄粗多糖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2.
野生玫瑰种群表型变异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童冉  吴小龙  姜丽娜  司倩倩  臧德奎 《生态学报》2017,37(11):3706-3715
在野生玫瑰(Rosa rugosa)自然分布区内选取5个代表种群,选择24个表型性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得出野生玫瑰种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结果显示:(1)24个表型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变异非常丰富;种群内变异(0.2718)大于种群间变异(0.1679),种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种群间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0.2952,分化水平相对较大;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CV)为18.48%(6.67—26.79%),叶片、果实、花、种子的变异系数依次为21.40%、17.42%、12.54%、6.67%;主成分分析表明叶片、果实的表型变异对种群变异起主要的贡献作用。(2)托叶长与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经、纬度呈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经、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7月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3)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5个种群划分为3类,表型性状主要依地理位置聚类。  相似文献   
93.
侯学文  郭勇   《广西植物》1999,19(2):150-153
以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为3种不同碳源,以B5培养基为基础,研究在不同碳源情况下,悬浮培养玫瑰茄细胞的生长,以及培养过程中细胞的氧消耗速率,同时也考察了在整个细胞生长过程中,辅酶Q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蔗糖和葡萄糖能有效支持玫瑰茄细胞的生长,其细胞活力也高,表现在呼吸强度较高;可溶性淀粉不能被植物细胞利用,不仅表现在细胞生物量低,而且细胞活力差,呼吸水平也较低  相似文献   
94.
不同碳源对悬浮培养玫瑰茄细胞主要基质消耗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侯学文  郭勇   《广西植物》1999,19(1):73-77
采用了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3种不同碳源,考察了在摇瓶培养过程中,这3种碳源对维持悬浮培养过程中玫瑰茄细胞的生长及主要基质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和葡萄糖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基本相同,而可溶性淀粉由于植物细胞对其没有有效的水解利用手段,因而不能支持植物细胞的生长,从基质消耗水平上来看,也明显慢于上述两类碳源。  相似文献   
95.
油用玫瑰栽培应用历史悠久,是全球重要的木本香料资源和药食同源植物,从其花瓣中提取的玫瑰精油作为重要的香料原料已广泛应用于日化、医药和食品行业。玫瑰精油的品质主要受玫瑰的品种类型、产地条件和提取工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我国油用玫瑰资源非常丰富,但玫瑰精油的深加工技术起步较晚,针对我国栽培油用玫瑰资源特性及玫瑰精油的应用现状还鲜有归纳,本文对油用玫瑰的主要栽培类型和现状,玫瑰精油提取技术、相关行业标准、化学成分及功能活性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并从油用玫瑰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精油提取技术研发与优化、精油相关标准的完善、产品应用领域的拓展和功能活性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提出参考建议,以期为我国玫瑰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为我国蔷薇属植物资源的创新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6.
通过原子吸收火焰光度法对玫瑰茄中的营养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玫瑰茄中富含钙、镁营养元素,富含铁、锰、锌微量元素,从而为玫瑰茄的食用、医用价值及保健功能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8,(5):4-5
扩大马达加斯加保护区的新方法;特殊的玫瑰香;描述药物的作战方式;脂肪肝也是基因病;寻找抗癌药物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98.
用Warburg法测定蜂花粉中过氧化氢酶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内首次利用经典的、国际上通用的仪器──Warburg呼吸计测定蜂花粉中过氧化氢酶活性。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度、重现性,变异系数小,建议可作为花粉中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的法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
玫瑰茄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氧化和抑菌作用等,但目前关于玫瑰茄的抑菌作用研究较少,有关抑菌机制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文通过测定玫瑰茄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的影响,及其与DNA的作用方式等,系统阐述玫瑰茄的抑菌作用机制. 电导率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结果显示,玫瑰茄醇提物只对菌体的细胞膜造成微小损伤,其抑菌作用的靶点不在细胞膜. SDS-PAGE和DAPI结果显示,玫瑰茄醇提物可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吸收光谱结果显示,玫瑰茄醇提物可与DNA结合,当DNA与药物的浓度比较低时,玫瑰茄醇提物与DNA以嵌入结合为主,当二者的浓度较高时,两者间发生的是氢键结合. 上述结果证明,玫瑰茄醇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机制,主要是药物通过与DNA发生嵌入结合和氢键结合,使DNA不能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转录,降低核酸的含量,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最终导致菌体生物学功能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0.
和田沙漠玫瑰品种系统发育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基于DNA分子数据分析和田沙漠玫瑰品种与丰花玫瑰、紫枝玫瑰、大马士革玫瑰品种的关系,构建和田沙漠玫瑰的系统发育关系,以探讨其杂交起源.结果表明:(1)和田沙漠玫瑰具有独特的遗传组成,品种内遗传距离(0.017±0.003)小于品种间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9±0.005、0.024±0.004、0.02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