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6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9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海拔对甘肃河西走廊玉米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海拔高度对玉米生育期的影响,1999年和2004年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安排了4个试点的田间试验,海拔高度分别是1506.5、1706.5、2000.0和2231.5m.结果表明,608、酒单3号和中单2号3个不同熟期类型的玉米品种在同日播种条件下,随着海拔的升高成熟期延迟,海拔与品种的生育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海拔每升高100m,生育期延长5~6d.海拔与播种至拔节天数之间也表现正相关,海拔与株高之间为负相关.  相似文献   
252.
冰核细菌在我国北方玉米上的消长动态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证明,菠萝欧文氏菌(Erwinia ananas)为我国北方玉米上优势冰核细菌种类,占总体INA细菌95 %以上。采用定量定性和定期取样分离方法,首次研究INA细菌在玉米上的消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是影响INA细菌在玉米上数量分布和消长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以抽雄至成熟期间分布INA细菌数量最多,高达10 7~10 8CFU/ g,比拔节至抽雄期高出2~3个数量级,比苗期至拔节期高出4~5个数量级;同时还指出,玉米不同播期,对INA细菌数量分布影响显著,差异很大,其中INA细菌分布数量消长变化,以正常播种(1.9×10 7CFU / g) >中期播种(7.9×10 5CFU/ g) >晚期播种(5 .0×10 4 CFU/ g) ;研究指出,处于抽雄至成熟期间的玉米上分布的INA细菌数量最多,因此期间(8月上旬至9月下旬) ,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田间结露多,加上玉米处于成熟阶段,抗INA细菌能力弱,这些因素有利于低温(5~2 0℃范围内生长)型INA细菌生长繁殖,故使INA细菌分布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253.
北方森林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CO2通量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王传宽  杨金艳 《生态学报》2005,25(3):633-638
北方森林因其面积大、土壤碳储量高以及对全球暖化响应敏感而在全球碳平衡和气候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是北方森林生态系统输入大气圈的最主要的碳源。量化这个通量并深刻理解其中的机理过程 ,是评价和预测北方森林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必不可少的内容。综述了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和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随生态系统类型及环境条件而变化的一般格局以及自养呼吸和异氧呼吸在土壤表面 CO2 通量中的相对贡献 ;分析了影响北方森林土壤呼吸的主要生物物理因子 ;讨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并强调木质残体分解释放出的 CO2 通量虽然在以往的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中常被忽略 ,但在火灾频繁的北方森林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54.
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组织的转化,其筛选的结果得到的抗性愈伤组织受玉米愈伤组织的继代时 间、浸染的农杆菌菌液浓度、共培养的温度以及其共培养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玉米愈伤继代后7~9d,农杆菌 浓度为OD600值0.3左右、共培养温度约22℃、培养时间3d时,抗性愈伤的获得率最高。  相似文献   
255.
对小麦机械收获后残茬覆盖与不覆盖两种条件下免耕、翻耕和播种行深松3种土壤耕作方式的夏玉米开花后叶片衰老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残茬覆盖和深松耕作的玉米叶片SOD和POD活性提高、MAD含量降低、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降解速度慢,维持了叶片后期较高的生理功能。最终开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和玉米籽粒产量表现为:覆盖显著高于不覆盖,深松显著高于翻耕和免耕,残茬覆盖与深松结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56.
30%己乙水剂对玉米根系伤流液及其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玉米3138为材料,在大田和PVC管栽条件下研究了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30%己乙水剂对玉米根系伤流量、伤流中无机离子流量、氨基酸组分及流量、激素流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乙水剂可提高玉米根系伤流量,特别是大喇叭口期和籽粒形成期;提高了伤流中K,P,Ca,Mg,Si,Zn,Mn,Fe,B,Mo,Cu等无机元素流量,氨基酸总流量提高,主要的运输形式氨基酸Ser,Clu,Lys.Arg,Val,Ala,Leu,I1e,His,Try,Phe流量均明显增加,非蛋白质氨基酸GAba大幅度增加,伤流液中IAA在籽粒形成和灌浆期提高,授粉后伤流中Gas提高,CTKs在籽粒形成期提高,ABA在灌浆期提高,吐丝前低于对照。表明30%已乙水剂可促进根系吸收和合成物质向地上部分的输送,对促进地上部发育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7.
