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01.
野生杜鹃花迁地保护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半定量评价法 ,对四川都江堰中国杜鹃园内引种的来自各地的、分属杜鹃属 7亚属、 35组 (或亚组 )的 131种杜鹃花的适应能力和对各生态因子的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很适应的占 2 5 % ,适应的占 5 2 % ,欠适应的占 15 % ,不适应的占 8%。常绿杜鹃亚属、杜鹃亚属的多数种类或主要分布于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寒温性针叶林中的杜鹃类群 ,很适应或适应中国杜鹃园的生境 ;而主要分布于高山灌丛、高山草甸上和低海拔松 -栎林中的杜鹃类群 ,表现为欠适应或不适应当地的生境条件。从上述证据中我们认为中国杜鹃园地址的选择基本上满足了杜鹃花的迁地保护需要。  相似文献   
102.
以鸟类视觉模型揭示中杜鹃对冠纹柳莺的卵色模拟(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Yang CC  Cai Y  Liang W 《动物学研究》2011,32(4):451-455
于2009年4—7月,采用光谱仪量化卵色和建立鸟类视觉模型的方法,在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对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寄生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reguloides)的卵色模拟进行了研究。中杜鹃产白色卵带极少数而微小的棕色斑,明显大于宿主卵,重2.06g,体积1.91cm3。从人眼看,中杜鹃卵对宿主卵在很大程度上是模拟的,但视觉模型表明,两者的卵色在色调和色度上都完全分离,揭示了人眼探测不到的卵色模拟情况。该文首次对中杜鹃的雏鸟特征进行描述,在4日龄以后雏鸟嘴裂中出现三角形黑斑,并随着日龄的增长而更加明显,这种特征在霍氏中杜鹃(C.optatus)的雏鸟中也存在,但未见于其他种类的杜鹃雏鸟。  相似文献   
103.
杜鹃属植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相似文献   
104.
云锦杜鹃ISSR扩增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云锦杜鹃基因组DNA为研究对象,对影响ISSR-PCR扩增效果的一些因素,包括镁离子浓度、dNTP浓度、模板DNA含量、TaqDNA聚合酶量、BSA浓度、引物用量以及退火温度等进行筛选和优化,建立了稳定、可重复的最佳反应体系:10μLPCR反应体积中,1×Taq酶配套缓冲液(10mmol/LTris.HClpH9.0,50mmol/LKCl,0.1%TritonX-100),1.5mmol/LMgCl2,0.15mmol/LdNTP,0.45UTaqDNA聚合酶,2mg/mLBSA,12pmol引物,16ng模板DNA。利用所建立的优化反应体系从100个ISSR引物中共筛选出12个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引物,对5个居群共100个云锦杜鹃个体的DNA进行扩增,检测到170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5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88.24%,5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为48.23%。云锦杜鹃ISSR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云锦杜鹃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5.
杜鹃成熟花粉为二胞型,含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其精细胞在花粉管中形成。应用半离体技术培养杜鹃已授粉花柱,使花粉管从花柱中长出,再用渗透压冲击法促使花粉管破裂,释放出一对与营养核相连的精细胞。分离的精细胞经FDA方法检测,证明具活性。用显微操作仪可收集数量较多的分离精细胞。  相似文献   
106.
广西杜鹃花研究(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沛祥   《广西植物》1983,(3):177-187
<正> 1.广西杜鹃 新种 图1 (映山红亚属,映山红组) 灌木,高2米;小枝纤细,被平贴铁锈色糙伏毛,后浙无毛。与紫花杜鹃 Rh.mar iae Hance有近缘,但叶薄革质,侧脉在背面部份隐晦,花冠无斑点,裂片长圆形,有凸尖,雄蕊常4枚,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07.
