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71.
郭建崴 《生命世界》2007,(6):100-105
应我的好友、河南财专卢克平教授全家的一再邀请,“五一”长假走了一趟中原。河南省是我的“老根据地”之一。从事古生物学工作的第二年,我就随课题组跋涉于嵩县和栾川之间的大山里,在古新世地层中挖出  相似文献   
72.
为揭示太白杜鹃(Rhododendron purdomii)天然居群的表型变异程度、变异规律,以秦岭山区的7个天然居群为研究对象,对其花序和叶片的10个数量性状和8个质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聚类分析,探讨居群间与居群内表型多样性的变异特点。结果显示:(1)在太白杜鹃的质量性状中,花色与花瓣内斑在居群间与居群内均存在丰富变异,花朵香味、花序形状、花冠形状、花梗颜色、叶片形状和株型等仅在居群间存在明显变异,在居群内则趋于一致性;其数量性状在居群间与居群内也存在广泛变异,10个数量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平均值差异全部达显著水平;在7个居群内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55.3%,其中花梗长、花丝长、花瓣宽与叶柄长变异较大,花朵数变异较小。(2)相关性分析表明,太白杜鹃花瓣长和花瓣宽分别与经度存在极显著与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长、叶片宽和叶片长宽比与海拔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其它性状与地理因子的关系密切。(3)聚类分析显示,太白杜鹃的7个天然居群可以初步分为两大类,但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研究表明,太白杜鹃天然居群的表型性状在居群内与居群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而且其与居群特点、分布生境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3.
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位于北回归线南侧的粤西阳春市西南部,面积约1.5万公顷。本保护区位于热带北缘,最高记录年降雨量超过5000毫米,是广东的第一降雨中心,加之地质结构古老,并是广东大陆记载唯一的一块山地雨林,因而这里孕育着许多珍稀、濒危、特有的植物种类,被誉为  相似文献   
74.
冯自诚  孙学刚 《植物研究》1992,12(2):145-146
在编写《甘南树木图志》过程中, 我们发现杜鹃属一新种, 甘南杜鹃 Rhododendron gannanense Z.C.Feng et X.G.Sun 现予报导。  相似文献   
75.
浙江杜鹃花属一新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发表了浙江杜鹃花属一新种,即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 B. Y. Ding, et Y. Y. Fang。  相似文献   
76.
大树杜鹃(Rhododendron protistum var.giganteum)是杜鹃花科(Ericaceae)杜鹃属的常绿乔木,由于分布地域的局限性和资源的稀少性,该植物被列为我国首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本文采用石蜡切片法和叶表皮装片法对大树杜鹃叶片、幼茎和根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扫描电镜对其种子表面纹饰、气孔以及叶毛被特征进行了观察。石蜡切片显微观察结果显示,大树杜鹃根的次生结构主要由周皮和维管柱组成,茎的解剖结构由表皮、皮层、韧皮部、木质部和髓组成;大树杜鹃的叶为异面叶,上表皮具角质层,气孔器只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叶脉具发达的维管束鞘延伸区。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大树杜鹃叶片毛被由两层不同类型的毛组成,即上面一层为海绵状绒毛,下面一层为短的薄片状绒毛;种子具翅,有明显的背腹面之分,背腹面纵纹明显。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大树杜鹃的生物学特征、确定其系统分类位置和探讨其生境适应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7.
水分胁迫下丛枝菌根真菌对红橘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接种地表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 (Karsten) Berch)对红橘(Citrus tangerine Hort. ex Tanaka)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地表球囊霉对红橘根系的侵染,抑制率为33%.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的红橘叶片磷含量显著增加,与未接种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45%和27%,丙二醛(MDA)和H2O2含量分别降低了25%、21%和16%、16%.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下接种地表球囊霉增强了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提高了可溶性蛋白质、还原型抗坏血酸(ASC)和总抗坏血酸(TASC)含量.水分胁迫下接种处理显著降低了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含量,与正常供水相比降低了31%.表明菌根化红橘植株的抗旱性增强.  相似文献   
78.
九种杜鹃属植物的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连明  张长芹  王中仁   《广西植物》2000,20(4):377-382+393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 ,对 9种杜鹃属 ( Rhododendron)植物的遗传分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对 10个酶系统的 14个等位酶位点的检测表明 ,9种杜鹃花在种内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 ,多态位点比率数为 P=2 8.6%~ 57.1% ,等位基因平均数 A=1.3~ 1.9,平均预期杂合度 He=0 .111~ 0 .319,平均观察杂合度 Ho=0 .0 83~ 0 .381。种间的多态位点比率非常高 P=10 0 % ,这说明杜鹃属种间的遗传分化较高 ,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杂合性基因多样化比率 Fst=0 .683,表明各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79.
黄杜鹃对美洲斑潜蝇的生物活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 ,闹羊花素 Ⅲ 50 0mg/L对美洲斑潜蝇 2龄和 3龄幼虫的取食抑制率分别为 77 34%和6 7 6 6 % ,高于杀虫单的取食抑制率。对 2龄和 3龄幼虫的LC50 分别为 2 0 8 6 5mg/L和 30 0 6 2mg/L。药膜法测得对成虫 2 4h的LC50 为 159 0 7mg/L ;4 8h为 54 85mg/L。黄杜鹃花几种粗提物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取食抑制作用和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80.
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特征和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猴头杜鹃木材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测定、分析、揭示了猴头杜鹃木纤维形态和化学成分的特征及纤维形态随轮龄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