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篇
  免费   232篇
  国内免费   165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124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212篇
  2013年   181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234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88篇
  2007年   235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210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92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4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黑叶猴和菲氏叶猴颅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2.
鳗鲡赤鳍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汕头地区5个养鳗场的患赤鳍病的病鳗中均分离到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chester)stanler),将有毒力的87株病原菌对养鰻场常用抗菌剂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4种抗菌剂的MIC、MIC_(50)和耐药率分别是:土霉素109.3μg/ml、50.0μg/ml和78.8%;氯霉素123.3μg/ml、63.0μg/ml和90.7%;复方磺胺甲基(口恶)唑(TMP/SMZ)720/3600μg/ml、126/630μg/ml和42.5%;痢特灵79.7μg/ml、63.0μg/ml和65.5%。4种被测抗菌剂的平均MIG分别是对照敏感菌株的109.3,102.7,72和26.6倍。上述试验结果显示了由于滥用药物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23.
猪生长激素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4.
25.
26.
墨氏胸刺水蚤在黄海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墨氏胸刺水蚤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36°N以北,4月份出现第一个高峰,是主要交配期,雄性多于雌性,雌体带精荚的数量最多。第二个高峰期是7月份,雌雄比例趋于平衡,冷水团和温度的变化是主要环境因素,垂直移动也受交配、繁殖习性所制约。  相似文献   
27.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依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薛斌  谢春   《微生物学通报》1991,18(2):87-91
本文报告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和动物的80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并与前文报道的依钙性和毒力质粒对比。带毒力质粒的菌株均37℃阳性和25℃阴性,而无毒力质粒的菌株37℃和25℃均阴性。从而指出,带毒力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有温度依赖的特性。同时证实,62株地方分离株均为毒力株,具有致病性。本文采用的自凝性和血清抵抗性试验方法具可靠、经济、快速和应用广泛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本文报道了10株从腹泻病人分离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Sereny试验阳性,均携带侵袭性大质粒。经39种生化检测,除分解葡萄糖产气外均符合志贺氏菌属定义。各单项生化试验结果与Ewing(1986)描述的鲍氏志贺氏菌相符,与Edwards(1972)描述的鲍氏14型完全一致。血清学鉴定与鲍氏14型血清凝集阳性(++++),生理盐水对照阴性。噬菌体裂解试验支持上述结果。故将它们定为鲍氏14型产气变种。  相似文献   
29.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30.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