李朝婵  钱沉鱼  全文选  唐凤华  欧静 《生态学报》2018,38(13):4909-4916
探明野生杜鹃群落不同层次土壤浸提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差异,为阐明杜鹃群落天然更新障碍与化感作用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数据,从化学生态学角度解释群落天然更新障碍的原因。通过种子发芽试验,比较凋落物层(L层)、腐殖质层(H层)和土壤表层(S层)浸提液对自身种子萌发的化感效应,采用内标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等技术鉴定土壤浸提液所含的有机化合物。(1)种子发芽试验显示,露珠杜鹃不同土壤层浸提液的化感效应不同。L层的抑制作用最为强烈,其浸提液显著抑制自身种子的萌发。H层和S层对自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不显著;(2)鉴定了不同层次土壤浸提液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L层、H层和S层均检测出31种组分,其中相对含量大于5%的组分分别有6、8和8种。L层浸提液主要化感成分为丙三醇和棕榈酸,分别达到总量的19.56%和19.17%;H层主要化感成分为2-羟基丙酸和棕榈酸,分别达到总量的14.05%和12.48%;S层土壤浸提物的主要化感成分为棕榈酸和2-羟基乙酸,分别达到总量的14.91%和12.79%。野生露珠杜鹃不同土壤浸提物的化感物质含量以L层最高,L层作为群落土壤化感物质的主要来源;从化感物质组分来分,长链脂肪酸和有机酸类是H层和S层主要的化感物质种类,长链脂肪酸类和醇类是L层主要的化感物质种类。杜鹃群落林下土壤中存在的化感物质可能是其天然更新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8.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牛皮杜鹃和小叶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方法(用100、200、400、600和800 mg·L-1GA3浸种24 h、用清水浸种6、12和24 h以及用超声波处理10、20和30 min)对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aureum Georgi)和小叶杜鹃(R.parvifolium Admas.)种子进行预处理,以未经预处理的种子为对照,选择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发芽持续时间为分析指标,对预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适宜的预处理方法对牛皮杜鹃和小叶杜鹃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总体上看,GA3浸种的促进作用优于另外2种预处理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GA3浸种24 h,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萌发时滞和萌发高峰期均较对照缩短;其中,用400 mg·L-1GA3浸种的牛皮杜鹃种子和用600 mg·L-1GA3浸种的小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分别达到73.50%和81.00%。用清水浸种6 h的牛皮杜鹃种子和用清水浸种24 h的小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分别显著和极显著高于对照。用功率50 W、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分别处理10或20 min后,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用超声波处理20 min的牛皮杜鹃种子和用超声波处理10 min的小叶杜鹃种子的发芽率最高。清水浸种和超声波处理对2种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萌发高峰期和发芽持续时间的影响均不明显。研究结果显示:用400mg·L-1GA3浸泡24 h和用600 mg·L-1GA3浸泡24 h分别是牛皮杜鹃和小叶杜鹃种子的最优预处理方法,可极显著提高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并缩短发芽时间。  相似文献   
109.
云锦杜鹃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金则新  柯世省 《植物研究》2004,24(4):447-452
自然条件下, 对云锦杜鹃光合作用日进程和光响应进行了观测, 结果表明:夏季晴天云锦杜鹃阳叶净光合速率日进程曲线为"双峰"型, 光合效率午间明显降低。胞间CO2 浓度的日进程基本与净光合速率相反, 中午胞间CO2 浓度增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暗呼吸速率日进程呈单峰曲线, 中午最高。阴叶净光合速率在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变化不大。一天分时段光响应试验表明, 阳叶饱和光强和表观量子效率上午较高, 下午有所降低, 而光补偿点下午有所上升。阴叶的这些光合参数在上午和下午没有明显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表明, 强光下光抑制的发生是引起云锦杜鹃阳叶光合效率午间降低的重要原因。逐步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 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是直接影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10.
华南杜鹃属新资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对杜鹃属马银花亚属专题野外采集和整理标本的过程中 ,发现马银花亚属植物 2种为地理分布新记录和 1个新变种 ,并对头巾马银花RhododendronmitriformeTam的花部特征作了拉丁文的补充描述。高寨长蕊杜鹃 新变种RhododendronstamineumFranch .var .gaozhaienseL .M .Gao ,var.nov .Atyporeceditfoliismajoribus ,9- 13cmlongis ,3- 5 5cmlatis,basilatecuneatisvelsubrotundat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