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水平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因组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MSAP方法,对2个玉米杂交种及其相应亲本DNA 5'-CCG G位点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了2个玉米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的甲基化类型与差异.研究发现,2个玉米杂交种Mo17×Suwan 5和Suwan 1×太3221的F1代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ASP)比率分别为39.1%和40.1%,均略低于其相应的双亲(39.8%和39.7%、44.6%和43.2%).2个杂交种的全甲基化(双链CmCGG)率分别为24.4%和23.3%,而其相应亲本Mo17、Suwan 5、Suwan 1和太3221分别为17.1%、24.4%、24.6%和21.6%.4个玉米亲本的MASP比率变化范围为39.7%~44.6%,平均为41.8%,全甲基化比率为17.1%~24.6%,平均为21.9%.杂交种与其相应亲本比较有4种类型的变化A型,F1与其亲本甲基化模式相同;B型,去甲基化;C型,超甲基化;D型,次甲基化.杂交种F1代DNA的甲基化模式与其双亲比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调整.F1代基因组的杂合性与基因组DNA甲基化模式的重新调整有关.  相似文献   
258.
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4  
以不同基因型玉米为材料,在玉米生长发育的3个主要阶段(苗期、穗期、粒期)进行分期遮光试验,研究不同时期弱光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光延缓了玉米叶片的出生速度,使叶片变薄;遮光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但遮光解除后则加速叶片的衰老;遮光造成植株高度增加,但恢复正常光照后,其株高却逐渐低于对照;遮光使干物质积累下降,抽雄吐丝日期推迟,尤其是吐丝日期推迟更多,并使产量降低,但不同基因型玉米不同遮光处理下降程度不同。试验的4个品种中,掖单2 2和豫玉2号受遮光影响较小,而掖单36 38和丹玉13受影响较大,即不同基因型玉米对弱光胁迫的敏感性不同  相似文献   
259.
森林粗死木质残体的概念及其分类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森林粗死木残体 (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不同的文献中有不同的定义 ,没有通用而确切的概念用来描述 CWD,对研究结果的比较造成了很大障碍。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以及对 CWD生态功能的深入研究 ,国外的森林管理和研究机构 (例如 USDA Forest Service和 L TER)为了把 CWD放在区域以及景观尺度上进行比较 ,对 CWD的概念等进行了统一 ,将其直径标准由原来的≥ 2 .5 cm调整到≥ 10 cm,但是我国在此方面还没有与国际接轨 ,仍采用旧标准 (≥ 2 .5 cm ) ,这样的研究结果难于和国外进行比较 ,不利于我国 CWD的长期深入研究。另外 ,有关 CWD的分类一直以来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 ,我国也缺少 CWD分类方法的介绍。鉴于以上情况 ,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在 CWD方面的研究动态 ,综述了 CWD的概念和分类情况 ,并初步提出较综合的 CWD概念及其分类系统 ,以供相关研究者讨论和参考 ,为我国的 CWD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60.
以Reid、唐四平头和其他种质等3个杂种优势类群共30份玉米自交系为实验材料,以玉米幼胚作为外植体,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继代培养次数对玉米幼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均能进行愈伤组织诱导,但是只有部分自交系能再生植株.通过对不同杂种优势类群自交系玉米幼胚培养特性的分析,从Reid、唐四平头和其他种质类群的供试自交系中,筛选出了胚性愈伤组织诱导频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适合于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如黄野四/京24//C108/黄野四选系、黄早四/先早17//吉853选系、R43//黄野四/711选系、京7、京7黄、3189/4380选系、4380/陕综5选系、8103、先早17、18-599红、501、178和冀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